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构建适应旅游强省战略下的“进阶型”旅游实践育人共同体

排行榜 2025年10月11日 11:49 2 admin

近年来,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不断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构建“大旅游”工作格局,使之成为我省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新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为应对旅游强省战略下文旅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历经十年系统探索,成功构建了“进阶型”旅游实践育人共同体。成果以多维度协同育人为路径,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建设、师资能力发展及社会服务拓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新范式,为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构建适应旅游强省战略下的“进阶型”旅游实践育人共同体

一、重构育人场域:打造“五维一体”的协同教育新生态

面对传统旅游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场域单一、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等核心问题,项目以“国家需要、时代呼唤、行业认可、自身愿为”为育人理念,系统性重构教学实践环境。通过整合“红色宣教、虚拟交互、世赛中心、非遗传承、终身学习”五大维度,构建了“五维一体”的协同育人新场域。学校将校园打

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建设非遗传播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多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了“学校+景区+工坊+社区”的一体化教学场景布局。

在这一框架下,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而是延伸至真实工作场景和社会服务现场。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文化传播者和服务实践者,从根本上改变了“教”与“学”的生态,实现了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深刻转变。在红色宣教基地,学生通过担任讲解员,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在虚拟交互实训中心,学生借助VR/AR等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景区管理、酒店服务等真实工作流程,有效提升了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多元融合的育人场域,不仅拓展了教学空间的物理边界,更在精神层面激发了学生的职业认同与社会责任感。

二、创新培养路径:构建“进阶型”人才成长模式

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进阶型”人才培养路径,按照“一年级润心、二年级强能、三年级出彩”的阶段化培养思路,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一年级侧重非遗研学与职业观念养成,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二年级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构建“院赛—校赛—省赛—国赛”四级竞技体系,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赛相长”的育人模式;三年级强化开放教育与社会实践,对接企业岗位需求抓好实习实训跟踪管理,提升学生社会服务能力与职业素养。

这一路径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的线性模式,通过“趣、训、赛、创、研、评”六环相扣的培养模式,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近五年,学生获各级各类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奖励550人次,“双证”获得率超过80%,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因材施教,设立个性化成长档案,跟踪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通过引入行业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文旅产品设计、旅游线路规划、节事活动策划等实际工作,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实战经验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强化师资建设:建立“双导师双身份”教学团队

学校深知抓住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是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关键要义,创新性地提出了教师专业能力四大进阶层级:基本教学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并据此构建了“对接标准、任务驱动、技能导向、多维评价”的教师发展模式。教学团队中涌现出一批省级教学名师、技术能手和行业顾问,师资整体结构持续优化,双师型教师比例稳步提升,为高质量育人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外聘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专业顾问,项目打造了“双导师、双身份”的教学团队。这些校外专家不仅参与教学活动,还深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规划,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深度交融。同时,学校通过制度化考核与过程性管理,严格落实教师每五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锻炼,并将其作为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建立了“教学诊断评估—专业技能辅导—树立模范标杆—教师年度考核”的保障机制,为教师提供全职业生涯发展的支持体系。

四、提升服务效能:实现教育成果的社会转化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理念,通过“政府委托、学校运作、行业参与、企业牵头”的运营机制,将教育成果有效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教育培训4万余人次,接待研学活动200余场,承接非遗技艺、研学导师、素养技能等培训30余期,累计培训服务特殊人群、高素质农民及中小学校师生8000余人次。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江西长天旅游集团等单位深度合作,成立了全国现代文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了多项社会服务实践研究。校企合作单位江西润赣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通过组织中小学师生来校研学,实现了营收和利润每年10%以上的增长,充分体现了教育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老挝、泰国、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推动本土旅游教育国际化发展。通过举办国际旅游教育论坛、组织师生互访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该模式得到了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江西省委原书记刘奇等领导的高度肯定,被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主流媒体报道,与60余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全国22所院校进行了推广交流,成为旅游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进阶型”育人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拓展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应用范围,为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旅游强省,努力培养旅游职业教育人才提供可借鉴的“江西经验”。


作者1: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党委委员、旅游学院院长 张蕾

作者2: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职教集团秘书处主任 涂欣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