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乌江寨为何能“火”?

十大品牌 2025年01月19日 20:57 11 admin

在播州区新民、尚嵇两镇交界的乌江河畔,有一处占地面积为5.08平方公里的国际旅游度假区,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景区)依托乌江河特有资源优势,规划了‌初心涧生态度假区、‌温泉休闲度假区、‌山谷露营探险区、‌高山农业体验区、‌田园风光休闲区、‌原住村民生活区等六大板块,以“共生思想”为理念,将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有机交融,如今已成为播州区高颜值、高标准、高品位的旅游综合体。

这里,古香古色的黔北民居与乌镇建筑风格得到完美融合,让游客在绿水青山中找到了精神滋养和身心休憩地;这里,12个街区业态,汇聚了众多黔北特色与非遗文化资源,让游客目不暇接;这里,每逢周末节假日,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夜幕下的乌江寨灯火璀璨,喷泉翻涌,歌舞翩跹,好戏连连。

乌江寨为何能“火”?

自2022年以来,景区被央视新闻联播多次推荐,成为东方卫视《极限挑战》、浙江卫视《追星星的人》等多档热门综艺节目指定拍摄录制地,吸引了众多明星艺人度假打卡,成为西南度假新地标。

据了解,景区自2022年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68.39万人次,实现营收5.91亿元。今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9.65万人次,实现营收2028.69万元;在全市重点监测的49家景区中接待人次排全市前4位,在全市31家收费景区中营收排前2位、人均花费排第1位。

“乌江寨”为何能火爆出圈?其成功的背后有何秘密?

盘活:精准发力突破瓶颈

“景区成功营运,首先得益于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强力推进。”采访中,遵义乌江寨旅游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道强感慨道。

谁能想到,如今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的乌江寨,曾一度因资金链断裂而建设停滞,被列为全省闲置低效旅游项目。

为推动景区盘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省市有关领导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多次到项目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调度会,解决制约项目盘活的核心问题,省市各级职能部门主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为理顺体制机制,播州区委、区政府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剥离、企业化运营”模式,多次与浙江顶度集团有限公司座谈协商,由贵州景耀旅游投资开发公司(顶度集团下属公司)购买贵州贵耀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40%股权,建立“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混改运营机制,按照现代国有企业管理有关规定,制定“三重一大”等制度,规范行使景区管理权。成立遵义乌江寨旅游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为景区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不流失。

同时,引进专业管理团队负责景区日常运营,实现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推动景区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为解决项目融资,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建立“项目+政银企合作”机制,通过资源资产抵押、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费权质押等方式积极开展项目融资工作。

乌江寨为何能“火”?

运行近3年来,通过采取“政府出资、企业出智、团队经营、多方共赢”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成为有效盘活景区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为当下国有景区盘活运营淌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为夯实景区开园前置条件,区级设立“手续办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项目融资、项目验收、运营保障”6个工作专班,采取“定岗、定员、定责”措施,逐项分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着力及时解决部分项目证件未办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景区业态少等100余个问题。

在此基础上,加快景区内部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通讯设施建设和完善,建立景区刷身份证、二维码等信息出入通道,自主研发上线乌江寨官方网站、乌江寨预定小程序等信息服务平台,开设“乌江寨”微信小程序和“乌江寨LOOK”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购票渠道。

截至目前,建成景区配套公厕12个、游客服务中心停车位5000个,累计开通游览车18辆、中巴车15辆,实现5G信号全覆盖,景区免费WiFi覆盖。

在业态布局“功能融合”上,以“共生思想”理念深入开展“旅游+”“+旅游”,一方面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编排梯田水舞秀、水上独竹漂、无人机表演、傩戏表演、黔北花灯等文娱节目40余个。

设置摇橹船30艘,吸引习酒、珍酒等品牌入驻“酱酒一条街”,提升游客体验。另一方面,按照“一店一特”原则,不断丰富景区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业态,积极筹备景区主题文化活动,加大产品供给,推动游客从观光游到度假游、过夜游转变。目前,景区开放建筑面积17.83万平方米、占核心景区规划建筑面积的74%,开放经营各类业态166个。

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贵州贵耀旅游投资开发公司(以下简称“贵耀公司”)董事长陈羿告诉记者,乌江寨经营模式的创新,为景区运营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贵耀公司推出的创新复合型收入经营模式。按照统一业态布局、统一经营管理、统一销售核算“三统一”经营理念,通过采取资产按60%自主经营、20%引进品牌持股经营、20%对外招商的“622”运营模式,推动景区收入从单一门票收入转变为“三组成”复合型收入(即:门票收入占1/3,酒店民宿、餐饮收入占1/3,会务、体验、文化附加收入占1/3),打破景区同质化竞争弊端,开启优质化管理模式。

乌江寨为何能“火”?

