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漫游五台山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9日 15:00 1 admin

作者:沈子友(日照)

漫游五台山

五台山一一名山之旅(十)

7月5日,自徐帅故居搭车至五台县城,乘旅游中巴至五台山,80公里路程。开始走过一段平原后,便进入通向五台山的峡谷。一路上都是饥渴的土地,干枯的河流。越走两边的山越多,峡谷中的土地或宽或窄,村庄或宻或稀,建筑多为青砖灰瓦,一派晋中风格。

一路上行,越接近五台山树越大,植被越茂密,干枯的河道里也出现了水,空气也变得清凉起来。路边的房屋、各色旅社、饭馆也多了起来。

车行约2小时,已近暮色,到达高大的售票厅,旅客们需下车买票,通过大厅上车,到前面一大门处停车验票再上车。山风袭来,已有寒意,路边有人上来推销各色衣服。又上行半小时,在停车场下车,在司机师傅的推荐下,住宿一农家旅社。

漫游五台山

清凉世界

五台山,真是一个清凉的世界。在山下时还受到烈日的煎熬,没想到在山上竟如此的清凉,怪不得各旅游点上都有兜售衣服的摊贩,下榻之处的老板娘还穿着簿毛衣,而街上更是五花八门,穿什么衣服的都有。

在清凉的农家乐里一觉睡去,直至第二天早6时,打点行装,离店上山。街上行人还少,多穿外衣或毛衣。出镇客运站,路边、山上林木茂盛,草木葱茏。清水河中的水清澈见底,流水潺潺,空气清新、湿润,使人神清气爽。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明清街 台怀镇

走过一段山间的公路,右侧河边有普化寺,照壁上有砖雕“福祿寿”三星,再往前过居士林,就是明清街,街中心阁楼上书“台怀镇”,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古色古香。

出古台怀不远,往左边一岔路口,路标指示有五、六座寺庙的名称。再往上约一站路,是五台山的中心区,主要的寺庙群也集中于此。

由此再往上一站路,往右侧过清水河,但见一峰独秀,号称“小朝台”,也即我要爬的“黛螺顶”到了。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黛螺顶

来至山下,一古亭挡住上山的石阶,亭中立一碑,上书'“大智路”。不少年轻人在此朝拜,大概与这“智”字有关。上山的石阶共1008级,直上直下,难有迴旋余地。这中间,穿各种服装以各种名目伸手要钱者甚多;还有像西藏的朝圣者一样,一步或几步一拜的。看的出在这各色人物中以烧香拜佛者为多,而少有像我这样以爬山为主的。

一口气爬到山顶,大门上书“大螺顶”,进出人员很多,需花8元钱买票方可进入。寺院不大,但古木参天,古建森然。主殿上书“五方文殊殿”,分别供奉着五台山“五台”之上的五位文殊菩萨。到此一拜,就等于上了五座台顶,拜了五位菩萨。所以当地有 “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之说。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下山时没有原路返回,而选择从右侧的小路,碎石铺成,蜿蜒曲折,一路上都有当地人兜售骑马下山。至山半腰时,有金界寺,进去可过天桥并由此下山,我也没有进去,而是一路步行直至山下。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五台圣境

下山后,按原路返回,至五台山中心区,但见对面山坡之上,苍松翠柏,楼台亭阁,层层叠叠,人流如潮。

随大流进入这片寺庙群,依次经过: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五爷庙

里面拜佛者需排队买票,外面有戏台,正在唱一出古妆晋剧。只在外面凑了一下热闹,未到里面去。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塔院寺

就是成为五台山标志的大白塔,全称“护国大塔院寺”,因大门紧闭,只在门外拍照留念。

漫游五台山

罗睺寺

大门为圆门,可看到里面并排的大转筒,再里面是莲花显佛。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显通寺

为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佛教策源地之一。殿内主要供奉文殊菩萨,还有明代重9999斤半的铜钟,还有耗铜10万斤重铸佛像近万尊。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菩萨顶

穿过显通寺,向寺后灵鹫峰顶的菩萨顶,需直登108级石阶,正上方为康熙皇帝御笔“灵峰胜境”的木牌坊。据说当进入这胜境之后,人间的108种烦恼便被摔在足下了。

菩萨顶的极盛时期为清代。寺 内大殿均为黄琉璃盖瓦,并有康熙御制的有字碑和无字碑,乾隆御制的满、汉、蒙、藏四体字碑。

清政府极为重视用黄教(藏传佛教)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鉴于蒙古族非常尊崇文殊菩萨,崇仰五台山,所以就用鼓励蒙古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的办法,来融合民族关系,史称“以黄教绥靖蒙古”。由此可见,统治者的良苦用心,也足见宗教的作用。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朝圣之路

从菩萨顶下来,步行在寺庙间、街道中或大路上,各色人等的朝圣者比比皆是,夹杂在行人中佛教徒更加显眼,穿红衣的喇嘛、黄衣的和尚、灰衣的尼姑,或成群结队,或单独前行,这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很难看到的。其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藏族穿戴的母亲,怀抱一个婴儿、手牵一个幼儿、跟随一个少儿,行走在人群中;还看到一个时毳的汉族青年,手持转经筒急步而行,顺便一问,方知他来自哈尔滨……

走在台怀镇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看到西藏布达拉宫似的菩萨顶,像北京北海公园一样的大白塔。

山、寺、人、佛构成了五台山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

是佛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漫游五台山

天人合一的五台山

这次到五台山,本以爬山为主,虽未登上“五台”,却有幸领略了佛教风光。黛螺顶,是“五台”的缩影。站在这山顶上,放眼望去,四面青山环绕,古寺星罗棋布,山中有寺,寺在山中,相应生辉。

五台山,为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山顶都为平地,故称台,海拔都在2470米以上,其中北峰最高,海拔3061米,被称为“华北屋脊”。

五台山,又是“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与其他三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相比,其历史之久、数量之多,都是无与伦比的。据介绍历史上寺庙最多时达360多处,现存57处。其中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公元471一499),其东大殿于唐代(公元857年)落成,并一直保存到现在,被梁思成称为“中华古建筑第一瑰宝”。

漫游五台山

2015.7.6 游览

2025.10.6整理于泉城济南

漫游五台山

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编辑:夏天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