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于公园亭台处见“慈善”——市中区探索慈善文化传播新路径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19日 09:57 2 admin

在山色葱茏的济南市市中区石崮寨景区,游客们踏青赏景之余,常会被山体上的巨型石刻所吸引——高3.4米、宽3米的“慈善”二字苍劲有力,不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文化的昭示。这座由市中区民政局与市中慈善总会联合打造的石崮慈善主题公园,自2023年5月正式亮相以来,已成为济南慈善文化传播的一张崭新名片。

于公园亭台处见“慈善”——市中区探索慈善文化传播新路径

在全面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市中区突破传统宣传方式,在景区人流密集、环境优美的基础上,将慈善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真正实现了“让慈善走进生活、让大爱融入城市”的愿景。

慈善融入山水

从理念到地标的创新实践

作为济南中心城区,市中区人口密集、社区众多,慈善文化传播需求迫切。2022年5月,市中慈善总会提出“让慈善走进生活”的工作理念。经过多方调研论证,最终选定石崮寨景区作为慈善文化宣传阵地。

一经选定,项目迅速落地并高效推进,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慈善主题公园的初步建设。公园以“慈善”为核心,打造了“十亭一栈”慈善主题登山路线,包括慈心亭、慈惠亭、慈爱亭等十座亭子和一座慈馨驿站。每一处亭栈均以经典文献中的慈善理念命名,并配以释义和公益标语,使游客在休憩时潜移默化接受慈善文化熏陶。

“我们不是在建造冰冷的设施,而是在营造有温度的文化空间。”市中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亭栈不仅传播慈善理念,也极大改善了游客体验,成为景区重要地理标识和休息点。

多元融合传播

从静态到动态的慈善体验

石崮慈善主题公园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慈善宣传的单一模式,构建了多元融合的传播体系。

每个周末,K142路“市中慈善公交号”总是格外热闹。这趟由市中慈善总会与济南公交集团合作开通的公交专线,直达石崮慈善主题公园,车辆内外布置着慈善宣传内容,成为流动的慈善文化宣传站。

“乘坐这趟公交车,就像进入了一个移动的慈善课堂。”经常乘坐K142路的市民王珠华说,“车厢内的宣传画和标语让人不经意间就接受了慈善文化的熏陶。”

这种“慈善+公交”的流动宣传模式,实现了“流动宣传+固定阵地”双效结合,拓展了慈善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该线路全程位于市中区,每日客流量大,让慈善文化传播真正“动”了起来。

此外,公园还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增强公众参与感。依托玉符河沿岸优美的自然环境,市中慈善总会联合街道办事处、爱心企业等,定期举办慈善义演、义卖活动,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吸引市民参与。通过将慈善文化自然嵌入游客的游览体验,成功实现了“景观可赏、文化可感、慈善可参与”的多重效果。

润物细无声

慈善文化传播的基层智慧

石崮慈善主题公园自开放以来,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慈善文化辐射面广、传播力强。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孙达实地调研后,给予高度评价。

这一项目的成功,源于其对慈善文化传播规律的深刻把握。公园建设不是单纯追求宣传效果,更注重实用性与惠民性。亭栈建设既满足了游客休憩需求,又传播了慈善理念;公交线路既解决了交通问题,又拓展了宣传渠道;文化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生活,又增强了参与体验。

这种建设理念使得慈善文化传播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真正实现了“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的良好氛围。游客在登山休憩、乘车出行、参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的转变。

石崮慈善主题公园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济南市慈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全国慈善文化传播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未来,市中区将继续深化慈善文化建设,拓展慈善服务领域,为打造“人人乐慈善、人人爱慈善”的温暖市中贡献力量。(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兰萃)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