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梧桐峪: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5日 10:14 2 admin
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梧桐峪: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

凤仙山景观

谩言仙境无觅处 梧桐峪中桃花源

——记山东宁阳华丰镇梧桐峪

桃木成林,溪水长流。花草鲜美,落英纷纷。桃林深处,为溪水之源。忽见一山,山口洞然。人自此入,开朗豁然。只见地平宽阔,屋舍整齐,良田美池,稼穑丰美,桑竹茂盛。阡陌纵横,路路相通。鸡犬相闻,牛羊声声。田间农人,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朴素无华。老人孩童,怡然自乐。见客人来,村人纷纷相邀至家,设酒杀鸡作食,盛情款待。——不用说,身处这种环境,谁人都会心旷神怡——这不就是梦中的世外桃源吗?没错,这就是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景象。

陶渊明《桃花源记》为世人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令人心驰神往。清代曹伯恩说:“《桃花源记》称风俗之美、景物之幽,盖寓言,非必果有其地,而此峪林密山深,外人罕到,即是桃源正不必在武陵耳!”意思是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篇寓言,文中所写的那个风俗淳美、景物幽美的世外桃源,是作者梦想中的桃花源,并不一定真有其地。而在那“林密山深,外人罕到”之处,就有堪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媲美的地方——它就是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的梧桐峪。若世上真有陶公笔下的桃源,应该在山东宁阳梧桐峪,未必是在湖南常德武陵郡。

山东宁阳梧桐峪

梧桐峪,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所辖自然村。位于县城东31公里处,顺义庄西南,东为孔家庄,西为东、西范家庄,北邻上、下陡沟村,南面紧靠老虎窝山(即石门山)。

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梧桐峪: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

梧桐峪,曾隶属灵山乡,今属华丰镇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宁阳续志·古迹》记载:“唐张叔明故里,在县东南梧桐峪。详孔尚任《石门山记》。”据此可见,梧桐峪,约在唐朝前就已建村,另据《曹氏族谱》记载,曹姓祖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迁此定居。村落建在多梧桐树的山峪里,故得名梧桐峪。该村另有孙家峪、李家峪两个自然村,孙家峪在西,南邻老虎窝山。据《孙氏族谱》记载,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孙姓族人由西范家庄迁此定居。李家峪在北,据《李氏族谱》记载,李姓族人自清乾隆年间迁此定居①。

清人曹伯恩笔下梧桐峪

清人曹伯恩《梧桐峪记》记载:

尼山②之北有座石门山③,东北里许就是梧桐峪。早年这里有很多梧桐树,村庄因而得名梧桐峪。

梧桐峪东有峻岭,南接石门山之虎峰,北有灵山、爵山、三台山等多座山相互环绕,折而向西与泗山相连,地不加高更显群山万壑腾跃奔赴,起伏连绵。北望有泰山、徂徕山、新甫山,山色苍翠如屏,势立千仞,绵延至百里开外。其中最远的地方仅见一角,黛抹云皴,秀色如画。沿着山岭往南,登上石门山顶远眺,只见白云风飘,宝花璀璨,目之所及,足有十四座山峰之胜景驰目骋怀。

举目环视,可见汶水如带,泗水出尼山后绕过曲阜流向西南,历历可指,那些鲁殿秦碑若隐若现,如在虚无想象之中。东南可远望琅邪山,尽头可见大海苍茫。西面则有九仙山(今名九山)、凤凰山、彩山、郜山、云山、杏山等山,推门送青,手所指处,仿佛众山任我调遣。此情此景,回望梧桐峪,竟小如弹丸!

梧桐峪四山环抱,正处一片苍茫山色之中,只有一条路径可通。沿着山路前行,快到尽头之时,忽然能听到鸡鸣狗叫之声,才知道这里有人家,他们是曹、李数姓割茅伐木构房,聚处于此,也是一个村落。

这梧桐峪村环境、物产、风俗到底如何?再看曹伯恩先生是怎样给我们描绘的——

梧桐峪村外有一山峰,“石骨嶙峋,涧底泉声淙淙。引泉为曲池,多植荷蒲。夹岸种桃花,不知几千百株。尤多杂果。春夏之交,万花齐放,幽禽絮语;秋末红叶如火伞(注:比喻烈日),烂漫于岩峦、溪径间。”——山石嶙峋,泉水叮咚,引泉成池,荷蒲映日。夹岸更有桃花,不知几千百株。果树杂生,花开满树,百鸟絮语,秋叶如火,漫山红遍。

