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孝文化赋能文旅融合,孝感“十四五”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排行榜 2025年10月26日 09:25 2 admin

《中国网·中国湖北》(http://hb.china.com.cn)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专门设立、全方位服务新时代湖北外宣的专业平台,主要负责采集、聚合、制作、展示湖北外宣全媒体信息,目前已开通“中国网湖北”系列第三方平台账号,中国网湖北事业部投稿邮箱:zgw42@qq.com,传真:027-88221118。

10月22日,孝感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文化发展与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专场。孝感市文旅局局长刘代菊介绍,“十四五”期间,孝感文物与非遗保护实现历史性突破:云梦睡虎地秦墓入选“国家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郑家湖墓葬出土的“中华第一长文觚”震惊学界;新增4处中国传统村落、1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建成城隍潭老码头遗址公园等标志性项目。文化创新成果丰硕,楚剧《淬火》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音乐剧《孝・感天地》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年均超2000场“送戏下乡”让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

孝文化赋能文旅融合,孝感“十四五”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以旅游“破圈”塑形:从景点打造到全域融合

发布会现场,一组数据勾勒出孝感旅游的“蝶变之路”:A级景区从2019年的22家增至45家,其中4A级景区14家;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898.5万人次,旅游收入154.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92%、27.77%。“我们坚持‘旅游 +百业’,让‘流量’变‘留量’。”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大鹏介绍到,孝感正加速构建“孝爱之城甜蜜之地”品牌矩阵:安陆白兆山李白文化、大悟红色旅游、汉川天屿湖生态康养等特色IP持续出圈;华强方特孝感文旅项目、槐荫“船说”夜游项目等新业态即将落地,形成“日游景区、夜赏演艺、全域消费”新格局。体育赛事成为重要引流引擎,孝感马拉松、安陆“乡超”等赛事年均吸引数十万游客,“赛事 +旅游 +消费”模式获全省推广。

以民生“底色”筑基:从设施覆盖到品质升级

“15分钟文体生活圈”成为孝感市民的幸福标配。刘代菊透露,全市建成45座城市书房、14个澴川书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2平方米,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孝昌文化中心、市奥体中心等标志性工程相继投用,应急广播体系实现5县市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在答记者问环节,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敏详解文化惠民“组合拳”:楚剧艺术节、孝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年均举办超百场,公益电影年均放映3万余场;非遗“五进”活动、“非遗购物节”等让传统文化活态传承,2025年全市非遗活动获央视报道10余次。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喻修银则聚焦“体育强市”建设,全市建成9座大型体育场馆、7个国家级、省级体育公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近3万名,成功承办国际篮联三人篮球U21国家联赛等顶级赛事,湖北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以规划“蓝图”致远:从项目攻坚到品牌跃升

面对“十五五”新征程,孝感明确“三大发力点”:深化文化惠民,打造“一县一品”特色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推动白兆山、天屿湖创建5A级景区,建设“孝云文旅走廊”精品线路;繁荣体育事业,构建“四级赛事体系”,培育“校园游泳”等体教融合品牌。“我们正加快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旅产业强市’跨越。”刘代菊表示,孝感将抢抓武汉都市圈建设机遇,加强与湖北文旅集团、奇瑞集团等合作,推动“孝文化 +生态旅游 +康养业”深度融合,让“有底蕴、有活力”的城市形象走进更多人心中。发布会尾声,主持人以“文化铸魂,旅游兴业”作结。这场承载着历史厚重与发展活力的发布,不仅是对“十四五”的总结,更吹响了孝感文旅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当千年孝韵遇见现代活力,这座“以孝命名”的城市,正书写着“诗与远方”的全新篇章。(通讯员:蔡青阳、李林)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