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排行榜 2025年10月23日 09:11 2 admin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人事有因革,宝源无古今。”

宋人写盐泉的诗来说燊海井,简直太贴切了。燊海井一天的收入就是533两白银。

这是一口全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的盐井——不,第一口超千米深的井,不但出卤水,而且出天然气。用出的天然气再煮卤水,盐就出来了。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这就是自贡的燊海井。

清道光年间(1835年),历经十三年终于成功凿成深达1001.4米的燊海井,这口井凿成八年后(1846年),俄国人谢苗诺夫才钻出了三口约60米深的浅油井。而燊海井后来又挖深了几百米,现井深1346米。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资料:燊海井老盐场

燊(shēn),木头上三把火,表示烧得很热烈,就是即兴盛、旺盛的意思。海就是多,像海水一样多的卤水,“燊海井”大概就是像海水一样多的卤水,一样多的财富。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燊海井也是全国仅存的手工制盐作坊,门票25,进门就看到“潜穿地穴”,就是这口井挖的太深了,挖到了地穴。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现在的燊海井里面不大,有碓房、大车房、灶房和柜房等。 [

从侧门进首先看到的是牛滚凼,一方水池子,就是供牛劳作后在盐水中洗澡以缓解疲劳、清洁降温。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牛在盐场的作用是太多了,没有电力的时代,全靠牛拉,曾有俗语“牛兴井旺、牛亡场衰”的说法。

在晚清至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期间四川的井盐也是支援抗战的一部分,自贡盐场役牛繁盛时多达十万头,一般年景维持着役牛三万头的规模。

这些牛活着在盐井开凿、修治、汲卤,死后就成了人们的盘中餐,盐帮菜中多牛肉就是这个原因。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唉,这些牛也就是在这牛滚凼里,得以片刻逍遥自在。

原来井场大门的右面是车房,房内陈设着一架完好的大型绞车(俗称地车、或大车)及附属设施,左面是竖立着井架及碓房,碓房内陈列着碓架和使用过的钻治井和生产工具。

车房原来就是靠牛拉的,现在当然是用电力了。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自贡得名于著名盐井自流井和贡井,各取“自”和“贡”一字得名。自贡盐业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最高峰时拥有约13000余口盐井,主要集中在自流井和贡井两大盐场。

这个“盐都”是名副其实的。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燊海井这一带凿井设灶,一时市景繁华。在周围1.2平方千米的地方,先后钻井198口,平均每60平方米就有一口井,呈现“天车”林立、锅灶密布、云蒸雾蔚的井盐生产繁忙景象。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这个A字形木制井架也叫做天车“”,由杉木与竹篾绳捆扎而成,最高达113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木制建筑,

现在很多都更换成麻绳了。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井房有木质井架下的卤水提取表演,通过竹筒从千米深井提取卤水,展现古代井盐生产流程。

200元表演一次,团队游客已分摊就便宜了。我们就沾光在围栏外面看看。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工作人员将井口上方的汲卤桶放入碗口粗的燊海井中,几分钟后杆子提取到地面,用钩子一提,卤水喷涌而出。

千米地下的卤水就是这么被提取的,不过现在不是用牛力,而是电力。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看了旁边展示的天然气管子,我们就上到二楼灶房,这里是煎熬卤水的地方。

燊海井既产卤,又产气。现在工人用井里产的低压天然气熬盐,好几口圆锅煎盐,还有工人在劳作。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煎熬卤水需要燃料,要是没有天然气,估计自贡周围的山林早就荒芜了。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旁边还有柜房和盐仓,展示了当时盐场的交易情况。“卤泉上涌,水火既济”,不知道这个供奉是财神爷还是盐王爷。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出了灶房往前,路边有个盐学堂,估计是展示传统制盐工艺的地方,不过没有开门。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随着汲卤筒一路往上走,上面还有淋晒卤水的大盆,我估计这里是提纯卤水用的。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这一路算是参观完了,景区出口就是卖手工盐和纪念品的地方,价格从高到低都有,我尝了几粒盐巴,味道果然和我们平时吃的盐不一样。

燊海井盐是手工盐,提纯不高,但是也就有了更多的微量元素,说是很适合烹饪。这里生意不错,自己用或者送人都不错。

一天收入500多两银子,世界第一口1000米的深井,现还在产手工盐

燊海井真是不大的一块地方,但是内含乾坤,一圈转下来,对古代井盐制作基本有个了解。

出门就看见到处的冷吃兔餐馆,自贡的盐,也成就了自贡的美食。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