推出的正向激励经营模式,将景区收入与顶度集团管理团队收入挂钩,建立双向考核机制,按营收业绩和GOP利润双考核提成机制激励经营团队不断提升景区运营水平。

景区从2022年春节试运营至今年10月13日,门票收入15708.87万元、占比26.58%,酒店(客房餐饮)收入32844.57万元、占比55.57%,游船、游览车及导游收入6021.57万元、占比10.19%,特色商铺收入4524.34万元、占比7.66%。

“乌江寨”品牌带“ 活 ”周边

“走,到乌江寨逛逛,那里的空气好,有古寨,有乌蓬船,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白天晚上都有歌舞表演,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每逢节假日,许多朋友都这样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顶度集团在经营过程中,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在抖音等直播平台加强网络推广力度,加强与旅游社团、旅游协会等中介组织合作,强化旅游产品、旅游路线推介,不断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

截至目前,景区已与省内外945家旅行社、2305家门店签订合作协议,与茅台集团、习酒集团、珍酒集团、平安保险、人寿保险等16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工会团建活动协议,以“节会聚人气、优惠增流量、市场增效益”等方式,成功举办“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遵义乌江寨超级长跑黄金大奖赛”等活动,超级长跑参赛人数、网上浏览量实现新突破,为近年遵义市官方媒体单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之最。先后获评为“全国非遗旅游小镇”“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国研学旅游基地”“贵州首批10大酒旅融合景区之一”“省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等称号。

地处乌江寨东大门的尚嵇镇乌江村党支部书记叶浩告诉记者,乌江寨景区从建设初期就秉承一个与周边乡村共生、共享的发展理念,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为有效将景区先进理念融入乌江村乡村建设发展,村委聘任了乌江寨景区负责人陆国萍为村名誉村委会主任,帮助“两委”传授经验及相关管理做法。

乌江寨为何能“火”?

景区开园以来,辖区新增餐饮6户、新增乡村民宿40余户,年户均增收8万元。目前,辖区村民进入景区务工100余人,辖区直接参与旅游行业人数50余名,间接参与人员达300余名。

在景区,记者见到了今年24岁的乌江村民朱滔,他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四口都在景区工作,每月人均收入三千多元。

在地处景区东大门新民镇惠民村,目前就有100多名村民在景区稳定就业。景区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有力地拉动了惠民村就业、住宿、餐饮产业的发展。

在景区,记者还见到了在惠民村柿花沟组经营乡村民宿的刘德勇、刘德均、刘德明三兄弟,他们说,他们经营的刘家院子共有40多个床位,今年暑期两个月营业收入达38万元。

村委会副主任李作前说,目前,惠民村从事乡村民宿产业的80多户,床位达500多张,从事餐饮行业的村民有20多家,一年保底纯收入10多万元。

“禀赋‘社会责任感’是景区打造之‘初心’。目前,景区积极解决当地就业,吸引年轻人在家门口创业。目前景区在职员工950人,贵州籍占员工总数的91.2%。已带动周边乡镇新增餐饮、民宿、服装租赁、零售等市场主体400余家。

贵耀公司为带动周边乡村产业发展,还在办公区设置村民议事厅,定期与周边村委会建立联动,定期与村民交流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除此之外,景区还定季收购当地村民生产的高山果蔬、家禽、鱼鲜等农产品,带动村民增收。”陈羿说。

据了解,按照全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和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战略部署,乌江寨景区现已纳入全市“场景+住宿+多业态”旅游生态圈打造,带动周边外围商业街、新民镇、尚嵇镇、芶江镇等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全媒记者:樊明富 供图:播州融媒 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

编辑:何祖嘉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