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衡”有道理(58)|湖南旅游商品:地域文化与消费价值的双重赋能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6日 23:15 4 admin

来源:【湖南日报】

“衡”有道理(58)|湖南旅游商品:地域文化与消费价值的双重赋能

曾衡林

日前,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颁奖典礼在青海省举行,湖南获得5金7银6铜、外加64个入围奖的历年最好成绩,湖南省旅游商品协会荣获“最佳贡献单位”。

湖南,这片浸润着楚湘文化、镌刻着山水灵秀的土地,不仅以“五岳独秀”的衡山、“伟人故里”的韶山、“人间仙境”的张家界吸引着全球游客,其衍生的旅游商品更如散落其间的文化密码,将地域特色与实用价值深度融合,成为游客留存旅途记忆、传递湖湘风情的重要载体。从匠心独运的手工艺品到风味醇厚的特色物产,湖南旅游商品既延续着传统技艺的温度,也贴合着现代消费的需求,展现出了鲜明的地域辨识度与多元的市场吸引力。

在湖南旅游商品中,手工艺品是地域文化最直观的“代言人”。以长沙铜官窑陶瓷为例,作为唐代“南青北白唐三彩”之外的重要窑口,其传承千年的釉下多彩工艺在当代匠人的创新中焕发新生。如今的铜官窑旅游商品,既保留了“褐绿彩”的经典纹样,又推出了茶具、摆件、文创饰品等贴近生活的品类——一只绘有湘江山水的陶瓷茶杯,杯身釉色流动如江水泛波,既承载着唐代窑火的技艺底蕴,又能满足日常饮茶需求,让游客在使用中触摸历史;而融入“长沙橘子洲”“岳阳楼”等地标元素的书签,更以小巧精致的设计成为年轻游客的“打卡首选”,实现了文化符号与实用功能的无缝衔接。此外,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同样是湖南手工艺品的标杆,开发出了丝巾、手帕、服饰配饰等轻量化产品,让非遗技艺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特色食品类旅游商品则以“味觉记忆”为纽带,将湖南的饮食文化传递至五湖四海。提及湖南风味,长沙臭豆腐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不同于街头现制的小吃,旅游市场上的真空包装臭豆腐在工艺上进行了优化——通过精准控制发酵时间与灭菌技术,既保留了“闻着臭、吃着香”的核心风味,又解决了长途携带的难题。部分品牌还推出了“香辣”“蒜香”“微辣”等多口味选项,兼顾不同地域游客的接受度,成为游客返程时“人手一袋”的热门选择。除了臭豆腐,湖南的茶叶类商品同样极具竞争力。产自洞庭湖君山岛的君山银针,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芽头肥壮、白毫满披”的外形和“清香醇和”的口感而闻名。如今的君山银针旅游产品,不仅有传统的礼盒装满足送礼需求,还推出了小罐装便携装,搭配印有“君山岛传说”的包装设计,让游客在品茶的同时,也能感受背后的文化故事。此外,湘潭灯芯糕、常德酱板鸭、湘西腊肉等地方特产,通过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运营,既保证了风味的稳定性,又以“地域专属”的属性成为游客馈赠亲友的佳品,进一步拓宽了湖南旅游商品的消费场景。

从市场价值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湖南旅游商品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多数商品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无论是铜官窑陶瓷上的楚湘纹样,还是湘绣中的湖湘山水,抑或是茶叶包装上的历史传说,都让商品成为“可带走的湖南文化”,助力地域文化的向外传播;另一方面,针对现代游客对“实用性”“便携性”“个性化”的需求,湖南旅游商品不断优化形态与体验,例如推出“湘味零食大礼包”满足一站式采购需求,开发“文创+特产”的组合产品提升附加值,这些举措既提升了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强了游客的消费满意度。

当然,湖南旅游商品在发展中仍有提升空间,例如部分小众手工艺品的品牌认知度有待提高、部分食品类商品的包装设计可进一步优化以适配年轻消费群体等。但总体而言,湖南旅游商品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产品品质与持续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湖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旅游商品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留存旅途记忆的载体,更以“小商品”承载“大文化”,成为了外界感知湖湘魅力、了解湖南特色的重要窗口,为湖南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