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4日 12:01 2 admin

司马狂/文

一鑑胡风绕古丘,传胪曾熠弘治秋。
烽烟散后诸姓集,涌泉子午玉光流。

桂林镇下辖有个芳塘村,我是早就知道此间的妙处,奈何一直未能成行。直到去年国庆假期,才在汪悦老师的陪同下,走了芳塘一趟。今天我写文章的时候,不先简单介绍芳塘村,我开篇就要感谢汪老师和她妈妈。倒不是她们给了我多少文献资料,而是芳塘之行,我腆着脸去了她们家,她们给整了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如今回看照片,依旧是垂涎三尺啊。走村,有本村人带路,不仅方便,更能蹭饭,真是好事!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徽州文化圈的人,去芳塘大抵都是冲着村内的那口古井。汪家就在古井隔壁,我的芳塘之行也就从这眼井开始了。此井名为“白石涌泉”,所谓涌泉是因为井中之水,每日子午两个时辰,会涌出井槛。而白石,则是原本井圈所用的石料,是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井的四周地面,则是用茶园石铺就,那真的是一处好地方。让我颇感遗憾的是,待到我来此间,这古井早经过了修缮,同它原本的模样有差距。古井整体用水泥抬高,白石、茶园石都在水泥之下,也因为抬高了,那井水涌出的模样也就同文献里的记载有些许出入。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如此神奇的一汪井水,自然会得到邑内文人雅士的关注。明万历《歙志》就有此井的相关记载,到许承尧编纂民国《歙县志》的时候,更是详细记载了此井为宋代开凿,因为子午两时涌出,所以又名子午泉。井后有墙,壁上有四块石碑依次排开,形成了照壁。由右往左,分别是“源远流长”碑;志书相关记载和题咏白石涌泉的内容;里人(胡)馨写的“白石涌泉”碑;“白石涌泉重修记”碑。可惜的是最后这块碑风化严重,很多字迹都无法辨识了。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汪老师家所处位置,很明显是个小坡,沿着这个坡往上行,初时房屋尚且完整,门上也正常落着锁,虽未见人影,不知道究竟是已然人去楼空,还是主人在田间地头忙碌。可继续往村后走,行至芳塘最高处,周遭则是颓势尽显,房子只剩下残垣断壁,灌木和杂草早就将房屋完本的地盘侵袭殆尽。汪老师说,她童年时候这老房子还是完好的,到底啥时候房子倒塌的,她也记不清了。通过残余的屋基,不难想象房屋完好时候的恢宏模样。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我以为到了这个坡顶,也基本就是整个芳塘村的范围了。孰不知,汪老师指着远处的竹林窼告诉我,那边才是芳塘村早先最为核心的部分。芳塘人的房屋大多数都集中在山坡那边,甚至于那一块区域内零星散落着99眼池塘。或许,就是这近百处的池塘,才是芳塘得名的由来了吧?毕竟在诸多的地方史料里,芳塘都是被写作“方塘”的,而这方塘大抵同方姓是没有关联的,要知道明经胡氏先祖胡德芳自考川迁居此地是南宋高宗三十一年的事情,彼时大儒朱熹名声大胜,天下读书人莫不以朱子言论为圭臬。朱熹那首《观书有感》诗,也自然成就了很多类似“方塘”这样的地名。汪老师说,旧时的芳塘不仅有99眼池塘,进村的村口更是牌坊成群。不过,这些牌坊成群的景象她是从未目睹过的,都是村里长者闲聊时候谈起来的。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既然说到了牌坊,那就要讲一讲芳塘目前还保存完整的“金殿传胪”坊了。坊主胡煜,明代弘治十五年的传胪。所谓的传胪,就是继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之后的二甲第一名,也就是当科的第四名。金殿传胪的本意是新科进士齐聚金銮殿,礼官挨个唱名。其中一甲三个人是点到名后,出列叩谢皇恩的。从二甲开始则是唱名后一同谢恩,人们由此将一起唱名的第一个,也就是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胡煜,字廷和,父世昂,祖敏中。应天府乡试时候是第四十四名,会试时候考了第三十名,直至殿试一举考中二甲第一名。这胡煜生于1469年,卒于1528年,中传胪时年34,算得上是起步很高的年轻人了。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年轻的胡煜,殿试结束后,进了翰林院做庶吉士,散馆后任职吏科给事中。循常理,胡煜日后定然是能够飞黄腾达的,不说入内阁,起码也能当上六部堂官。可好景不长,这边胡煜刚出任吏科给事中没多久,弘治皇帝就崩了,即位的正德皇帝重用宦官刘瑾,弄得朝堂乌烟瘴气。刚正不阿的胡煜看不下去,行使自己言官的职责,上书弹劾,可惜皇帝置之不理,只能辞官归乡,在芳塘闭门不出。归隐田园后的胡煜陆陆续续写了不少诗文,最后集结成《竹岩遗篇》数十卷。我去芳塘时候,金殿传胪坊边上还有村民的房屋。最近,歙县文物事务中心拆除民房并维护的工程验收通过,整个牌坊完整露了出来,那真是气派啊。