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8日 16:01 4 admin

一个有些矛盾的数据摆在眼前:一边是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攀升到接近79岁的高度,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长寿成就,另一边,是年度死亡人口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标志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正在来临。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要理解今天的人口“阵痛”,我们还得从过去讲起,这一切,其实早就写在了历史的脚本里,是几十年间两股巨大的人口惯性,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必然的交汇。

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一波“婴儿潮”,从1949年到1957年,短短几年里净增了一个亿的人口。

紧接着,经过短暂的困难时期,从1962年到1973年,更猛烈的第二波“婴儿潮”来袭,这次直接多出了惊人的2.6亿人。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那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在高峰期的1963年,一年就出生了接近三千万的新生儿,在之后的整整十年里,每年的出生人口都稳稳地站在两千五百万以上,这两拨加起来差不多直接接近四亿。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如今,第一波浪潮中的人们,年龄已经在68到76岁之间,第二波的,也迈入了52到63岁的门槛,要么已经退休,要么正在接近老年。

而且他们正以一种集体的姿态,同步迈入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近期逝世的人口中,大约有七成都出生在那个火热的年代,这就是“死亡高峰”最坚实的群体性基础。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当然,如果说“婴儿潮”提供了庞大的基数,那么另一场革命,就是确保了这个庞大的基数能够被完整地“平移”到老年阶段,这场革命就是公共卫生的飞跃。

从建国初期人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到如今接近79岁,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背后是无数具体的进步:比如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年的十万分之八十,降到了2023年的十万分之十五点一。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这时死亡不再是随机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不幸,而是大概率集中在60到90岁生命终点的确定性事件。

现在一个60岁的老人,能活到80岁的概率,比二十年前要高得多,这就形成了那个核心的悖论:正是因为我们“活得长”这件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才使得“死得集中”的现象变得如此显著。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这种人口结构的剧变,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过去我们常说的“人口红利”,那种依靠源源不断的年轻廉价劳动力的模式,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

现实的压力摆在眼前,老年抚养比,也就是每个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的老年人数比例,在2023年已经达到了22.5%。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而且养老金的盘子也越来越紧张,支出已经占到GDP的10%并且还在继续攀升,企业招工难,年轻人负担重,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夫妻照顾多位老人”的局面越来越普遍。

显然过去的那种已经行不通了,但是出路其实也很清晰,那就是告别对“年轻劳动力数量”的依赖,转而挖掘“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这里面有两大新机遇正在浮现。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第一个是“银发经济”,我们总习惯把老龄化看作是负担,但换个角度看,超过3.1亿的60岁以上人口,本身就是一个潜力无穷的巨大内需市场,他们的需求正在催生一个融合了科技、服务与健康的新兴产业蓝图。

从方便老人就餐的社区助餐系统,到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的智能穿戴设备,再到远程健康管理,“智慧养老”正在把压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机。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第二个是“人才红利”,一个经常被忽视的事实是,与老龄化并行的,是中国每年有超过千万的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

这股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力量,是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核心,他们的知识和创造力,正在对冲劳动力数量的下降,成为中国经济从“制造”走向“智造”的关键力量。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当然,我们可以借鉴像德国、日本这些先行者的经验,比如他们如何发展养老产业,如何促进老年人再就业。

但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巨大的国内市场和领先的数字化技术,这让我们有希望在挖掘“价值红利”这条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超越前辈的路径。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但是光有经济上的策略是不够的,最根本的解法,其实在于一场深入人心的文化变革,我们整个社会,必须学着与老龄化和谐共存,重新定义“老”、坦然接纳“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更具韧性和人文关怀的社会新秩序。

而且这种改变,已经悄然发生,一个重要的信号,是“生命教育”开始被正式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这看似是一个小小的教学调整,背后却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重大转变。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它意味着我们不再只向下一代灌输“竞争与奋斗”,也开始引导他们去理解生命的完整周期,去尊重从生到死每一个阶段的价值,这是一种从“增长焦虑”到“生命坦然”的文化铺垫。

另一个变化,体现在对生命终点的态度上,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推广“安宁疗护”的理念与服务,这是一种临终关怀,主要就是为了不再是无休止地延长生命的长度,而是千方百计地提高生命最后阶段的质量与尊严。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而它回应了一个我们过去常常回避,但现在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一个人,该如何体面、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这标志着社会医疗伦理正从“延长生命”向“完善生命”进化。

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待老年人的眼光,也正在改变,过去,他们常常被看作是纯粹的“被抚养者”,是社会的负担。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他们其实是经验、智慧和技艺的宝库,是稳定社会、传承文化的宝贵资源,无论是社区里的巧手奶奶,还是退而不休的技术专家,他们依然在发光发热。

参考资料:
《国家统计局: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人,年末全国人口14.08亿人》——齐鲁壹点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