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父亲去世,无人抬棺,全村人都等着看笑话,我当即拿出一个箱子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4日 15:01 5 admin

父亲的棺材就那么孤零零地停在院子中央,两根粗壮的杠子穿在下面,却找不到愿意搭上肩膀的手。北风卷着尘土,吹得灵堂前那对白色的灯笼摇摇欲坠,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为我这唯一的孝子伴奏的哀乐。院子门口,围墙内外,站满了人,他们不是来吊唁的,是来看笑话的。

父亲去世,无人抬棺,全村人都等着看笑话,我当即拿出一个箱子

他们的眼神,像是一根根淬了冰的针,密密麻麻地扎在我身上。那些窃窃私语,汇成一股无形的噪音,钻进我的耳朵里。“看吧,老周家这下可算出丑了。”“一辈子清高,有什么用?死了连个抬棺的人都没有。”“他儿子不是在大城市混得好吗?有钱有什么用,没人缘,白搭!”

为首的是村里的王叔,他跟我父亲斗了一辈子。此刻他抱着胳膊,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好能让所有人都听见:“周文啊,不是王叔说你,你爸这人,太不晓得人情世故了。现在好了,你看这事闹的,要不,你跪下来求求大家?”

我没有理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父亲的黑白遗像。照片上的父亲,戴着一副老花镜,眼神清澈而执拗,仿佛能穿透生死,看透眼前这出荒诞的人间闹剧。我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疼得发紧,但眼泪却一滴也流不出来。我知道,父亲不需要我的眼泪,他需要我站直了。

三天前,我从千里之外的城市赶回来,父亲已经只剩最后一口气。他拉着我的手,没说一句让我为他报仇或者记恨谁的话,只是断断续续地说:“文啊,别求人……爸这一辈子,没求过人……箱子……我床下的箱子……”

我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转身走进灵堂。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我从父亲的床底下,拖出了那个他叮嘱过的旧皮箱。箱子很沉,上面落满了灰尘,铜锁已经锈迹斑斑。

当我把这个箱子“哐当”一声放在院子中央的八仙桌上时,所有议论声都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从那口无人问津的棺材,转移到了这个神秘的箱子上。好奇压倒了嘲讽。

王叔的眼睛亮了一下,语气里带着一丝贪婪的试探:“哟,这是老周留下的宝贝?我说呢,他一个老会计,手里能没点存货?周文,打开让大伙儿开开眼?”

人群里立刻有人附和:“是啊,打开看看,是不是留了金条啊?”“要是钱多,分我们一点,说不定大家一高兴,就帮你抬了。”

我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拧。“咔哒”一声,锁开了。我掀开箱盖,里面没有金条,没有成捆的钞票,只有一本本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账本,纸页已经泛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墨水味。

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嘲笑声。

“搞了半天,是一箱子破烂账本?”

“这老周,真是个老糊涂,死都死了,还抱着他那点破账本不放。”

王叔笑得前仰后合,指着箱子对我说:“周文,你爸是不是傻了?他以为这是什么?是能买通阎王爷的账本吗?拿这玩意出来,你是想把我们都笑死,好让我们下去陪他?”

我没有被他的话激怒,我的内心异常平静。我伸手从箱子里拿出最上面的一本,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那是我父亲的笔迹,刚劲有力,一笔一划都透着他的脾气。

“王叔,”我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您还记得十五年前,您儿子要进镇上的工厂当采购员,托我爸帮忙的事吗?”

王叔的笑声戛然而止,脸色微微一变:“你……你提这个干什么?陈年烂谷子的事了。”

“我记得很清楚,”我翻开账本,目光锁定在其中一页,“我爸当时是厂里的财务科长。您提着两瓶好酒、一条好烟来我们家,说只要让我爸在审批的时候松松手,您儿子就能进去。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我的声音很平淡,像是在复述一个与我无关的故事。“我爸当着您的面,把烟酒退了回去,说您儿子连高中都没毕业,不符合厂里的招工规定,这个忙他不能帮。为此,您记恨了他十五年,逢人就说我爸是个不通人情的茅坑石头,又臭又硬。”

王叔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嘴唇哆嗦着:“你胡说!那是他嫉妒我家日子过得好!”

“是不是胡说,您心里清楚。”我把账本翻过来,面向众人,“这上面,是我爸当晚记下的日记。‘今日王坤为其子求职,携礼上门。其子不符规定,礼退之,人亦拒之。非吾不念乡邻情,实乃手中之权为公器,不可私用。若坏一例,则厂规如虚设,吾心难安。’后面还有一句,‘王坤或因此恨我,然吾宁可一人恨,不愿百人怨。’”

院子里瞬间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那些原本看笑话的眼神,开始变得复杂,有惊讶,有疑惑,还有一丝不易察arle的闪躲。

我没有停,又拿出第二本账本。“李婶,”我看向人群里一个穿着花布袄的女人,“您还记得十年前,您家盖房子,占了村里半米宽的公用过道,我爸当时作为村里的义务监督员,硬是让您把墙往后退了半米吗?”

李婶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囁嚅着说:“那……那不是都过去了吗?他就是个多管闲事……”

“您当时在村里骂了我爸三天,说他断了您家的风水,咒他不得好死。”我翻开另一页,念道:“‘李家建房侵占公道,余出面协调。乡人以风水论,然公道乃众人之行路方便,岂可为一家之私利而损。李家妇人骂余三日,言语污秽。余只当清风过耳。公道归公,吾心甚慰。’”

我合上账本,看着她:“李婶,去年冬天,您孙子半夜发高烧,村里路滑叫不到车,是谁冒着大雪,用三轮车把孩子送到镇上医院的?是我爸。他回来后,重感冒躺了半个月。您当时提着一篮鸡蛋来感谢,我爸没收,只说了一句‘孩子没事就好’。这件事,您忘了吗?”

