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排行榜 2025年10月23日 13:10 2 admin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上个月,一只叫卓喵的小黑猫,

成功当选“荣誉文旅局局长”。

一声猫局,

将这个把猫供奉在灶台之上的小城,带出了圈。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 猫局本局

这里是川西,乡城。

以猫为神,也将猫视作亲密的家人。

乡城人爱猫,有千年传统。

而跳出时间在白房子里打盹的猫猫们,亦守护了这片土地上千年。

从成都花局,到乡城猫局。

四川似乎总有一种“猫式”魅力。

越往西,越靠近高山、草甸、白云、天空。

人啊,就像猫,着了猫薄荷的道。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今天这一期,来聊乡城。

不全然因为这里是一座猫咪痛城。

它还是丁真心中的香巴拉世界。

今年夏天,在青稞成熟的时候,丁真回到甘孜。

从理塘出发,走甘孜十八县。

拍下了走红5年后的这部新纪录片——《寻真之地》。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走出理塘的少年,带着大冰、谭维维、谢霆锋再回甘孜州。

理塘发生了巨变。

显少人为之停留的乡城,

还是洛克笔下,那香巴拉模样。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 桑披岭寺,位于乡城县的巴姆山麓,乡城人心中的圣地


白白的房子

被浇灌的香巴拉秘境


去娱乐圈闯了一圈,亦被嘲了一圈的丁真,这次回甘孜是带着野心的。

他说,人生的奇妙发生在他身上,像是一阵风,将他吹到了很多未曾想过的地方,也将他带回。

而他,这次,想带着整个世界回。

理塘的变化,早已发生在少年的书桌,居民的新屋,和藏族青年策马奔腾的骄傲心气里。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但甘孜州,不只有理塘。

我是一口气看完这部新纪录片的,像是重新走了一遍川西。

在雪山草甸之外,那更动人的生活图景,赛马、搭帐篷、吃牦牛肉、跳锅庄.....

一如片名,寻真之地。

寻的是丁真的故乡,更寻那,川西最纯真的地方。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他们走过了康定、丹巴、雅江、稻城……

在甘孜州的小城里,我觉得最纯真的川西,也是相对最陌生的川西,在乡城。

离开理塘那晚,丁真带着大冰骑行200公里,才抵达乡城。

这里位于甘孜州西南部,海拔相对较低。

白色的藏族房屋,像是天上的白云落在人间,找到了栖息地。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它们守着青稞田,与群山对望。

“我们很多理塘人,开车经过乡城时,会打瞌睡。”

丁真这样介绍乡城。

一个令过路人醉氧的,川西小城。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但乡城人会说,不是这样的。

所谓乡城,意思是“手中的佛珠”。

他们觉得在这美丽的香巴拉世界里,本来就适合休息。

放下繁忙的脚步,停下转动的车轮,人到乡城,先入梦乡。

白色的房子,红色的窗子,不管从什么角度仰望或俯瞰,乡城都美得宁静,且安然。

大冰扣了一块墙角的碎屑,放在嘴里,“甜的吗”,一边问,一边嚼,下一秒噗~“不甜,咸的”。

咸咸的白色房子,是乡城人,一年又一年浇灌而来。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这是一项传统,名为“白色灌礼”。

人们站在房顶,每个人手中拎着酥油壶,先用力摇一摇,嘴里念着藏族祝福语,再一同浇灌而下。

像是从天上刚借的白云,摇匀了,再将一切美好倾泻。

流淌而来的白房子,是栖身之所,更是人间烟火的精神容器。

这种乡城特有的白,来自当地盛产的“阿戈土”,拌水搅成白色土浆。

藏语中,白白的,念作“gaga的”,代表纯净高贵。

乡城人每年都会虔诚地举行灌礼,

相当于点了一千盏酥油灯,诵了一千道平安经,来祈祷家族福祉便像这流淌的白浆一样,延绵不绝。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 哪家要浇灌,大家会一起帮忙

整个乡城都是gaga的。

gaga的墙边有绿藤红花,睡醒了伸懒腰的猫,躺在其中。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年轻的洛绒泽仁重新穿回了藏袍,守着一栋浇灌了300百年的老房子。

现在,这里是一座藏纳文化博物馆,里头许多藏族文化器物,和一只小黑猫。

很喜欢这样漫不经心,在主人的引领下,走进藏式民居的感觉,一杯酥油茶,一份酥油鸡,开始聊点直面内心的话题。

大冰问丁真,什么是冒险,是闯娱乐圈吗?

