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2日 10:03 4 admin

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


说到中国近代最知名的科学家,那就注定绕不开钱学森和杨振宁这两个名字。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他们一个是导弹之父,一个是诺贝尔奖得主,很多人喜欢拿他们比较,问谁更厉害,谁贡献更大。

其实这类问题很多时候问得有点片面,真要看两人的差距,不能只盯着谁拿了奖、谁更有名,而是得看他们最后走到了哪一步,也就是,他们的归宿在哪里。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钱学森出生在1911年,杨振宁比他小11岁,1922年出生,他们都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接触到不少知识,一个在上海长大,一个在合肥读书,后来都因为战乱被迫辗转求学。

抗战爆发后,很多高校内迁,包括清华、北大、南开,这三所学校在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大,钱学森和杨振宁都曾在这所临时大学里短暂停留过,虽然他们的交集不多,但当时的教育氛围对他们的成长起了很大作用。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钱学森是在1935年赴美的,那时候他才二十出头,他先是在麻省理工读书,后来转到了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冯·卡门,在航空航天领域,冯·卡门绝对是顶级人物。

钱学森跟着他学习,很快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当时美国正处于二战前夕,对航空、导弹、火箭这类技术非常重视,钱学森不仅搞出了“卡门—钱公式”,而且在火箭推进、导弹弹道设计等领域都做出了不少成果。

也因为这些成就,他在1949年成为了加州理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杨振宁是在1945年赴美的,时间比钱学森晚了整整十年,他去了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对于物理圈来说,费米的地位不用多说,是提出原子堆原理、推动原子弹计划的关键人物之一。

杨振宁在这里搞理论物理,研究的是粒子和量子场这些基础理论,1948年他拿到博士学位后,进入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这地方也非常有名,是爱因斯坦曾经工作的地方。

杨振宁在这里很快就和李政道合作,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争议但极具影响力的理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这个理论一出,震动了整个物理界,1957年,他和李政道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成为第一批获得这一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从这些背景来看,钱学森和杨振宁的起点都很高,一个在工程技术领域闯出名堂,一个在理论物理上拿下最高奖项,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在1950年出现了明显的转折。

1950年,钱学森决定回国,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科技人才奇缺,钱学森是坚定的爱国者,他一心想回国效力,但问题是,他的专业太敏感,涉及到军事、火箭、导弹,美国政府根本不允许他离开。

他在洛杉矶准备登船回国时,被美国海军情报局逮捕,随后被软禁了整整五年,这五年里,他的行动受到严格限制,生活条件也很差,甚至出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问题。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美国政府担心他把关键技术带回中国,所以不肯放人,但又拿不出他有罪的证据,这种尴尬局面一直持续到1955年。

当时中美在日内瓦举行谈判,中国方面用释放11名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条件,最终促成了钱学森的归国,这件事在当时的国际新闻中也有报道,属于中美冷战时期一次非常罕见的互换行动。

钱学森回到中国后,并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享受荣誉和待遇,他被派到戈壁滩,参与组建国防部五院,也就是后来我国航天事业的起点,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设备简陋,人才匮乏,很多图纸都要靠手工画,计算靠算盘。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但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带领团队一步步从零开始,搞出了中国自己的导弹、卫星、核武器,1960年,东风一号导弹试射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钱学森在这些项目里角色非常关键,负责技术方向、系统设计和人才培养。

而杨振宁这边,50年代中期正是他的事业高峰,除了诺贝尔奖,他还在60年代提出了非对易规范场理论,这项理论后来成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之一。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他也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培养了不少学生,他的名字出现在很多国际物理教材和论文中,是国际物理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之一。

虽然杨振宁事业发展顺利,但他也没有完全与中国断联,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他成了最早一批访问中国的科学家之一。

那时候中国的科技环境还很艰苦,但他走访了很多科研单位,看到中国科学家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也能搞出“两弹一星”,非常震撼,他此后多次回国访问,推动中美科技交流,也鼓励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服务。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1999年,他正式回到清华大学任教,放弃了美国的高薪和优渥条件,开始给大学生上基础物理课,这种转变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他几十年观察下来,认为自己可以在国内发挥更大作用。

他在清华建立了自己的办公室、资料室,还捐赠了大量手稿和资料,为后人研究留下了宝贵资源,2015年,他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2021年又将自己毕生收藏的科研资料全部捐给清华大学图书馆,直到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去世,终老于祖国。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两人之间的故事,其实不是谁成就更高,而是他们在人生关键节点的不同选择,钱学森在最黄金的年纪,放弃了国外的一切条件,回国投入到最艰难的开发阶段,杨振宁虽然长期留美,但晚年毅然回国投身教育,落叶归根。

他们的归宿虽然表现不同,但都选择了把自己最后的时光留在了中国。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有些人总拿诺贝尔奖说事,认为拿奖的就更厉害,其实这种看法有点狭隘,杨振宁拿了奖,但他也说过,如果没有中国强大的科研体系支撑,后来的科学发展也难以为继。

而钱学森虽然没有诺贝尔奖,但是他干的那些事,美国当年把他软禁五年,就足以说明他对国家的价值。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两人都选择了把自己的归宿放在了中国,只是路径不同,钱学森是提前归来,承担了最早那批打基础的工作,杨振宁是晚年归来,推动的是青年教育和国际交流,这两种方式没有高低之分,最终都回到了祖国。

科学并不只是实验室里的事,也不是奖项和论文的堆砌。

钱学森与杨振宁的差距在哪?很多人理解错了,答案在他们的归宿里

两个伟大的科学家,都要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中国。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北晚在线:杨振宁三问其实还是当年的钱学森之问,这样做就能解决,但……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