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从全国旅游百强区榜单发布的背后,看三亚的区域协同发展样本

排行榜 2025年10月19日 09:11 2 admin

海棠区

从全国旅游百强区榜单发布的背后,看三亚的区域协同发展样本

三亚·亚特兰蒂斯水世界内,水上娱乐设施吸引大量游客体验。记者 刘琪成 摄

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2078.43万人次,同比增长4%,接待过夜游客601.09万人次,同比增长5%。海棠区国家海岸休闲园区休闲旅游产业集群(500亿级)入选全省重点创建名单;亚特兰蒂斯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蜈支洲岛旅游区入选第一批海南省旅游服务质量示范单位。

吉阳区

从全国旅游百强区榜单发布的背后,看三亚的区域协同发展样本

俯瞰美丽的大东海海湾。记者 李学仕 摄

2024年全年接待过夜游客926万人次。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落地飞来湾、红花新天地、大茅集市等3个文农旅产业融合项目,孵化“鹿城乡味”新IP。

天涯区

从全国旅游百强区榜单发布的背后,看三亚的区域协同发展样本

游客在天涯海角游览区游玩。记者 陈聪聪 摄

2024年,全区经营性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938.42万人次,旅游饭店平均入住率61.05%;天涯海角景区成功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近日,《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5》发布,三亚市天涯区、海棠区、吉阳区齐齐上榜“2025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并跻身前50名,成为海南省在此榜单上仅有的三个入选区。

一区登榜是实力,三区并进见格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并非仅依赖“阳光沙滩、椰风海韵”等资源,更是三亚近年来深耕旅游产业,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升级,从粗放式观光向精细化、高质量度假转型的集中体现。

从全国旅游百强区榜单发布的背后,看三亚的区域协同发展样本

吉阳区中廖村的黎族竹竿舞表演吸引游客亲身体验。记者 李学仕 摄

1 差异破同质,三区展特色

倘若仅依靠热带滨海的自然资源,三亚的各个行政区难免陷入“长得都一样”的竞争内耗。然而,仔细观察这份榜单,会发现三亚的三个区走出了一条“各美其美、功能互补”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形成“山海联动”的旅游协同格局。

海棠区,定位为“国家海岸”,主打高端度假与品质消费。拥有海棠湾一线滨海高端酒店21家、客房量1万余间,涉旅业态总就业人数约1.5万人。但这里不再是简单的酒店集群,而是以亚特兰蒂斯等高奢酒店为引领,融合新晋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亚国际免税城的购物优势,以及顶尖医疗资源,构建起“高端酒店+免税购物+医疗康养”的一站式高端消费生态圈。海棠区成功地将游客的旅居需求升级为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全方位体验,使其成为三亚旅游消费升级的核心引擎。

吉阳区,作为三亚的中心城区,扮演着“都市活力会客厅”的角色。坐拥“天下第一湾”亚龙湾这样的传统度假王牌,将城市资源与旅游功能无缝衔接。大东海的亲民氛围、临春河的城市景观、鹿回头的焕新业态、不断涌现的网红打卡地和特色夜市,以及中廖村、博后村等美丽乡村的崛起,让吉阳区实现了从“旅游区”到“宜居宜游城市生活区”的转变,满足了游客对都市便利与休闲度假的双重期待。

天涯区,作为三亚地标文化根脉所在,依托三亚湾海岸线,深耕的是“诗意与烟火气”的融合。这里不仅有象征着地理与文化终点的“天涯海角”,更有承载红色文化的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以及展现渔民原生态生活方式的西岛和凭借文艺气质走红网络的天涯小镇。天涯区巧妙地将厚重的历史人文与时尚的潮流体验相结合,让游客在古典浪漫与现代活力中穿梭,充分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情感诉求。

这种“错位发展”,离不开三亚的精准规划。清晰的区域分工,让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既避免了内部恶性竞争,又让旅游供给更丰富立体,无论游客寻求奢华体验、城市探索还是文化沉浸,都能找到对应的目的地。

