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绿道环城 幸福绕心——石家庄环城绿道打造市民生活新空间

排行榜 2025年11月06日 23:19 4 admin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绿道环城 幸福绕心——石家庄环城绿道打造市民生活新空间

市民在石家庄环城绿道骑行,尽情享受骑行健身的快乐。 记者 张 震 摄

戴上头盔,穿好骑行服……正是深秋好时节,石家庄骑行爱好者吕鹏招呼上骑友,一起来到红旗大街与西三环交会处的环城绿道西线上骑行赏景。

“以前想找个安全又风景好的地方骑车不容易,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是绿道,一路骑行,道路平坦,视野开阔,骑行体验特别好。”吕鹏的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洋溢着运动后的畅快与满足。

这条宛如绿色绸带的环城绿道,不仅串联起散落的公园绿地、秀美水景,更串联起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热情和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成为石家庄一道流动不息的风景线。

慢行生活

激活城市健康脉搏

全长101公里的环城绿道,为市民的休闲生活打开了新的维度,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习惯,让“慢下来”的生活成为一种触手可及的美好。

家住太行嘉苑小区的退休教师王文敏如今是环城绿道上的“常客”。“走出小区几分钟就能上绿道,太方便了。每天沿着步道快走几公里,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两边的树木,心情特别舒畅。”王文敏说,坚持在绿道上锻炼后,感觉身体更轻快了,邻里朋友相约散步聊天,也增进了感情。

像王文敏一样,越来越多的市民将环城绿道纳入日常生活的“标配”。慢跑的青年、散步的老人、嬉戏的孩童……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市民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沿线科学设置的休息椅、观景平台等,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休闲选择,让环城绿道成为全龄友好的“天然健身房”。

没有车辆的干扰,只有移步换景的生态画卷。环城绿道有效实现了人车分流,保障了慢行安全,提升了出行品质。它让市民得以暂时逃离城市的喧嚣,放松身心。这种以人为尺度的城市空间设计,正潜移默化地倡导着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滋养着城市的宜居品质。

匠心织绿

构筑百公里生态廊道

沿环城绿道悠然骑行,北线可以欣赏晓月湖湿地、冀之光塔、揽秀塔等大开大合的山水景观,遥望优美的城市天际线,领略太平河片区的魅力;西线可以看到广袤的农田、优美的西山落日晚霞;南线以城市公园景观为主;东线更多的是感受城市建设风貌。

诗情画意的生态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骑行爱好者踏访于此。

“我很喜欢在环城绿道边骑行边欣赏沿途风景,每次骑行都有新发现。”骑行爱好者赵先生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组织车友沿北线骑行,“那段路视野最好,特别是傍晚,城市天际线格外迷人,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来这里取景。”环城绿道正在重新定义石家庄的城市景观,提升着城市的颜值和气质。

沉浸在大自然的风光中,市民杨雪也享受着运动带来的畅快感:“在绿道上骑行,沿途景色美,空气好,并且绿道也不全都是平地,有上坡和下坡,休闲骑行和快速骑行相结合,骑得很过瘾,可以沉浸式感受石家庄的美丽。”

环城绿道宽6米左右,分为骑行道和步行道。为给骑行爱好者提供丰富的骑行体验,绿道东线、南线限速10公里/小时,以休闲骑行为主,北线、西线环城水系段限速15公里/小时,以观光骑行为主,西线绕城高速段以快速骑行为主。绿道沿线建设了若干活动节点,打造不同的健身场景,还设置了停车场、公厕、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市民需求。

精细管理

守护市民绿色生活

去骑行、去慢跑、去步行,闲适的空间可以让心“慢”下来,环城绿道,正是这样的空间。一条绿道,不仅串起一路的好风景,也串起了市民的幸福生活。

有关专家表示,环城绿道带来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推动城市生态功能全面升级。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环状绿道不是一个简单的绿色通道,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廊道,将提高大型绿地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构建起城市生态网络。从城市功能上看,它将成为城市的生态系统本底和都市区最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之一,为整个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发挥功能和作用。

同时,环城绿道提高了城市发展的活力与品质。环城绿道建设是石家庄“二环内做减法、二环外做乘法”的具体实践,不仅有助于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作为骑行、健康跑等活动的热门场地,它吸引着人们走向户外、走向城郊,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为城市注入了发展新动能。

为了让环城绿道持续焕发活力,石家庄高度重视后续管理运营工作。印发《石家庄市环城绿道管理运营工作方案》,从管理运营、周边区域整治、可视范围管理三个层面保障沿线景观效果,并开展沿线环境整治行动,印发《石家庄市环城绿道管理办法》《环城绿道使用手册》及通行管理等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市民文明通行。

华灯初上,环城绿道上依然可见运动的身影、散步的家庭、嬉戏的儿童。这条蜿蜒的绿色丝带,不仅串联起自然山水、城市公园,更串联起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记者 王 宠)

本文来自【石家庄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