李婶的头深深地垂了下去,双手无措地绞着衣角。

我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每看到一个人,我就能从那箱账本里,找到一件与他们相关的事情。

“张大伯,五年前你家申请贫困补助,我爸核查时发现你偷偷在县城买了房,取消了你的资格,你到现在还说我爸是‘笑面虎’,专门整自己人。”

“刘三哥,三年前你在外面赌博欠了债,想从村里的集体账目上挪点钱周转,我爸是村里的出纳,死活没盖章,你喝醉了跑到我家门口,指着我爸的鼻子骂他六亲不认。”

“还有你们……”我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你们中有多少人,因为修路占地、子女上学、邻里纠纷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求我爸利用他那点微不足道的权力行个方便,被他拒绝后,就给他贴上了‘冷血’‘无情’‘死脑筋’的标签?”

“你们只记得他的拒绝,却忘了,是谁在村里集资修桥时,第一个拿出自己半年的退休金?是谁在每年的助学捐款上,写的名字永远是‘一位老村民’?是谁默默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挑水劈柴,却从不声张?”

我从箱子的最底层,拿出了最后一摞票据和一本小册子。那是一沓厚厚的汇款单和一本捐资助学的荣誉证书。

“这就是我爸的另一本账。一本账,记下了他为了原则,得罪了你们所有人的‘不近人情’。而这另一本账,记下了他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匿名资助了村里十五个贫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这些汇款单,每一张都是他从自己牙缝里省出来的钱。这本荣誉证书,是县教育局去年寄来的,他一直没拿出来,他说,做好事不是为了让人夸的。”

我把那些泛黄的汇款单,像撒纸钱一样撒向空中。一张张写着不同名字的汇款单,在北风中盘旋、飘落,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也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人群彻底骚动了。有人捡起地上的汇脱单,看着上面的名字和金额,手开始发抖。有人脸色苍白,踉跄着后退了一步。那个之前叫嚣得最凶的王叔,此刻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靠在墙上,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儿子,当年那个没能进工厂的儿子,后来就是靠着一笔匿名的助学金,才读完了技校,现在在城里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原来,那个最“不近人情”的人,却怀着最深沉的情意。他用前半生恪守原则得罪了所有人,又用后半生默默无闻地温暖着这片曾让他失望的土地。他像一棵树,把所有尖锐的枝干都伸向了天空,独自面对风雨,却把最清凉的荫蔽,留给了树下的每一个人。而树下的人,却只顾着咒骂他挡住了阳光。

我的眼泪,终于在这一刻决堤。我不是为自己委屈,我是为我的父亲。为他这一生的孤独,为他这一生的清白,为他到死都被人误解的善良。

我擦干眼泪,重新盖上皮箱的盖子,声音嘶哑但坚定地对所有人说:“我父亲的棺木,不需要你们抬。他这一辈子,活得顶天立地,清清白白。他得罪你们,是因为他心里装着比人情更大的东西,叫‘规矩’和‘公道’。他帮助你们,是因为他心里装着比仇恨更暖的东西,叫‘善良’和‘希望’。”

“今天,我不会求你们任何人。我父亲生前没有弯下的脊梁,死后,也绝不能因为我而弯下。”

说完,我走到棺材的一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那沉重的棺木一角扛上了我的肩膀。木头深深地嵌入我的皮肉,钻心的疼,但我却感觉不到。我只觉得,我肩上扛着的,是父亲一生的重量,那重量里,有他的风骨,他的坚守,他的慈悲。

我的身体因为巨大的重量而颤抖,脚步踉跄,但我咬紧牙关,一步一步,艰难地向院外挪去。

就在这时,一双粗糙的大手,稳稳地托住了棺材的另一头。我抬起头,看到的是村里的老张叔,一个平日里最沉默寡言的木匠。他儿子,也是受我父亲匿名资助读完大学的。老张叔嘴唇动了动,眼里含着泪,只说了一个字:“我来。”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人默默地走上前来。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伸出手,搭在了棺材的杠子上。有当年被我父亲“得罪”过的李婶的丈夫,有被取消贫困补助的张大伯的儿子,甚至,连王叔都失魂落魄地走过来,伸出了颤抖的手。

他们用行动,表达了迟到的歉意和敬意。

最终,八个壮汉稳稳地抬起了棺木。我被他们挤到了一边,一个长辈拍了拍我的肩膀,沙哑地说:“孩子,去前面捧着灵位吧。你爸,我们来送。”

我看着那口黑色的棺材,在众人的肩上,平稳地向前行进。送葬的队伍,从最初的我一个人,变成了一整个村庄。北风依然在呼啸,但不知为何,我却觉得这个冬天,似乎没有那么冷了。

我捧着父亲的遗像,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照片上的他,依旧是那副清澈而执拗的表情。我仿佛听见他在我耳边说:“文啊,你看,爸这一辈子,没白活。”

是的,爸,您没白活。您用一生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体面,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它不在于有多少人为你喝彩,而在于你走之后,有多少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心怀感念。那个旧皮箱,装下的不是账本,而是您一生清正的风骨,和沉默如山的父爱。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