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少陵原上杜公祠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31日 11:14 4 admin

相比于成都的杜甫草堂人来人往,西安杜公祠冷清得很。作为诗圣故里,这是唯一与杜甫有关的古迹,值得一看。

少陵原上杜公祠

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了汉学家比尔.波特的《寻人不遇》,也萌发了寻找诗人诗歌的念头。去年专门到成都浣花溪,独自一人拜谒了杜甫草堂。比尔.波特是来过这里的,还提到了他的《卜居》《江村》《旅夜书怀》。他曾经到西安,寻找盛唐的诗人,匆匆来到杜公祠拜谒,提到了杜甫的墨宝和《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很有意境。

少陵原上杜公祠

杜公祠建于明代嘉靖五年,长安人张治道首倡,在少陵原建祠纪念。张治道,字时济,陕西长安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长垣知县,迁刑部主事。不乐为官,引疾归。数与王九思、康海等论诗文,有《太微集》。杜公祠经万历五年、康熙五年和四十年修过三次。乾隆末年毁于火灾,重建后无当日之规模。

少陵原上杜公祠

到了杜公祠,建在半山上。拾阶而上,远远就能看到杜公祠三字,光影斑驳。还未进门,就能看见诗人的铜像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远方。他目光所及,就是久雨初晴的神禾原,南山下、樊川中、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

少陵原上杜公祠

院落很小,十分安静,里面诗廊里只有一个读书的年轻人。我与诗圣的塑像目光交流,看了关于他的生平的介绍。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读书漫游时期,代表作为《望岳》。第二个时期为在长安求官、得官、弃官的人生过程,见证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留下了1400多首诗作。第三个时期为陷落安史之乱军中及逃归短期为官时期,代表作为《春望》“三吏三别”等;第四个时期为飘泊西南时期,代表作为《秋兴八首》《登高》等。

少陵原上杜公祠

杜甫远祖是杜预,即长安人。杜甫从洛阳来长安后,自称“少陵”“少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诗集以《少陵集》命名。在《九日五首》写道:“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看得出他是以长安为故乡的。

少陵原上杜公祠

里面的建筑很少,很快就看完。杜公堂楹联为“一代悲歌斥叛乱忧黎元世称诗圣;千秋传唱化邪恶启民智人尊文昌”;另一侧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而院后是一个依青石而建,黄土塬上有这么大的石头,十分罕见。石上有墨色的印迹,莫非这是诗人的墨宝?

少陵原上杜公祠

诗廊里,倒有不少名人墨宝。陈忠实“岸窖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肖云儒“诗系社稷、韵传民声”,天水老乡霍松林诗“十载京华未见春,杜陵谁与结芳邻。独留诗卷腾光焰,共热心香慰苦辛。立志仍须追稷契,传薪岂必效黄陈。村醪奠罢还分饮,倘有高歌献兆民。”

少陵原上杜公祠

在忧家忧己的同时,不忘忧国忧民,被后人誉为诗圣、诗史的杜甫做到了。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