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从“壮志凌云”到“烟火常在” 国庆中秋假期长春文旅实力“圈粉”

排行榜 2025年10月11日 09:23 1 admin

国庆中秋假期,长春以一系列文旅盛宴点燃假日激情。从航空文化的壮志凌云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烟火漫游,从生态湿地的浪漫光影到美食街巷的味蕾狂欢,长春以“烟火常在 秋韵长春”为主题,精心策划120余项活动,为全国游客呈现了一场立体、多元、充满温度的文旅盛宴。全市文旅市场交出亮眼成绩单:1至7日,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博物馆、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重点街区人气持续攀升,文旅消费活力全面迸发。

数据领跑:文旅市场“开门红”彰显城市活力

双节假期全市文旅市场呈现“高开稳走”态势。据文旅部数据中心长春分中心测算,假期前七日,全市4A级以上景区多项数据创下新高,累计接待游客109.88万人次,同比增长11.56%;营业收入4101.03万元,同比增长10.05%。其中,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累计接待游客25.32万人次,同比增长18.43%。莲花岛影视城累计接待游客6.6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4%。伪满皇宫博物院累计接待游客15.04万人次,同比增长2.8%。

文化浸润人心,博物馆成为假期热门打卡地。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33.46万人次,同比增长35.59%,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长春市文庙博物馆等场馆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

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累计接待游客52.76万人次,营业收入2983.35万元,同比增长超10%,这有山、栖乐荟等网红地标夜间消费火爆。

航空文化周:蓝天筑梦,科技与浪漫共舞

这个假期,长春精心策划的120余项活动,构成了“白+黑”全天候、“文商旅体”全业态融合的狂欢盛宴。

承接九月长春航空展的澎湃热度,金秋航空文化周在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举行,吉林省航空航天产业馆等展区持续开放,让游客深度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航空嘉年华”集文创市集、特色美食与舞台演出于一体,航空主题雪糕、机甲模型等文创产品销售火爆。长影乐团、吉林省交响乐团等轮番献艺,让航空文化在烟火气中焕发新活力。蓝天公园内的云端营地成为游客休憩、回味航空展的理想空间。假期前七天,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累计接待游客33.3万人次。实现了“壮志凌云”与“烟火常在”的完美衔接。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变身“沉浸式文旅舞台”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化身为期三天的沉浸式文旅舞台。“家国同庆 非遗焕新”非遗市集成为现象级活动,线上线下参与市集活动的市民游客总量突破300万人次。来自全省各地的20项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彭氏微刻、松花江浪木根艺、满族油茶等让游客流连忘返。三天非遗项目总销售金额近30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六辆彰显长春特色的主题花车巡游、“新民演艺”带来的50余场精彩活动,以及中央歌剧院等高端艺术街头展演,让历史文化街区在摩登与传统碰撞中焕发夺目光彩。

生态浸润:景区创新玩“圈粉”无数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以“相约净月,遇见美好”系列活动引爆假日热度,推出微景观打卡、书画写生、音乐快闪等活动,仅10月2日接待游客就超4万人次。水文化生态园化身“文化会客厅”,五大主题展览同步开放,10月2日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同比增长130%,惠民集市单日销售额突破65万元。长春世界雕塑园10月2日举行的2025年长春市朝鲜族传统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掀起“最炫民族风”,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出璀璨火花。

此外,长春市动植物公园的“西游”主题狂欢、南溪湿地公园的自然野趣、肆季南河岸线公园的百万烟花秀与水幕光影,共同编织了一幅生态与浪漫交织的金秋胜景。

烟火交融:全域旅游绘就“活力版图”

全域旅游令人惊喜不断。红旗街这有山开启6周年特别演绎,6场沉浸式舞台剧受到游客欢迎。神鹿峰旅游度假区红歌快闪与烟花秀点燃爱国情怀,莲花岛影视城“国庆百戏节”百余场演出轮番上演,长影世纪城《山海奇妙夜》加演满足游客需求。“金秋·遇见友好村”活动邀请游客掰玉米、挖红薯,双阳国信南山温泉带来别样风情,构建了全域覆盖、城乡交融的欢乐版图,体现了对各类游客群体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线上增长:为情绪埋单、为体验付费

随着双节假期的收官,携程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显示,长春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9%,主要客源地为北京、哈尔滨、上海、沈阳、大连,热门景区分别为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神鹿峰旅游度假区、长影旧址博物馆、长影世纪城。

携程研究院指出,订单增长的背后,反映了旅客对旅行意义的理解正不断深化。从热门到小众,从观光到沉浸,从规划路线转向表达情绪,中国游客的消费选择,正越来越清晰地体现“为情绪埋单、为体验付费”这一价值认同。

多轮驱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动能澎湃

今年双节假期,长春以“产品供给丰富+业态融合深化+服务品质升级”实现多轮驱动,从流量吸引到留量转化,诠释了“四时俱好是长春”的城市品牌内涵。

业内人士认为,文旅与航空、历史、生态、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众多新业态、新场景。从航空嘉年华到非遗市集,从西游主题公园到雕塑园民族风,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产品供给,更极大地激发了消费潜力,推动了从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的转变。长春文旅正从“观光式”向“体验式”成功转型,满足了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本地游客通过深度体验,实现“微度假”需求;外地游客则因航展余韵与多元化活动慕名而来,推动核心景区客流增长。

这份成绩单,不仅体现了长春文旅产业的强劲韧性和创新活力,更彰显了这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文化自信与人文温度。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李德庆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从“壮志凌云”到“烟火常在” 国庆中秋假期长春文旅实力“圈粉”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