请您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在电动车正规化管理中,不仅要求车辆要上牌、驾驶员要有对应驾驶证外,上...
2025-09-21 0
常言道,吾家有女初长成。
一般看到自家的女儿健康长大,出落的亭亭玉立,都会心生这样的感慨,内心充满了满足与骄傲。
最近,一对父母却是因为女儿月经初潮,给女儿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月经宴”。
听说过“满月宴”,“成人礼”还有“升学宴”,这次的“月经宴”却是闻所未闻。
也正因此,收获到了不少关注。
视频平台上还能够看到当时现场的视频和照片,只见小女孩坐在张灯结彩的大厅之中,后面高高挂起的字条上还写着“吾家有女初月经”几个大字。
一旁的主持人手持话筒,眼角带笑举办着这场活动,一口一个“登月成功”;父母也左右张罗着,一片热闹的氛围。
气氛搞得像模像样,现场甚至还为女孩送上了一整箱卫生巾作为“礼物”。
乍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也不知道女孩怎么愿意出席一场这样的尴尬的宴席。
评论区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也纷纷有感而发:如果是自己小时候遇上这种事,估计能尴尬得钻地缝。
没想到在这个流量至上的年代,一些家长为了热度,连最后一丝体面都不愿保留。
又或许,家长是出于庆祝的本意,觉得孩子迈入青春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所以才举行了这样的场面。
只是,如此大张旗鼓,还在青春期的女儿真的能坦然接收吗?
这件事情很快就有了后续,网友们很快发现了视频的发布者,其实是一个七十万粉丝的博主,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先例。
这就不免让人怀疑,这是为了博取流量和关注,甚至还怀疑,这就是一场低成本网剧的拍摄现场。
她发布的视频,与其说是一场“月经宴”,倒不如说,更像是为了卫生巾打广告的小视频。
信息来源:阿喵(福建第一内向)——让我们一起打 破偏见,拥抱这份独特的荣耀
放在现实里面,这根本不是为了女孩儿的仪式感,而是赤裸裸地把女孩儿的隐私当成谋利的工具,成了众目睽睽之下的猎奇新闻。
在短视频爆火的当下,不少人动不动就想靠流量逆袭,哪怕是借用家人之名和私密事件来完成自己的网红梦。
但这样缺乏边界感的做法,最终受伤的往往是最无辜的女孩。
流量不是万能的,热度也不能当饭吃,真正值得纪念的成长时刻,不是靠一场喧闹的聚会来定义的。
现在想想,这样的“月经宴”办得再热闹,留在记忆里的,也许只有那条红色横幅和那份挥之不去的羞耻感。
事实上,大家之所以反应这么大,还是与传统观念有关系。
提起“月经”两个字,不少人下意识地皱眉、尴尬、避讳。男生很少听见这个词,女性更是羞于说出这个词。
女孩买卫生巾时下意识地要黑袋子装着,上厕所换巾小心翼翼,生怕有人听到撕包装的声音。
明明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却被当成污点来看待。
这种根深蒂固的羞耻感,就这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女性。
如果要追溯原因,时间往回拉,从古代开始,东西方文化都曾不约而同地把月经视作“污秽之物”。
一些地区的寺庙明令禁止经期女性进入,甚至认为她们会玷污神明。
男人碰不得、祭祀不能参加、吃饭不能同桌,仿佛女性一旦进入月经期,就瞬间降格为“次等人类”。
信息来源:搜狐新闻——【广东】古庙立牌禁止来例假女性入殿参拜 不少网友质疑存在歧视女性
比如说,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被拒绝参加祭祀,背后隐藏的不只是礼教的压迫,更是一种“女性不洁”的刻板偏见。
不仅仅是宗教信仰或民间习俗,一些现代广告也是如此,卫生巾广告里的液体永远是蓝色或透明。
不叫“月经”,而说“大姨妈”“来了,“红灯亮了”,女性自己也习惯了用委婉的方式掩盖事实。
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现象,关于月经的羞耻与沉默,也是对于女性的歧视和限制。
直到现在,科技在进步,也许将女性的月经看成是不好的象征这样的现象有所减少,但女性自己仍然羞于说出这件事情。
如今举办这场“月经宴”这样的事情,放在以前,也许是一种惊世骇俗的举动。
不过放在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已是无奇不有。
当然他们并不是单纯地重视女性的成长,而是想要以这样的私密事件来博得大家的关注和流量。
难道只有搞仪式才能证明重视女性生理健康?
总体来讲,我们这个社会普遍对生理现象比较含蓄,尤其是月经,通常被视为女性比较私密的事情,不太适合搬到众人面前大张旗鼓地说事儿。
很多人看到这种高调庆祝,第一反应不是羡慕,而是尴尬。
不过,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评论区里面有更多的人开始讨论月经了。
过去这是一件讳莫如深的事情,提起来总要避讳三分。如今,有人打破了沉默,哪怕形式激进,背后也有改变的渴望。
月经不是羞耻,而是女性成长中再正常不过的一个阶段。
信息来源:账号主页——阿喵(福建第一内向)
只有当社会能够自然地接受它,女性才能在这个特殊时期获得应有的理解和关怀。
从这个角度看,月经宴的出现,也是人们思想的一种解放。
毕竟,这样的做法没触碰红线,从伦理上看,也谈不上严重失格。
最多只能说,风格太过前卫,观感确实奇特。
像“月经宴”这样的极端方式,虽然引起了不少争议,不过这也说明了社会观念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许多女性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会勇敢地为自己发生,想要打破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也是一种进步。
相关文章
请您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在电动车正规化管理中,不仅要求车辆要上牌、驾驶员要有对应驾驶证外,上...
2025-09-21 0
【来源:法治日报】在广西某小学的走廊上,杨玲已经陪伴儿子阳阳度过了两个学年。14岁的阳阳患有孤独症,几乎不会说话,情绪激动时会无意识地撕咬自己的手,或...
2025-09-21 1
当一份同样的工作,女性的收入却比男性少28%,这样的数字背后藏着怎样的隐忧?在意大利,性别薪酬差距早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为何女性就业率比欧盟平均水平...
2025-09-21 3
文/珠玑说(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普京亲侄女空降北京香山论坛,一亮相就力挺中国!作为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的她,不仅大赞中国...
2025-09-21 6
九月中旬,伊朗处决了一名叫做沙赫巴兹的间谍,这件事在中东地区又一次引起了注意。他原本有机会接触核心数据,却用大量机密情报换取出国的机会,最终结局悲惨。...
2025-09-21 5
她深夜发来一句“出来走走”,你却还在猜她到底什么意思。 北京一位42岁的程序员老周,上周被这句话彻底整懵了。 他老婆出差,孩子住校,他以为只是普通散...
2025-09-21 4
“我坐下来,写下看似自然而然的东西,并且总是以第一人称。”美国作家薇薇安·戈尔尼克(Vivian Gornick)曾如此定义自己的写作。1935年,戈...
2025-09-21 4
9月,手机圈最热的话题,不是苹果iPhone 17的发布,而是小米的“17系列”突然杀出,正面贴脸苹果。尤其那款“小米17 Pro Max”,光听名字...
2025-09-21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