就连未登榜的崖州区,也依托自身特色补位:以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崖州古城等景点为基础,结合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走出“科普+研学+文旅”的路子,丰富了三亚旅游的整体版图。

2 硬基建托底,软监管护航

旅游百强区的评选,不仅是知名度之争,更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三亚三个区能够同时上榜,离不开基础配套的“硬支撑”与旅游监管的“软实力”双重保障。

在“硬支撑”方面,三亚构建了便捷高效的旅游接待网络。目前三亚全市拥有300多家酒店、2000多家民宿,客房总数超13万间,从海棠湾的奢华酒店群,到各区的商务酒店、特色民宿、露营基地等,形成了覆盖全客群的住宿体系。交通上,凤凰国际机场、环岛高铁三亚站、密布的公路网络以及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等,确保了游客“进得来、散得开、玩得畅”。

特别是离岛免税政策的持续赋能,使三亚免税购物成为强大的“引力场”,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新政实施以来,三亚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已突破1386.32亿元,印证了基础配套对消费的有力拉动。

在“软实力”方面,三亚近年来在旅游市场监管上下的功夫尤为关键。面对市场乱象,三亚没有回避,而是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了一套日趋完善的治理体系。出台《旅游市场违法经营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三亚市旅游市场规范整治工作方案》等多项行业制度文件,让监管有章可循;建立跨部门协同、快速反应的旅游消费纠纷处置机制,实施“先行赔付”制度,推出“放心游”平台,提升了投诉处理效率;更在潜水等高风险领域创新推出教练员“一人一码”信用监管,让服务质量可追溯、可评价。

此外,三亚积极推动政府、行业协会与社会力量协同治旅,引导行业自律,这些举措的成效直接体现在游客口碑上。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2024年三亚游客满意度排名较上年提升5个名次。这一进步,正是三亚从“靠天吃饭”到“靠服务和口碑吃饭”转型的有力证明。

3 登榜开新局,聚力向世界

荣誉是里程碑,而非终点。三个区齐登百强榜,为三亚带来了掌声,也带来了更高的期待。如何从“旅游百强区”迈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是摆在三亚面前的新课题。

当前的成绩,部分得益于海南自贸港政策的红利和国内旅游消费的升级,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亚仍需破解诸多难题。例如,如何进一步平衡淡旺季客流,打造真正的“四季旅游”产品?如何在高品质消费基础上,提供与之匹配的、更具国际化水准的旅游服务?如何在开发过程中,更好地保护珍贵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三亚的答案是持续不断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前瞻布局。目光投向海棠湾,Hello Kitty度假酒店的落地引发关注,而中免太古里、超级万象城、宽窄巷子海棠故事等一批经过高标准谋划、具有引爆效应的旗舰型旅游项目正加速集聚,这已远超免税购物的单一维度,而是在构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综合性度假目的地。

不仅如此,三亚还将全面提升亚龙湾片区旅游品质,加快推动酒店住宿、景观环境、通海廊道、道路交通和服务保障设施升级,提升国际化旅游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推动海棠湾、亚龙湾联合申报世界级旅游度假区。这标志着三亚正从单个景区、单个湾区的“点状”发展,向资源整合、品牌共创的“片区联动”模式升级。

此外,借助86个国家可免签入境海南、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机遇,三亚积极拓展国际航线,加大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力度,推动外国游客大幅增长。同时,还将加强文旅策划营销,推出多类型特色旅游产品,大力引进重大国际文体赛事和高规格演艺活动。

网友“守初心如故”的评论点明了关键:“登榜是肯定,更需戒骄精进。”来自游客的每一条建议,都是三亚前进的动力。正如另一位网友所言,“旅游业的成功,需以长远的眼光做好规划,以匠人的精神打磨产品,以赤诚的真心服务游客”。站在新的起点上,依托海南自贸港的浩荡东风,三亚正铆足干劲将南海之滨的“山海经”,谱写成更具韧性、活力与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发展新篇章。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少云

编辑:林祺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