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兰溪贯婺桥:离奇的古老“断桥” ,孕育中华烈女文化,令人扼腕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7日 11:01 3 admin

——浙江古桥之兰溪贯婺桥

编者按:认识一座桥梁,领略一处风景,读懂一篇历史。凝结先人智慧,跨越历史长河,讲述今古传奇。


一座被岁月洪流冲成两截的古老“断桥”,究竟隐藏多少离奇曲折、引人探寻的传奇,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探寻其中的奥秘,了解一座与杭州西湖断桥截然不同的石桥。

兰溪贯婺桥:离奇的古老“断桥” ,孕育中华烈女文化,令人扼腕

一、寡妇建桥

古时,此处有一条小溪名叫“怪溪”,溪上无桥,人们一般涉水过河。一年初夏,连日阴雨致使溪水暴涨,恰怪溪岸边村上有个寡妇的儿子身染重疾,生命垂危。寡妇救子心切,立即雇人去请义乌名医朱丹溪。

人命关天,朱丹溪闻讯连夜动身赶往怪溪。由于溪水湍急,朱丹溪无奈只得冒险涉水而度,浑身湿透也在所不惜。在朱丹溪的精心治疗下,寡妇的儿子很快转危为安,药到病除。寡妇千恩万谢,定要大礼相酬。

朱丹溪思考了一会说道:若不是落雨涨水,延误了时间,孩子的病也不会耽误。如要谢我,不如在怪溪上造一座桥更好。

寡妇闻言有理,便出资在怪溪上建了一座石桥。桥成后,寡妇专门请朱丹溪给石桥取名。朱丹溪想了想,认为这是一座贯通婺州的小石桥,不如就叫 “贯婺桥”。当地人知道此桥是寡妇建造,故称桥为“寡妇桥”。

兰溪贯婺桥:离奇的古老“断桥” ,孕育中华烈女文化,令人扼腕

二、蔡氏捐建

清道光年间,此地有蔡氏家族三兄弟:蔡玉蟾、蔡玉培、蔡玉冈,均为贡生,乐善好施。蔡玉蟾为家中长子,23岁时,父亲离世,其毅然放弃学业,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同时继承父亲遗愿,耗资四千两白银修建了兰溪城北门外的慈真寺。日常修桥补路,周济困者,从不吝啬。

然天不假年,蔡玉蟾在44岁时撒手人寰。家人传承起仁德,其妻子徐氏,积极助修郡学,并与蔡玉培、蔡玉冈共同捐资对已成危桥的贯婺桥进行重修,广受世人称赞。

兰溪贯婺桥:离奇的古老“断桥” ,孕育中华烈女文化,令人扼腕

三、烈女悲歌

蔡玉培的妻子郑氏,在清咸丰辛酉年(1861),为躲避兵灾而前往杭州,在杭州城陷后,她毅然投河自殉。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烈妇”中记载:“四品衔蔡玉培妻郑氏,在辛酉年避难于省垣,城陷后投河自尽,同治三年被旌表”。

蔡钲(蔡玉培子)的继妻吴氏,随夫避难至省城(杭州)。当省城陷落,吴氏毅然拔剑痛骂贼匪,随后自刎而死,以示忠贞。

蔡衔(蔡玉冈子)继妻章氏,辛酉避难嘉郡(嘉兴),十二月遇贼于海盐澉浦镇,赴水自殉。

蔡鎔妻陈氏,壬戍(1862年)避难金华之里经堂,贼至自殉。

蔡鏻妾许氏,辛酉避难施家滩,遇贼投河自殉。

……

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中,蔡氏家眷多名女性成员守节殉难,不仅反映了当时蔡氏家族的忠诚与节烈,也折射出当时时局的动荡不安,令人扼腕叹息。

兰溪贯婺桥:离奇的古老“断桥” ,孕育中华烈女文化,令人扼腕


岁月的洪水冲毁了桥体,一座完整古朴的石桥变成了一座孤独无助“断桥”,然却冲不走历史的沧桑和永恒的记忆。今天幸福生活的人们,是否会偶然想起往日先人付出的艰辛与坚守?


【古桥坐标】兰溪贯婺桥,又名寡妇桥、广福桥,别名十三硔,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兰溪市上华街道下余村的贯婺桥自然村,横跨马达溪(婺江古道),是一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道光戊戌年(1838年)重建,长120米,宽1.6米的十三个石桥墩的石板桥。

兰溪贯婺桥:离奇的古老“断桥” ,孕育中华烈女文化,令人扼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人,本人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