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桥瞰黔景·世代通达 | 乌江五桥并立跨世纪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7日 13:01 4 admin
桥瞰黔景·世代通达 | 乌江五桥并立跨世纪桥瞰黔景·世代通达 | 乌江五桥并立跨世纪

千里乌江,穿越播州,在崇山峻岭间一路向东。在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不足两公里的乌江峡谷间,五座风格各异的桥梁如钢铁脊梁横亘碧波,从20世纪60年代的川黔铁路乌江大桥,到21世纪的渝贵快速铁路乌江大桥,它们好似“立体交通教科书”,镌刻着黔北从闭塞到通达的时代印记。

川黔铁路乌江大桥。田维东 摄

1965年10月1日,川黔铁路乌江大桥通车,火车轰鸣声首次响彻乌江峡谷。川黔铁路乌江大桥于1957年动工修建,是川黔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桥终结了乌江镇“乌江无桥”的历史,在此之前,两岸群众往来全靠渡船,汛期时常望江兴叹。铁路桥的出现,让黔北与外界的物资、人员交流有了稳定通道。

1972年7月,川黔公路乌江双曲拱大桥竣工。这座钢混结构桥梁全长约300米,在三线建设热潮中通车。彼时,它承载着公路交通的重任,让汽车替代了部分渡船,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方便了群众出行。

桥瞰黔景·世代通达 | 乌江五桥并立跨世纪

川黔公路乌江双曲拱大桥。喻星灿 摄

1997年11月,贵遵高等级公路乌江斜拉桥通车,标志着乌江桥梁建设迈入技术突破新阶段。作为中国首座斜拉桥与吊桥有机组合而成的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公路桥梁,它以461米的桥长、独特的结构设计斩获1999年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前从乌江到贵阳要4小时,到遵义要1至2小时,这座桥通车后,时间大幅缩短。”乌江镇地方文化研究专家陈世明介绍,如今,该桥已转为210国道公路桥,持续服务当地通行。

2005年10月,兰海高速公路乌江大桥动工。2008年4月,该桥全面通车。它坐落于乌江渡电厂大坝下游与乌江双曲拱桥之间,凌空跨越乌江干流及乌江镇中心城区,平直连通南北两岸山头。这座桥全长1452米,主桥墩高151米,桥面距江面最高处达173米,曾在同类桥梁中有着“亚洲最高”的称号,是贵州高速公路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桥瞰黔景·世代通达 | 乌江五桥并立跨世纪

乌江镇境内的乌江五桥,见证桥梁与公路建设的变迁。李仁军 摄

2018年1月,渝黔快速铁路乌江大桥投用,为“跨世纪建桥史”写下新篇章。这座桥让遵义融入重庆、贵阳“一小时经济圈”,也改变了乌江镇老君关村村民的生活。“以前外出靠坐船,现在游客坐高铁来,走路就能到我的度假村。”在老君关村村民余宪兵经营的“乌江渡码头度假村”里,游客们一边品尝地道的乌江豆腐鱼,一边远眺五桥齐跨乌江的壮美景观,热闹非凡。

桥瞰黔景·世代通达 | 乌江五桥并立跨世纪

渝黔快速铁路乌江大桥。李仁军 摄

桥梁通,产业兴。在乌江镇高速路闸口高家堰的养龙村,乌江干流峡谷、温泉带、古盐道文化与“乌江鱼”美食,形成独特资源叠加,打造“黔北滨水休闲第一村”的先天优势突出。辖区内26家乌江豆腐鱼餐馆聚集,形成了特色美食一条街,每年吸引重庆、贵阳等地的游客超50万人次,年产值近1200万元。

桥瞰黔景·世代通达 | 乌江五桥并立跨世纪

兰海高速乌江大桥。乌江镇政府党建办供图

如今,乌江镇已将五桥景观纳入旅游开发核心规划。昔日的交通要塞,正成为展示贵州交通变革的“窗口”。从解决有无问题的铁路桥,到追求速度的快速铁路桥,五座桥梁并立,不仅是黔北交通史的缩影,更是当地经济社会腾飞的见证,为乡村振兴铺就了通达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明雪

海报设计/王子琪

编辑/姜雨熙 王子琪 实习生 胡妤

二审/姚曼 陈江南

三审/黄蔚 陈曦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