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快评丨悼念杨振宁,更铭记其“有生应感国恩宏”的情怀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8日 22:59 6 admin

据新华社消息,10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在京逝世,享年103岁。

噩耗传来,闻者悲伤。

快评丨悼念杨振宁,更铭记其“有生应感国恩宏”的情怀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也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大师。物理学家费曼·戴森曾这样评价杨振宁:“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的卓越设计师。”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并不懂得其成就的奥妙,但都深知他足够伟大。

杨振宁曾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词是这样写的:“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梳理杨振宁一生,他的科技成就令人仰慕,他的家国情怀令人感佩。“有生应感国恩宏”,这是父亲对杨振宁的期待,也是杨振宁一生的写照。

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人生选择与国家命运相关。杨振宁赴美留学后,曾对导师说:“我总得回中国去,回国后,我觉得理论物理没有什么用,中国需要的是实验物理,所以我要做这方面的工作。”获得诺奖后,他在致辞中说:“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

其二,成名后不忘祖国,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第一人”。1971年中美关系刚有解冻迹象,他就表达回国意愿,并顺利成行。此后,他再次回国访问,向周恩来总理提议中国应重视基础科学研究。1977年,为促进中美邦交正常化,他组织成立全美华人协会并担任会长。1979年1月30日,他在华盛顿主持欢迎邓小平的宴会并致辞。这一系列动作,对融洽中美关系,对激励海外学人迸发爱国情怀,对提升中国的科技实力等都有重大推动力。

其三,晚年回到祖国,为国家强盛殚精竭虑。他先是于1997年担任清华大学成立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后安身于清华大学,把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新事业。同时,他还不顾年迈,亲自教授本科生课程,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

杨振宁说:“我的身体里循环着中华文化的血液。”杨振宁留下的,不仅是举世瞩目的物理学成就,还有以身许国、以心报国的爱国情怀。1997年,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这颗巨星已经滑向天际,但他永远发光,永远为世人铭记,永远激励中国人砥砺奋斗。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秦川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快评丨悼念杨振宁,更铭记其“有生应感国恩宏”的情怀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