丁真认真答。

他眼中的冒险,是从前挖虫草、挖松茸的时候,因为稍不留神,死神就来了。

这是过去百年千年,高原之上,雪山之下的人们,世世代代的生命冒险。

或许正因为,太懂得人为生存而冒险的不易,

所以,也才更懂得如何铺就和守护这一份安宁。

在川西,在乡城。

安宁的可贵,藏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青稞熟了,猫在打滚

平凡日子是最美的人文诗


乡城的女人,穿上疯装。

代表着,一年盛大的节日来了。

艳丽的色彩,目不暇接的配饰,随着女人们的起舞,而摇摆。

疯装是民族传统服饰的一种,亦是乡城难得热烈张扬的一面。

只是不特意赶节日,大多数时候,我们见到的乡城,过着如小猫一样,闲时打盹,农忙时耕作的日子。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6到9月,是乡城青稞成熟的时节。

金黄的青稞穗压弯秸秆,风一吹,便掀起层层浪。

比起其他藏区,因为海拔低的原因,这里的人们收青稞相对早一些。

身穿藏青色氆氇围裙,人们弯腰在田垄间忙碌,镰刀轻轻一割,“唰” 地一声,青稞顺势倒在臂弯里。

男人们背着竹编背篼穿梭其间,把成捆的青稞码得整整齐齐。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此时,屋檐上的猫,睡得正酣。

结束了一天劳作的乡城人,会聚在白房子里,

围在灶炉旁长长的桌椅上,一碗酥油茶,一杯青稞酒,吃着糌粑,是对自己忙碌了一天最好的嘉奖。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灶台上的猫,经过灶台上的“猫图腾”。

乡城和猫的故事,顺势从这里讲起。

很久以前,乡城是没有猫的。

但那时鼠患严重,人们便远赴佛国寻求治理之法。

请来了护佑乐土的圣灵——香巴拉猫。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传说中,灵猫先对香巴拉人提出了要求,

猫可以上灶台取暖;猫可以在主人腿上休息玩耍;猫享受家人待遇。

人们一一应允。

灵猫相当给力,消灭鼠患。

赶走了咬坏经书的老鼠,获得这份千年的工作。

人们用家人般的爱对待猫,用泥塑的方式,将它们供养在灶台上。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从此以后,猫在乡城被视作神明。

倒也没有那么神圣而不可接触。

它们的相在灶台,魂却在坚固的白房子里,呼呼大睡。

它们成为了乡城真正的睡觉大师,亦是乡城平凡日子里最暖的风景。

乡城住了个画家。

猫在他笔下,是千姿百态的生灵。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想来,说乡城是猫猫痛城,倒不太合适了。

这里,应该是猫猫灵城。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人们和猫相伴千百年来,有种生存智慧,是知足和感恩。

人感恩猫的付出,感恩土地的馈赠,糌粑配酥油茶,便是美好的一日。

借用丁真在去乡城路上说的——

以前父母叫他去挖虫草,我不喜欢太努力去挖。

比如早上出门,我就在想,今天挖到10根就好了,挖到那个数了 ,就休息。

然后他们就骂我。

但是,我觉得,反正我吃的也够,喝的也够,就觉得没有必要努力了。

活下去就行了。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人生,或许真的,不需要背负太多。

至少在乡城,平凡简单的日子,

便成就了,无数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

最后,借用纪录片中的场景,来表达乡城。

一个清晨,丁真和大冰坐在白房子顶楼。

背后是收割了青稞田向远处的高山草甸延申。

丁真问:你怎么理解家呢?

大冰答:有妈妈在的地方,叫家。

丁真补充:有睡觉的地方,也叫家。

90%人没听过的香巴拉秘境,是最爱猫的咪咪痛城

在乡城安然入睡的一晚,已到“家”。

这就是乡城,亦是川西,

真正的“猫式”魅力。

· END ·

【版权说明】

本文图片来自纪录片《寻真之地》、图虫创意。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