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游客体验东北“鸳鸯火锅”洗浴,泡有辣椒、茄子、白菜等,一半红汤一半白汤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6日 02:39 4 admin

在追求消费体验创新的当下,黑龙江哈尔滨一家洗浴中心推出的 “真人鸳鸯火锅” 汤池,以独特形式引发全网关注。这种将传统泡澡汤池与 “鸳鸯火锅” 视觉元素结合的设计,既让部分人觉得新奇有趣,也引发关于卫生、功能的讨论,客观看待此类创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游客体验东北“鸳鸯火锅”洗浴,泡有辣椒、茄子、白菜等,一半红汤一半白汤

事件呈现:汤池里的 “鸳鸯火锅” 视觉奇观

涉事洗浴中心位于哈尔滨道里区,据现场视频及游客描述,被改造的 “鸳鸯火锅” 汤池位于店内二层的特色泡澡区。这个长方形汤池长约 5 米、宽 3 米,中间立着一块透明亚克力挡板,将汤池清晰分成左右两个区域,完美复刻了 “鸳鸯火锅” 的经典形态。

左侧 “红汤区” 的池水呈浅绯红色,水面上漂浮着数十片新鲜的重瓣红玫瑰花瓣,花瓣边缘还带着晨露滋润后的光泽;池沿摆放着 6 颗完整的红辣椒,辣椒蒂保留着鲜绿的颜色,细看能发现辣椒籽已被剔除,避免刺激皮肤;池底零星散落着几片洗净的紫苏叶,为红色调增添了一丝层次感。右侧 “白汤区” 的池水则是清澈的淡乳白色,工作人员介绍是加入了牛奶浴盐调和而成,池内铺着几片完整的娃娃菜叶,紫色的茄子被切成均匀的滚刀块,还有几小段去了皮的玉米段,这些蔬菜都经过清洗消毒,仅作为视觉装饰使用。

汤池周围的布置也呼应 “火锅” 主题:池边的休息椅套印着火锅食材图案,墙上挂着 “请勿食用池内物品” 的提示牌,旁边的服务台还摆放着造型像火锅底料的香薰蜡烛。有体验过的游客表示,泡在 “红汤区” 时能闻到淡淡的玫瑰香气,水面的花瓣随水波轻轻晃动,“视觉上确实像坐在‘火锅’里,但实际是正常的泡澡体验,没有辛辣感”。

商家解读:颜色来源与 “功效” 的说明

10 月 22 日,该洗浴中心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详细解释了 “鸳鸯火锅” 汤池的设计思路与细节。对于 “红汤区” 的颜色,负责人明确表示并非来自食用色素或火锅底料,“我们每天早上会新鲜采购重瓣红玫瑰,取花瓣清洗后放入池中,浸泡 1 小时左右,池水会自然染上玫瑰的淡红色,既安全又能带来自然香气”。

针对池中的辣椒,负责人补充道,选用的是贵州产的微辣小米辣,“这种辣椒的辣度很低,而且我们会提前剔除辣椒籽、用温水浸泡 10 分钟,去除大部分刺激性成分。从理论上来说,辣椒中的辣椒素能轻微刺激皮肤,可能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但这只是附加的小作用,核心还是为了打造‘鸳鸯火锅’的视觉效果”。

负责人还强调,池内的蔬菜每天会更换两次,“早上 10 点开门前换一次,下午 3 点再补充一次,用过的蔬菜会统一回收处理,绝对不会重复使用”。同时,汤池的水质也遵循洗浴行业标准,“每 4 小时会检测一次水质,每天闭店后会彻底换水、消毒,确保符合卫生要求,避免因装饰物品影响泡澡安全”。

公众声音:新奇之外的讨论与关注

事件曝光后,相关视频在抖音、微博等平台迅速传播,单日播放量突破 500 万次,网友的观点呈现明显分化。

支持创新的网友认为这种设计充满趣味性:“哈尔滨的洗浴文化本来就讲究特色,这个‘鸳鸯火锅’汤池很有地域幽默感,冬天泡在里面,看着像‘煮火锅’,想想就很有意思”“只要卫生达标,这种视觉创意没什么问题,比千篇一律的普通汤池更有记忆点”。不少本地网友表示,计划周末去实地体验,“想拍一组‘在火锅里泡澡’的搞笑照片,发朋友圈应该会火”。

也有部分网友表达担忧与质疑。卫生问题是讨论的焦点:“蔬菜泡在汤池里,虽然说消毒了,但多人泡澡时皮肤接触蔬菜,会不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玫瑰花瓣泡久了会不会腐烂?水质会不会因此变差?” 还有网友对 “功效” 提出疑问:“辣椒素促进新陈代谢的说法有没有依据?会不会有人因为相信‘功效’而过度泡浴,反而伤害皮肤?”

从事公共卫生行业的专业人士也给出理性建议:“此类创意装饰需重点关注两点,一是装饰物品(如花瓣、蔬菜)的清洁消毒流程,避免成为细菌滋生载体;二是明确告知消费者装饰的用途,避免误解为‘可食用’或有明确医疗功效,引导理性看待体验形式。”

目前,该洗浴中心的 “鸳鸯火锅” 汤池仍正常对外开放,工作日体验的游客以年轻人为主,周末则有不少家庭带着孩子前来打卡。工作人员表示,会根据游客的反馈调整细节,“比如增加‘蔬菜仅作装饰’的提示标识,缩短花瓣在池中的浸泡时间,在创新的同时保障大家的体验安全”。傍晚时分,汤池区的灯光亮起,“红汤区” 的玫瑰花瓣在暖光下泛着柔和的红光,“白汤区” 的蔬菜轮廓清晰可见,仍有不少游客驻足拍照,讨论着这场特别的洗浴体验。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