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工厂游”要突出个性力戒“同质化”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09:44 4 admin

如今,工厂游似乎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休假选择,网络平台上也出现了很多假期如何工厂游的攻略。位于浙江宁波、今年爆火的镇海炼化厂,因其壮观的夜景已成为网红打卡点。(10月12日天府新视界)

“工厂游”要突出个性力戒“同质化”

浙江宁波镇海炼化厂的璀璨夜景在社交平台刷屏,纵横的管道与璀璨灯火构成的“赛博蒸汽”景观,让这座工业巨擘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打卡地。从元气森林的“汽水博物馆”到螺霸王的透明工厂,工厂游正从冷门选择跃升为休假新风尚。这股热潮背后藏着深层社会心理诉求,更给文旅产业带来新机遇,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跳出网红滤镜,在差异化中筑牢根基,另辟蹊径。

工厂游的爆火绝非偶然,而是契合了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年轻人对“真实感”的渴求愈发强烈,走进工厂亲眼见证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这种“看得见的品质”比广告更能建立信任。螺霸王透明工厂就让不少游客打消了对螺蛳粉“不卫生”的偏见,这种信任甚至转化为持续消费的动力。同时,现代工厂的智能化升级重塑了公众认知,镇海炼化的自动化生产线、康师傅方便面工厂的无人车间,让工业场景成为“科技美学”的载体,满足了人们对前沿制造的猎奇心理。更值得关注的是,工业游提供了独特的情绪价值,无论是在上海印刷集团体验铅活字拓印的文化共鸣,还是在成都东郊记忆感受工业遗址的时尚重生,都让游客获得了物质消费难以替代的精神满足。

对文旅产业而言,工厂游是打破同质化僵局的重要突破口。它实现了“工业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创造性转化,让老厂房变身新地标、工业遗产成为文化热点,拓展了文旅产业的边界。这种跨界融合还构建了多元价值链条:对企业,是成本更低的品牌营销;对游客,是兼具科普与趣味的新体验;对城市,是工业记忆的活态传承。湖北五峰精制茶厂通过工业遗产活化,既保护了万里茶道的历史印记,又打造了研学新场景,实现了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可以说,工厂游为文旅产业注入了工业基因,开辟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然而热潮之下,工厂游的隐忧已然显现。不少项目陷入“网红化”陷阱,重景观包装轻内涵挖掘,游客除了拍照打卡别无所得。更突出的是同质化问题,许多工厂简单复制“看模型、走车间、买产品”的套路,缺乏独特体验设计。同时,生产与游览的平衡、专业文旅人才的缺失,也让不少项目沦为“一次性打卡地”,难以形成持续吸引力。若放任这种趋势发展,工厂游终将重蹈部分网红景点“昙花一现”的覆辙。

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在于以差异化打造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做好“文化提纯”,深入挖掘工厂的历史底蕴与产业特色。上海印刷集团将千年印刷史融入参观动线,复刻“華豐”铸字工坊,让老机器成为“活教材”,这种文化深度是复制不来的核心优势。其次需强化“体验创新”,跳出单纯的观光模式。可以借鉴“沉浸式互动”理念,像五峰茶厂那样用VR技术还原制茶场景,或如印刷基地设计“寻宝式科普”,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另外,要构建“特色IP”,形成专属记忆点:镇海炼化可聚焦“工业科幻”主题开发夜景体验项目,食品工厂可打造DIY工坊延伸消费链条,工业遗址则可结合青年文化培育新业态。

“工厂游”要突出个性力戒“同质化”。今年9月10日,国务院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报告中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打算”提到,“创新发展工业旅游,弘扬工业文化”。从工业遗址到网红地标,从生产车间到旅游场景,工厂游的兴起见证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它不应是昙花一现的网红潮流,而应成为文旅产业的新支柱。唯有拒绝千人一面的复制,深耕产业特色与文化内涵,才能让工厂游在差异化发展中走得更远,让冰冷的机器持续绽放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光彩。

编辑:严哲川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