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西藏1.地理坐标:江达,藏语意为“江普寺沟口”,解放西藏的第一站。地处西藏东北部、昌都地区东北部、金沙江上游。东邻四川德格,南接贡觉县,西靠昌...
2025-08-29 0
作者:郑向荣(舒城县财政局退休职工、六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在反复翻阅资料、探寻人文印记的过程中,安徽省舒城县柏家岗这片土地所蕴含的厚重价值愈发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它地处春秋乡东北部,东、西、北边分别与南港镇、干汊河镇、城关镇紧密相连,马安公路从中穿过,距县城近,交通便利。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天然具备成为重要文化坐标的潜力。
从园艺场的拓荒印记到茶厂的机器轰鸣,从“五七干校”的劳动身影到校园的琅琅书声,每寸土地都浸润着生命故事,每道砖墙都沉淀着不可复刻的集体记忆。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配图
一日,晨曦微露,洒在宁静的柏家岗园艺场上,轻柔的薄雾如同轻纱一般,缓缓笼罩着那排红砖墙,将往昔的悠悠岁月晕染成了一幅朦胧而又诗意的画卷。笔者走进农技校,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锈迹斑斑的齿轮,它们安静地待在原地,仿佛仍在低声诉说着那段充满激情、热火朝天的奋斗岁月。茶厂青石板路上,子弟们的笑语仿佛还在风里回荡。
遥想20世纪70年代舒城中学在此办学,80年代制茶车间完成从初制到精制的蜕变,440亩茶园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舒展新绿,产量、产值、税收稳步增长——这是劳动者写就的时代注脚。
自1958年起,这片土地已历经近70年发展,见证时代变迁。五七干校、五七大学虽仅存约2年,是历史长卷中的淡淡一笔,却也是真实的一环,不应遗忘。1980年恢复茶场后,重归主业,稳步发展,以茶业为核心的主线成就丰硕。
据《 舒城县志》记载:柏家岗茶场建于1970年春,位于河口镇三松村、春秋乡园林之间。场地原是荒岗,俗称“十里长岗头”。1958年,县林业局在此建三八园艺场,计划开辟万亩果园。1965年夏,县农业技术学校由李家圩迁此,并征收三松村、园林村土地532.95亩,作为教学用地。1968年秋,改办县“五七”干校,县直党政群、农业部门的120多名干部,在此边劳动,边学习。是年冬和次年春,开辟新茶园400亩。
1970年春,撤销“五七”干校,移交舒城茶厂,定名柏家岗茶场,时有职工30多人,管理茶园和种植水稻。1973年试采茶叶,交春秋塘茶场加工。是年,该场建茶叶初制厂,1974年投产。
1976年2月,改办县“五七”大学,隶属县革命委员会,有教职员工80多人,招生300人,对象是在乡贫下中农出身的高中、初中毕业青年,由区、公社推荐。分设农机、水电、卫生、财税、茶叶、植保等6个专业班,还设茶林、茶叶初制、农业、机械修配试验场,学制两年,毕业分配是社来社去。1978年7月,学校停办,有关教具移交教育局,土地、房屋、茶叶生产设备等移交农业局,恢复原名柏家岗茶场,专门经营茶叶,水田交所在地社员承包耕种。
这里留存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青春热血,而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承古接今、贯通城乡,更像是一个醒目的标识,昭示出:只要能得到系统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此处必将成为一座熠熠生辉的文化坐标,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中持续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倘若这项保护工程能够顺利推进,其意义必将远远超出旧址本身。它不仅能为春秋乡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化篇章,更能让柏家岗的现代文化与文翁古代历史文化遥相呼应。与文翁纪念馆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春秋乡独特而又丰满的文旅新地标。
笔者建议,提前谋划旧址活化利用路径,挂牌“历史建筑”,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化项目即可启动。打造沉浸式主题展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这里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价值生动、立体地呈现出来,让参观者仿若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岁月;规划特色历史步道,巧妙地串联起旧址核心区域,游客在悠然漫步的过程中,便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开发文创产品和相关服务,比如开设茶馆、茶韵民宿,让历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融入现代生活。
关于命名的建议:结合历史沿革、地域特色与功能属性,从多维度提出命名建议,兼顾厚重感与辨识度。
1. 历史与地域融合型:①柏家岗五七岁月茶韵纪念馆;②春秋乡柏家岗茶场记忆馆;③柏家岗岗头茶史陈列馆。
2. 发展历程串联型:①柏家岗·从园艺到茶香的时代印记馆;② 五七征途与茶香岁月纪念馆。
3. 功能与传承凸显型: ①柏家岗茶场历史纪念馆;②柏家岗茶史文化馆;③五七教育与茶产业发展纪念馆。
图为作者在茶场探访时留影
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见证柏家岗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关史料简介:五七干校 五七干校是指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1979年2月起,全国各地的五七干校陆续停办。(摘录360百科)
【我为舒城发展进一言】对于在柏家岗建立文化馆或纪念馆,取一个什么样的好名字呢?比如舒城五七干校旧址文化展览馆、舒城茶文化展览馆、舒城柏家岗茶史馆、舒城柏家岗历史文化馆等等,欢迎网友写评论发表你的见解。
相关文章
@读走西藏1.地理坐标:江达,藏语意为“江普寺沟口”,解放西藏的第一站。地处西藏东北部、昌都地区东北部、金沙江上游。东邻四川德格,南接贡觉县,西靠昌...
2025-08-29 0
8月28日,瑞士国家旅游局大中华区主任常典娜带领团队在西安举办媒体见面会,推广宣传瑞士旅游目的地, 邀请 广大西安游客赴瑞士旅游观光。据常典娜女士介绍...
2025-08-29 0
近日,第七届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举办,淮安展馆以“苏超”联赛、热播剧《北上》原型主题区、花街风情、西游文化以及淮扬美食等多元本土元素,吸引了众多观...
2025-08-29 0
8月27日,在安徽省科协十一届四次常委会议上,“安徽省科协科普研学旅游地图”正式发布。该地图首次集成全省优质科普研学资源,以数字化、便捷化的方式为公众...
2025-08-29 0
在这片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热土上,贵州正以“民宿+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进行探索,描绘出高质量发展的图景。山水为形,文化为魂,民宿作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
2025-08-29 2
《羊城晚报》2025年8月29日版面 荔红时节忆旧游□詹俊华随着马伯庸《长安的荔枝》热播,让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又鲜活起来。看着荧幕上穿越千年的荔枝...
2025-08-29 2
近年来,沉浸式文旅项目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我们正逐步迈入一个“全域沉浸”的新纪元,万物皆可沉浸,体验无处不在。从沉浸式互动戏剧到沉浸光影艺术展,从主题...
2025-08-29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