山中果子众多,其中有一种土名叫托盘的山果,红如玛瑙,味甜,跟石李相似。石李,也是一种山果。医生用其子治病,名叫郁李仁,大概就是元朝末年隐居四明山的名医戴良《九灵山房集》中所记载的中药枳椇。而托盘,不知古名叫什么。山中还产佛手柑(即佛手),质地坚硬而香气浓郁,远胜南方所产,被官家用作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山里人种植得法,收益颇多,但移植到别的地方,往往只开花不结果,收益连人工成本都不够,大概是地理环境不同的缘故。

梧桐峪山田瘠薄,多荒芜,可以放牧。近年来人烟渐渐稠密,几乎无田不垦。夏秋季节山洪暴发,最易冲刷田地,因此山里人比其他地方的人倍加勤苦,即便飘风急雨,也必须披蓑带锸去维护田地,不敢稍有怠慢。如果全年风调雨顺,可得薄收。房前屋后,山坡窄地,多种有地瓜、葫芦等蔬菜,有的也种烟草,以防饥荒年月。

秋收之后,人们就进山中围猎,猎获狐、貉之类的动物。貉像獾,但比獾小,皮可作裘,比不上狐皮但好于羊皮。俗称为豪子,大概是貉之讹音。山谷间乔木蓊郁,山鸟众多,多达数十甚至上百种,当地人多以箭射取利。也有进山采药的人。可知其谋生方法之拮据。

然而,因为梧桐峪村地处深山,远离城市,这里风俗朴厚,没有市井陋习。平时谁家有喜庆事,便招集亲友,吃酒喝茶,闲叙桑麻,而不知人间有争抢之事,更没有所谓恶意竞争之行为。

“陶渊明《桃花源记》称风俗之美、景物之幽,盖寓言,非必果有其地,而此峪林密山深,外人罕到,即是桃源正不必在武陵耳!”在曹伯恩笔下,无论山水自然环境,还是人文风俗环境,梧桐峪展现给世人的都是一幅幅极其美丽的纯朴原生态田园画卷,天地与山色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想想就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要好不止成百上千倍。不是吗?

梧桐峪:唐张叔明故里

孔尚任《石门山记》记载:“环中峰而北,入梧桐峪,问村人,知是唐张氏隐居故址。”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称云亭山人,清山东曲阜人,以写《桃花扇》传奇与作《长生殿》之洪昇齐名。

张叔明,与李白都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③,因李白而结交杜甫,因此杜甫曾两次来访,都有诗存,其中有一句“石门斜日到林丘”,此处“石门”即指石门山;还有一句“山村前路险”写的就是梧桐峪。孔尚任知识渊博,应该言出有据,然而知道的人却极少。

曹伯恩以为“六逸”中杜甫赠诗之人,除了李白之外,只有张叔明与孔巢父。然李白受唐明皇特殊对待,不久便被贬谪夜郎④;孔巢父以才力而知名,当时竟被李怀光所害,都有愧于杜甫之诗。即便是杜甫叫屈献赋,无奈一生颠沛流离,亦未免自愧其诗。而唯独张叔明自然超脱,不以世俗萦怀,徜徉于泉石之间以终其身,不为人世俗网束缚羁绊,由此可见当年三人自处的状况。这会怎么样呢?毫无疑问,这种文化氛围,历经千百年氤氲化生,足以教化梧桐峪中人曹氏祖先,影响深远。

梧桐峪中人曹氏家族聘请曹伯恩教授其子弟,在山中居住多年,对于这里的景物、风俗,知之颇多而且熟悉,因而写作《梧桐峪记》,略为之记。

行文至此,不觉欣然向往起梧桐峪来,赋诗一首,倘能神遇诸君子同游,吟句互答,于茫茫群山之中,或空谷流响,迎石发声,或与百鸟和鸣,萦耳如风:

题梧桐峪

尼山之北石门山,一重山色一重天。

谩言仙境无觅处,梧桐峪中桃花源。

————

|注:①参见《宁阳县地名志》。②尼山:在今山东曲阜东南。③石门山:宁阳县与曲阜市的界山。今曲阜市称石门山,宁阳县作“老虎窝山”。④“竹溪六逸”:唐开元末,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陈沔隐居泰安府(治今山东泰安)徂徕山下之竹溪,每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⑤夜郎:郡名,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

|文献参考:光绪十三年(1887年)《宁阳续志》;《明清宁阳县志汇释》,丁昭编注,2003年版;《宁阳县地名志》,宁阳县民政局编,2022年10月第一版;《宁阳历史文化大观》,宁阳县党史史志办公室编,2013年8月版。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