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在2025年10月17日保持在4350美元每盎司上方,这已经是今年连续创下的高点记录。回顾过去几个月,金价从年初的2800美元起步,到现在涨幅...
2025-10-18 1
从300元一公斤跌到35元,多晶硅价格这两年的跌幅让不少行业人直呼“看不懂”。现在的多晶硅市场早没了前几年的风光,企业之间比拼的不再是赚多少,而是谁亏得更少。
就连大全能源这样的头部企业,上半年都亏了11个多亿,营收比2022年高峰时直接砍了九成还多。
这背后不只是价格下跌那么简单,一场关于技术路线的生死较量已经悄悄展开。
价格跌破成本线,头部企业集体“过冬”今年上半年,国内四大多晶硅头部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通威、协鑫、大全、新特这四家,加起来卖了36.88万吨多晶硅,比去年同期少了37.4%。销量下滑的同时,价格更是跌得让人心慌。
大全能源上半年多晶硅平均卖31.2元一公斤,比去年少了33.63%,更要命的是这个价格已经低于它37.66元一公斤的现金成本。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大全能源只能选择主动减产,上半年产量同比降了60%,产能利用率也跌到33.31%,比去年少了一半还多。
产能一降,单位生产成本又跟着涨,最后单位成本飙到55.07元一公斤,陷入“减产-成本涨-更亏损”的循环里。
不光是大全能源,新特能源的日子也不好过。它的现金成本在30.5到31.5元一公斤之间,同样高于上半年的市场均价,所以减产幅度比大全能源还大,产量同比降了77%。
反观另外两家企业,日子相对好过一些。
通威股份现金成本控制在29元一公斤以内,在做棒状硅的企业里成本优势很明显;协鑫科技更厉害,颗粒硅现金成本降到26元一公斤左右。
成本低就有底气,通威减产幅度小,协鑫科技甚至实现了销量同比增长3.96%,成了四家里面唯一销量正增长的企业。
很明显,现在多晶硅行业的减产幅度和现金成本直接挂钩。成本高的企业只能靠减产减少亏损,成本低的企业反而能在低价市场里抢占更多份额,行业的分化已经越来越明显。
颗粒硅异军突起,技术路线决定生死如果说价格下跌是暂时的压力,那技术路线的更替对很多企业来说就是致命的威胁,这一点大全能源感受应该最深刻。
以前多晶硅市场基本是改良西门子法的天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棒状硅。
2020年的时候,用这种技术生产的硅料占了97.2%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硅烷流化床法生产的颗粒硅,市场份额只有2.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颗粒硅的技术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但过去几十年一直没发展起来。一方面是没办法稳定生产高纯度产品,另一方面是改良西门子法工艺成熟,成了行业主流。
可颗粒硅有个最大的优点,成本低。它用的流化床反应器能实现连续化生产,不像棒状硅是批次生产,流程短了,能耗自然就降下来了。
而且颗粒硅的碳足迹值比棒状硅低很多,刚好符合现在“双碳”的大方向。这两年政策也在推动多晶硅行业往低能耗方向走。
2024年出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9月又出了《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征求意见稿,核心都是要淘汰高耗能产能。
在这种趋势下,颗粒硅的优势越来越突出。更关键的是,颗粒硅以前的短板,品质。现在也被中国企业补上了。
协鑫科技一直盯着颗粒硅技术,2021年就实现了万吨级量产,2023年干脆停了棒状硅生产,全力做颗粒硅。
到2023年,它的颗粒硅里关键金属杂质含量极低的产品占比已经很稳定,完全能满足N型电池片对纯度的高要求。
光伏龙头企业的动作也印证了颗粒硅的崛起。2024年4月,隆基绿能和协鑫科技签了42.5万吨颗粒硅的采购单,金额超百亿。
有龙头企业背书,颗粒硅的市场认可度一下子提上来了,现在市占率已经突破20%,而且还在涨。
面对这样的变化,大全能源的态度也从之前的“暂不考虑颗粒硅路线”变成了“跟踪研究”。
2024年底它成立了研究院,专门研究颗粒硅和钙钛矿材料,但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技术储备阶段,没有产能规划,也没把颗粒硅当成研发重心。
时代商业研究院的观点很明确,成本是多晶硅行业的核心,现在棒状硅的现金成本已经被市场价格跌破,再加上环保政策的推动,颗粒硅的优势会越来越大,那些高成本的改良西门子法产能,未来很可能被淘汰。
对大全能源这类还在依赖传统技术的企业来说,留给它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现金储备超百亿却不扩产,大全能源的“保守”能撑多久?
