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文化润疆·摄影之旅 | 温宿大峡谷:天山南麓的赤色秘境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9日 12:06 6 admin


文化润疆·摄影之旅 | 温宿大峡谷:天山南麓的赤色秘境

峡谷胜景 李则枢 摄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戈壁尽头,藏着一处地质奇迹——温宿大峡谷。它又名托木尔大峡谷,当地人唤作“库都鲁克”,意为惊险神秘。作为天山山脉南麓的瑰宝,古代木扎尔特古道蜿蜒其间,玄奘西天取经的传说更为其增添历史厚度。200余平方公里土地上,丹霞、岩盐喀斯特、雅丹地貌交织,如大地肌理绘就的雄浑画卷。温宿大峡谷因此被誉为“峡谷之王”,亦是国家5A级景区。


初入峡谷,我乘景区特制“霸王车”穿行沙海,砾石被车轮碾出清脆回响,沙粒溅上车窗又随风消散。车直抵四号谷终点,远远望见“生命之源”:形似生命图腾的红岩柱孤立谷底,赤岩层被亿万年风蚀出深浅纹路,如老人手背青筋,透着不服岁月流逝的倔强。从四号谷折返,沿木栈道向三号谷“问天谷”走,过“日出山门”时俯身扶栏下望,山坳里红岩层层叠叠,像大自然随手堆就的赤铜积木。岩缝中的盐生草带着嫩绿,在赤色背景下格外扎眼,风拂草叶的细碎声,成了峡谷最鲜活的伴奏。


大峡谷的岩层藏着大地亿万年的变迁密码。指尖抚过谷壁,受挤压形成的褶皱清晰可触,弯曲线条如揉皱又展平的绸带,刻着数千万年前地壳抬升的力量。行至盐谷,景致骤变:雪白盐晶覆在河床与岩壁上,似撒了层碎霜,不远处丹霞谷壁仍是浓烈赤红,红白界限分明,这便是泾渭分明的混合地貌。丹霞以红色碎屑岩为骨,凭风化与垂直解理塑出硬朗棱角;岩盐喀斯特由可溶性岩石经水溶蚀而成,藏着细腻肌理。


三号谷“问天谷”更奇妙,谷口窄仅容两人侧身,往里渐宽。谷中“幸运石”最是特别,硬度与色泽异于周遭丹霞,像被特意嵌入崖壁。我伸手触摸,石面光滑微凉。


大峡谷的光影,是老天偏心的馈赠。日出时,阳光越崖而下,将红岩染成金红,岩层纹路在光影中愈发分明,似给赤铜镀了层金。日落时分的四号谷更绝,“生命之源”红岩柱被夕阳拉成细长剪影,低角度仰拍时,石柱恰好与晚霞相融。遇风沙天也不必遗憾,狂风卷沙掠过谷壁,发出“呜呜”声响,赤红山体在昏黄天色中若隐若现,反倒添了苍茫之感。夜里若能停留,抬头便是无遮拦的星空,银河如银色丝带悬于谷上,与崖壁剪影相映。


摄影者在此可大显身手:“孔雀与宝瓶”是必打卡点,站在谷底稍远处,以赤红崖壁为背景,可拍出“孔雀”开屏的灵动与“宝瓶”的厚重;走在三号谷栈道上,俯拍谷底蜿蜒小路与零星盐生草,能衬出峡谷辽阔;无人机航拍盐谷与丹霞交界线时,红白地貌格外震撼;若想拍出点故事感,可在谷底留张背影,与赤崖形成反差,风掀衣角时按下快门;遇上驾驶四驱车的探险者,车轮扬起的沙雾与红岩相映,又是另一番“速度与激情”。


温宿大峡谷藏着大地的雄浑与神秘。每块红岩,每片盐晶,每缕光线,都在诉说亿万年的故事。在这里,我只需静立谷底,听风拂过崖壁,看阳光绕岩层,心便被这赤色秘境填满。 ● 李治钢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