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16日 09:43 2 admin

今天就要踏上归途了,最后一站:宁夏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是全国省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集宁夏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众文物、传世文物收藏、陈列于一体,较完整系统地反映了宁夏自原始社会到明清的历史概况,揭示了西夏独特的文化魅力,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宁夏留下的光辉足迹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蕴含了最本土且最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从顶上俯瞰,该建筑平面呈“回”字型,纵向看像古代烽火台,外墙建筑装饰所运用的力士志文支座等构件形象,以及墙面使用的迦陵频伽等装饰图案,都是宁夏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2010年荣获“鲁班奖”。

一楼展厅是“石刻史书——宁夏岩画展”,因为参观了贺兰山岩画,所以在这里没有过多停留。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

二楼三个展厅,依次是“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民俗陈列”。

宁夏通史陈列厅看到了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鎏金铜牛、西夏石雕力士志文支座、石刻胡旋舞墓门。

鎏金铜牛,1977年于宁夏银川西夏陵M101号出土。青铜铸造,中空,外表通体鎏金。牛屈肢而卧,双眸远眺,四肢有力,体态健壮,比例匀称,线条流畅,个体硕大,造型形象生动。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该铜牛制作时需要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鎏金等工艺集于一体,真实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金属工艺品的杰出代表。

另一方面,西夏墓中随葬制作如此精美的铜牛,说明了牛在西夏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研究西夏社会的农业经济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

与之同出的还有大石马,两者体现了党项人“乘马出则征战,牵牛入则耕作”的生活状态。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西夏石雕力士志文支座,1974年于宁夏银川西夏陵6号陵出土。圆雕,白砂石质,近似正方体。男性人像,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圆睁且外突,鼻梁短粗,獠牙外露,下颌置于胸前,裸体,腹有肚兜,肩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扶膝,下肢屈跪,背部平直。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三行,计15个字。第一行4字汉译为“小虫旷负”;第二行4字汉译为“志文支座”;第三行7字汉译为“瞻行通雕写流行”。背部阴刻汉文一行6字“砌垒匠高世昌”,为西夏石雕工匠的姓名,弥足珍贵。雕像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负重者的神态,反映出西夏时期石雕艺术的独特风格。

迄今在西夏陵区多座帝陵的碑亭遗址中,已出土这类支座14件,但刻有西夏文字的仅此一件。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石刻胡旋舞墓门,1985年在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唐墓出土,每扇门均呈长方形,上下有圆柱状榫,两门闭合处各有一孔,出土时有铁锁锁扣。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每扇石门正中均浅雕一“胡旋舞”男伎,虬髯卷发,深目高鼻,宽肩细腰,体魄健壮,为典型的胡人形象。上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身着紧腿裙,脚穿长筒皮靴,站立在一块编织精美的小圆毯上,双人对舞。

舞姿造型略有不同,左边舞伎侧身回首,左脚站立圆毯上,右腿后屈,左手正微微上举,右臂屈至头顶;右边男伎右脚立毯上,左腿前伸,双臂上屈,至头顶上方合拢。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两人均手举长巾,熟练挥旋。四周剔地浅浮雕卷云纹,似舞伎腾跃于云气之中,造成流动如飞的艺术效果。整个画面构思精妙,主题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生动自然,体态轻盈健美,舞姿迅疾奔放、充满欢乐生活气息。

据史料记载,“胡旋舞”主要来自中亚“昭武九姓”中的康国、史国和米国等,这几个西域方国都属隋唐时期的粟特人。唐代石刻胡旋舞墓门的发现,反映出中、西亚乐舞对宁夏地区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是中西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遗物,是西域文化艺术与中原地区石雕工艺有机结合的结晶,也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历史背景的实物见证,揭示出灵州在北方国际商贸中的突出地位。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西夏文字是在借鉴了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汉字的基础上。在西夏皇帝李元昊倡导下,由大臣野利仁荣主持创制完成的,共6000多字。

从形体上看,西夏文字和汉字很相象,但又有不同于汉字的间架结构。从文字构成上,它可分为单纯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其笔画大多在十画以上,撇捺等斜笔较多,有比较完整的构成体系和规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据介绍,在整个西夏时期,西夏文字从未间断过使用。即使其灭亡后,仍在一定范围内延续使用至明朝中期。它不仅是西夏文化的精华所在,为西夏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今人探寻西夏后裔踪迹的有力佐证。

我对展厅里展示的西夏文汉文对照“百家姓”很感兴趣,找到我和孩子的姓,笔画太多了。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

“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展览以革命文物专题的形式反映了宁夏是一块革命先烈用鲜血侵染的红色热土,无数革命志士曾在这片土地上浴血抗敌。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一展厅,印象深刻的是毛泽东在1935年九月中旬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10月上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地越过六盘山。写下了《清平乐 六盘山》,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红军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坚定决心,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另外,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其中相当部分的采访,比如《红色窑工徐海东》都是在同心县预旺镇完成的。

怎么说呢?这里的参观路线标注不是很明显,所以参观的顺序有些混乱,影响参观的体验。

一楼大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原来这里在举行“塞上非遗 匠心传承”非遗展演展示暨“赶大集”活动。汇集了来自西北地区的百余项精品非遗项目,涵盖贺兰砚制作技艺、刺绣、剪纸、泥塑、皮影等传统手工艺。现场非遗传承人通过动态展演、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要坐车,所以没有参与,也是很遗憾的。参观过程中,有一小男孩把我当作她的妈妈,挽住我的胳膊走了一段时间,直到他爸爸发现叫他,他才察觉,这也是一段美丽的际遇。

总而言之,7天的旅程活动很丰富,体验很美好,打破了自也为对宁夏的刻板印象,宁夏,真得是一座被低估的宝藏城市。不久的将来,有时间还会到“塞外江南”走走,看看。

欢乐宁夏行之七 ——宁夏博物馆走马观花(8.9)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