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或许是“方塘”之名真的沾染了朱夫子的文风,明经胡氏青史留名的士子,除了胡煜,还有胡汉和胡宝瑔,只不过此二位都是以举人的身份入仕的。胡汉是嘉靖廿五年的举人,曾任郴州刺史,主要政绩是解除了当地为祸多年的匪患,并主持编修了《郴州志》20卷。雍正元年考中举人的胡宝瑔,在乾隆朝迎来自己仕途的高光时刻。乾隆二年,出任内阁中书,旋即军机处行走。八年始改任御史,谏言多被乾隆采纳。此后累迁顺天府丞、顺天府尹、宗人府丞、左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山西巡抚、湖南巡抚、江西巡抚、河南巡抚,并晋升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大学士。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除了上述这三位,我还在芳塘村内找到了一座老坟,墓碑上刻着“皇清例授翰林院待诏先考钧学府君胡公之墓”,立坟茔的时间是光绪三十一年。这位胡钧学老先生的官职是“例授”,这是朝廷授予的官爵,例授是给本人的,例封、例赠则是给父母、祖父母的,区别是生封死赠。胡钧学虽然没有显赫的官职,但绝对是乡贤。民国《歙县志》有一段文字:高兴渡,在丰堨头,东抵牌头。光绪二十二年,方塘胡钧学、胡家仪重造,并捐款生息,为岁修。在胡公墓前,我暗自叹息,君一世虽未能风光无限,却也是人前显贵,到头来不也是黄土埋身,后来者几乎无人识君了么?人生啊,短短几个秋,到底何为真,又何为幻呢?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之所以心生感慨,其实并不全是因为钧学公,更重要的原因是在钧学公后代家,那新房早替代了老宅,回家车子能直接开到坦上。那进家门的路,地面上铺的石板,很明显有刻字,近前端详,都是明经胡氏一族的老墓碑。少时读书,看到“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不甚有感,但看到这些墓碑,似乎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了。上面的老宅子,我无法确定是不是胡钧学手上鼎建的了,但想来也是这个家族传承下来的老底子了。令我欣喜的是,钧学公后人,在我到访的时候,还是能准确说出祖上坟茔所在地,虽然不能理解墓碑刻字的意思,却能告诉我有翰林院的字样。骨子里对自家祖上的那份荣耀,还是藏在内心深处的。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今日之芳塘,与鼎盛时期的方塘,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明经胡自南宋以降,分迁歙邑各地的不胜枚举,随便查一下,就有上高山、盘苏、大墓、呈坎、渔梁等。外迁的则有湖广、芜湖、淳安等多地。叙伦堂、惇叙堂、五庆堂,三堂分别衍脉,人口众多,且耕读传家之风不曾断过。到胡尚辂时期,在他倡议这下,明经胡氏族人鼎力支持,在芳塘建成了一鑑楼,此楼因构造精美而名动徽郡,芳塘明经胡氏遂自称“一鑑胡氏”。所谓的一鑑究竟是何意?我个人揣度,或许是出自“一鉴之书”的意思,鉴(鑑)同监,特指国子监。一鉴之书的意思就是国子监所藏之书。想想看,国家最高学府的藏书那就是包罗万象,可以说是全国最全的了,而芳塘胡氏建一鑑楼,恐怕就是为藏书所用了。果然是一个深受朱熹影响的不废诵读的村落。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然而令人唏嘘不已的是,一个泱泱大村,竟是一夕之间衰败,而造成沧桑巨变的罪魁便是咸同兵燹时候的粤兵在村内肆无忌惮屠戮。不说十室九空,也是相差无几的了。兵燹过后,芳塘一直未能恢复,此后的百余年间,其他姓氏陆续搬迁而来。这些人中,既有投亲靠友而来的,也有江北连连天灾渡江而来的,当然也少不了新中国成立后从温州来的。如今的芳塘,除了明经胡,还有汪、柴、潘、陈、李、阮、张、姜、吴、方、赵、邹、余、洪、程等诸多姓氏,汪老师的父亲戏言,芳塘一隅,百家姓占了一半。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我习惯了走一个村,发一下朋友圈,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去年我发芳塘的时候,圈内很多本土达人,竟然不知此处。提笔写芳塘时候,就知道字数会写超,因为可以写的内容实在太多。但仔细看看文章配图,又不得不惆怅一番,因为那和文献里的芳塘相去甚远。芳塘,你值得被更多人知晓,而不是像如今这般因了离县城太近而“灯下黑”。歙黟公路的贯通,一方面是再度改变了你的村貌,但另一方面也是给你走出去创造了机会。加油,芳塘。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行走徽州227】芳塘:许是半亩方塘的传承,明经胡有人高中传胪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