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随想·康巴诺尔湖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09日 13:01 5 admin

初春时节,天气还泛着清冽的寒意,冷风肆意扫过光秃秃的土地,不时卷起几颗石子。湖面是结结实实的一整块厚冰,在太阳的照耀下,泛起凛冽寒光,愈发显得冷峻无垠。


人们是极不愿出门的,瑟缩在家中。四仰八叉的堆在沙发上,或聊天,或休息,或沉浸在热闹的直播中。家里热烘烘的,却也混杂着些许沉闷气息。


若论清新通透,还得是到康巴诺尔湖走一遭。尽管湖面仍覆着厚冰,那从冰面扬起的冷风却如一柄利刃,直直劈开慵懒,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沿着湖边信步走去,不用担心湿鞋踩泥的情况,索性向旷野更深处漫溯。本就辽阔无际的大地,在荒草的衬托下显得寥廓空旷。打手一望,可以看出几十里地远。不过,这空旷中唯有风追着风,裹挟着冷寂与孤清。若仅是这般行走,倒像在寒风中徒劳地咀嚼孤寂。


如果只是走走,除了静默沉思,冷风也并无他用。不妨换个视角:在这偌大的草地上,竟卧着一汪灵动的湖水。夏天的时候,是会摆动的绸缎;到了冬季,分明是装饰盒里的一块翠玉。


不得不说,康巴诺尔湖的存在,对于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北方小城来说,恰似一抹柔情的奇迹。冷风和寒冬,是这里的底色基因。可是,水的灵动和诗意,则是这片土地难得的温柔。


比方说,春天开冻,人们就要下地耕种。康巴诺尔湖也跟着融化,湖水轻颤着苏醒,波光粼粼,折射着阳光,恍若撒下一把碎金,告诉人们在有风的日子里还会看到光。即便匆匆一瞥,心头也会蓦然漾开一缕澄明。


到了夏天,天气热了起来,人也多了起来,康巴诺尔湖也跟着热闹了起来。晨曦初照,飞鸟掠过湖面,掀起点点涟漪,花草舒展蜷缩一夜的枝叶。汽车疾驰而过,掀开一日奔忙的序幕。人们呼吸着新鲜空气,试图第一时间感受新鲜的气息,一切都是欣欣然。

随想·康巴诺尔湖

秋天则是另一番景象。麦浪不断翻涌,金黄色的麦田连成片,与碧波澄清的湖水为邻。湖边的草木渐次凋零,唯有零星野花仍倔强绽放。秋阳退去了夏日的狂热,变得柔和而宁静,湖面上泛起淡淡的金光。那些不肯低头的野草,在秋风中摇曳着最后的绿裳。秋天中的康巴诺尔湖平添了几分诗意绵绵,远远望去,像是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


寒冬降临,湖面重归岑寂。干枯的野草在寒风中摇曳,人们远远望着结冰的湖面,仿佛靠近一步便会惊扰这份凛冽的圣洁。此时的康巴诺尔湖宛如一面银镜,静卧于苍茫雪原,默默照映着时光里的故事。


康巴诺尔湖悄无声息地滋润着这片大地,野草、牛羊、以及四季日常都显得多了几分生机。正所谓“上善若水”,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思考和惊喜。


然而,令许多人未曾料到,城南不远处的康巴诺尔湖,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康保的风大,这也是出了名的,漫坡漫野的风力发电就是很好的例证。当黄沙漫卷时,连风都裹着土腥味,一股一股的土腥味只钻鼻孔。水面蒙尘如弃置的粗麻布,早就被遗忘在大地的荒草中了。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这是处不值一提的死水滩。只有在夏秋时节,泛起的水光才提醒着人们,这里还有一处泛着生机的水潭。除此之外,很难再提及了。


然而,这片土地的命运悄然改变。如今,康巴诺尔湖正以神采奕奕的姿态见天地、见万象,见众人。


经过科学而系统的生态修复,康巴诺尔湖从无人问津的小水潭蜕变了热门打卡地的飞鸟生态湖。如今,康巴诺尔湖湿地面积由2745亩恢复到5500余亩,仅水面面积达4000余亩。


水天一色、烟波浩渺、鸥鹭翩跹,草木葳蕤……俯瞰之下,蓝色的康巴诺尔像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镶嵌在坝上草原,照拂着这片土地的四季时光。


康巴诺尔,它是藏蒙古语的一种音译,意为美丽的湖泊。是塞外离县城最近的一片天然高原湖泊。它于2018年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正式成为“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修复的成果令人惊叹:湿地水系重新连通,水生植物群落优化,吸引了黑鹳、东方白鹳等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小天鹅、灰鹤等3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在此栖息。每年有220余种、约10万只候鸟在此迁徙繁衍,而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遗鸥。


据统计,每年约有8000只遗鸥(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二)于康巴诺尔湿地繁衍生息,因此康保被授予“中国遗鸥之乡”的美誉。每年冰消雪融时,遗鸥如约归来。它们恋爱、筑巢、育雏,将琐碎的日常谱写成湖畔的诗篇。


曾经的黄沙之地,如今羽翼蔽天,鸣声盈耳。康巴诺尔湖的四季,早已深深镌刻进人们的烟火岁月中。

随想·康巴诺尔湖


看着冰雪消融后的湖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思绪如湖面涟漪般泛起、破碎、融合、重生,诉说着穿透时光的生命力量。这,便是康巴诺尔湖的奇迹——它以静默的坚韧,见证着自然与生命的永恒轮回。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