虽然上半年亏了11.47亿,营收比2022年高峰时跌了91%,但大全能源的财务状况其实不算差。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它的资产负债率只有8.04%,没有任何有息负债,手里的货币资金、银行承兑票据、定期存款和结构性存款加起来有120.9亿元,现金储备很充足。
而且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也在好转,上半年净流出16.08亿元,比2024年上半年的34.65亿元少了不少。
大全能源说这是因为公司一直在降本增效,单位现金成本在降,减产之后整体运营支出也少了。
现在很多多晶硅企业都在往产业链下游延伸,通威股份、协鑫科技都开始做硅片、电池、组件,想通过打通上下游来降低风险。
但大全能源明确表示,不会考虑向下游延伸,还是会专注做多晶硅主营业务。
手里有大量现金,却不向下游拓展,也没有大规模投入颗粒硅研发,大全能源的“保守”策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不知道能撑多久。
现在多晶硅价格虽然有小幅回暖,但整体市场还是供大于求,价格想回到以前的高位基本不可能。
而且颗粒硅的替代速度在加快,要是大全能源在技术转型上跟不上,就算有再多现金,也可能错过行业变革的机会。
对整个多晶硅行业来说,现在的低价和技术更替,其实是一次大洗牌。
能控制好成本、跟上技术趋势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市场里活下去;那些成本高、技术落后的企业,要么被淘汰,要么只能在行业的边缘挣扎。
这场洗牌还没结束,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还要看接下来各家企业的选择和行动。
相关文章
黄金价格在2025年10月17日保持在4350美元每盎司上方,这已经是今年连续创下的高点记录。回顾过去几个月,金价从年初的2800美元起步,到现在涨幅...
2025-10-18 1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前言·】——»那件绣着新郎周某某名字的定制婚服,本是七年爱情的圆满见证,谁料最后竟成了辨认遗体的标识,从旬河浑浊淤泥里捞上...
2025-10-18 2
我叫林默。在设计院待了五年,从实习生熬成项目组的主力设计师,外号“卷王之王”。今天,我被调走了。一纸调令,把我从全院最核心的项目一组,“发配”到了档案...
2025-10-18 2
杨振宁和翁帆这对夫妻,外界总有各种议论。杨振宁是物理学界的泰斗,早年留学美国,35岁和李政道一起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人结婚时,杨振宁82岁,翁帆28...
2025-10-18 2
一个女演员,52岁了,发了个视频说要回来。底下评论,点赞最高的一条,就五个字。你回来干嘛?回来的风波这人叫谢兰。很多人可能没听过这名字,但一说《大宅门...
2025-10-18 2
五年不蹲不举,只站着发呆,力量反而涨两成,体脂掉一成,血压药停掉。 有人听完直接撇嘴:站着不动就能变强,那健身房早关门了。 先别急,北京体育大学刚把3...
2025-10-18 2
国庆期间,陕西旬阳一新郎在婚礼当天跳河,让人心痛。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中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刻,他却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离开,背后肯定承受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压力。...
2025-10-18 1
《沉默的荣耀》一播出,反响就在两岸炸开了。北京吴石将军墓前摆满鲜花,堆成一道约一米高、五米长的“花墙”,不少市民自发前来凭吊。剧里提到的吴石、朱枫、陈...
2025-10-1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