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9日 05:09 4 admin


在柳州生活三十余载,龙潭公园于我而言,曾是茶余饭后漫步之地,是接待远方友人的客厅,是记忆中那片熟悉的绿色背景。我与它相识已久,却相知甚少。

如今,卸下俗务,拥有大量属于自己的时光,我才蓦然惊觉:这片近在咫尺的山水,竟藏着诸多未解之谜。那所谓的“二十四峰”,其名字从何而来?它们有着怎样的性情与故事?我是否真正用自己的双眼,凝视过每一道石头的褶皱,感受过每一座山峰在晨昏四季间的呼吸?

于是,我决定踏上征程。这并非一次远行,而是一场“归乡”式的深度回访。我要用这闲暇的笔墨,与这二十四峰,逐一进行一场漫长而安静的对话。


陆 · 龙山:烟雨问道觅龙脊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龙山远眺

立冬前的这个清晨,细雨如约而至。龙潭在氤氲水汽中醒来,二十四峰隐在薄纱后,仿佛一幅正在缓缓展开的米氏云山图。前日雷山的雄浑尚在胸间激荡,今日便循着烟雨的指引,去探访与它遥遥相望的龙山——这条在柳州传说中蛰伏了千年的青龙。

“龙潭烟雨”的名号自古便撩人心弦。此刻亲见,才知文字终究贫乏——这哪里是雨,分明是天地在研磨一池青黛,要将整座龙潭都化作浑然的墨韵。远山近树浸润在空濛水色里,连鸟鸣都沾着湿意,恍若龙吟细细。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沿着雷山脚下的湖畔徐行,路径在枫叶飘黄处转入幽深。与前日所登雷山的雄健不同,龙山自有一番含蓄的气度。绕行大半,竟寻不见明显的登山路径,莫非这青龙也如古诗中的隐士,“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正要怅然,却在雷塘北侧见着一脉石阶,如龙尾轻探,若隐若现地没入林荫。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龙山脚下的雷潭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踏阶而上,脚下落叶软积,仿佛踩着岁月的絮语。雨丝穿过密林,化作更纤细的雾霭,在发梢眉间缀满晶莹。行至山腰鞍部,石阶于此分作两途:一向雷山余脉蜿蜒,一通隐藏于山水间的大美龙谭住宅小区。而真正的登龙山之路,却藏在嶙峋怪石与苍苔古藤之间。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登山野径

这确是一条需要虔诚的路径,此路非公园正式登山之道,为驴人踩出的“野路”。手足并用时,岩隙的凉意透过掌心,竟似触到了山骨的脉搏。最险峻处,几根原木扎成的梯子斜倚断崖,附近有大石镌刻“问仙来”三字,笔锋如龙爪留痕。我扶着湿滑的木梯,忽然想起苏轼那句“脚力尽时山更好”——这险峻,原是青山对朝圣者最庄重的考验。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敢问路在何方


当气息微促时,峰顶忽在眼前豁然。最动人的是,嶙峋的山石上竟插着一面五星红旗,在烟雨中猎猎飞扬。那抹鲜红撞破满山青黛的刹那,整座山忽然有了魂魄。立在红旗之下,沐着斜风细雨,俯瞰龙潭全貌:湖水如碧玉铺陈,群峰似游龙赴会,大美天地小区的白墙黛瓦点缀其间,远方的城市楼宇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此刻方懂,“山高我为峰”不惟是眼界的开阔,更是心灵与天地共鸣的证悟。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插在山峰的五星红旗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隐藏在群峰中的大美天地小区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俯瞰烟雨龙潭

细雨依旧缠绵,却似龙涎滋润着尘心。忽然了悟:今日寻龙,寻的不仅是山形如龙,更是那潜藏在每个中华儿女血脉中的龙魂。这面在风雨中依然昂扬的五星红旗,不正是我们最鲜活的图腾?龙潭之龙,从来不在幽深的传说里,而在攀登者挺直的脊梁上,在永不言弃的民族精魂中。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龙山之巅,烟雨龙魂现


下山时,雨势渐收。回望云雾缭绕处,恍见青龙颔首。这一程,我携烟雨而来,满载青山归去。

山在云中卧,龙从心上寻。这大约便是龙潭馈赠给每个寻幽者最珍贵的领悟了。


归来看山——龙潭二十四峰探幽录(六)

(2025年11月3日于柳州)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