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应急准备不足?违规登山代价惨重:这些安全准备你做了吗

排行榜 2025年10月07日 13:05 3 admin

国庆前后,朋友圈里到处是晒雪山、登山的照片,户外运动火得不行。

可热闹没持续多久,坏消息就来了。

应急准备不足?违规登山代价惨重:这些安全准备你做了吗

2025年9月25日,四川康定那玛峰上,一名红衣登山者起身时突然滑坠,直接消失在画面里。两天后,官方确认这人没了。

几乎同一时间,另一件事也刷屏了:9月20日,登山爱好者王先生在慕士塔格峰从悬崖坠落,幸亏掉到一个平台上,他硬是靠着自己爬回大本营,折腾了三天才脱险,现在还在休养。

应急准备不足?违规登山代价惨重:这些安全准备你做了吗

这两件事,一死一生,看得人心里发毛。说实话,户外运动本来是为了放松找乐子,可要是不把风险当回事,那简直就是玩命。我琢磨着,很多人可能光顾着追风景,忘了大自然翻脸比翻书还快。

事故现场直击,生死一瞬间

那玛峰的滑坠事件,细节挺吓人。

视频里,登山队正在雪峰上走,红衣那人蹲着,一站起来就往前倒,瞬间滑下去没影了。后来康定市教体局工作人员直接点出问题:他们是“偷登”,没报备、没申请,悄悄上的山。

应急准备不足?违规登山代价惨重:这些安全准备你做了吗

那玛峰当时根本不让爬,2025年8月6日甘孜州就发了公告,说有冰裂缝,暂停所有登山活动。

可这些人愣是闯进去了,康定市文旅局也强调,那玛峰不是景区,登山必须报备。他们全没当回事。

另一边,慕士塔格峰的王先生倒是活下来了,但过程惊险。

他回忆说,手脚冻伤脱力,才从冰面滑下去的。

应急准备不足?违规登山代价惨重:这些安全准备你做了吗

冻伤这玩意儿,搞不清是不是防寒没做好。海拔七千五百多米,那地方极端环境,手脚一没劲,行动就废了。他能自己爬回来,简直是奇迹。

本来想说他全靠运气,但后来发现,意志力也起了大作用。可万一天气再坏点,或者体力耗光,结局就难说了。

从我的角度看,这两件事都暴露了同一个毛病:对风险认知太浅。

那玛峰的人明知禁令还硬闯,慕士塔格峰的王先生独自攀登,这都不是明智之举。户外运动不是玩游戏,死了可没复活币。

应急准备不足?违规登山代价惨重:这些安全准备你做了吗

我平时也爱爬爬山,但每次都先查政策,怕是最有体会,违规操作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风险背后,责任与准备

人为隐患在这两件事里清清楚楚。

那玛峰那帮人,无视官方警告,属于典型违规。他们低估了自然危险,高估了自己能耐。

公开资料说,那玛峰算“初级技术型雪山”,可海拔5588米,山顶有远古冰帽,天气好才能一天登顶。慕士塔格峰地形更陡,两条大冰川横切,王先生坠落点救援难度大,他能活下来,运气成分不小。

应急准备不足?违规登山代价惨重:这些安全准备你做了吗

责任该谁负?毫无疑问,得参与者自己扛,选择登山,就得承担后果。政府出动救援是人道主义,但不能总让全社会买单。

逻辑上,救援费用该当事人或保险公司出,否则就是变相鼓励冒险。老实讲,我见过不少案例,有人违规进山,救援队折腾半天,最后钱的问题扯不清。

比如2024年黄山那次事故,几个人因天气突变被困,救援出动后费用纠纷闹大了,这提醒我们,保险不能省。

政府也不能一刀切禁止登山。

应急准备不足?违规登山代价惨重:这些安全准备你做了吗

那玛峰风景好,能看到贡嘎主峰,爱好者多,完全封死不现实。关键是要规范起来,比如严格执行报备制度,要求提供登山计划、装备清单和保险证明。

还得推动专业向导和市场化救援。安全教育也得跟上,新华网2025年4月那篇文章《徒步登山,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就提了,要结伴而行、选正规景区、带防风保暖外套和急救包。王先生手脚冻伤,很可能装备不足。

融入点其他真实事件,2023年尼泊尔珠峰登山季出过事,有人因准备不足遇难,这说明了全球范围内风险共通。

应急准备不足?违规登山代价惨重:这些安全准备你做了吗

户外运动的核心是敬畏心,不是蛮干。新手常犯的错是带不够装备,或者高估体力。如此看来,准备阶段多花点时间,比事后后悔强。

那玛峰和慕士塔格峰的事故告诉我们,风险认知和应急准备是户外运动的命根子。

个人责任是第一位的,命是自己的,别交给侥幸。政府和社会要一起推动规范,但最终还得自己把关。

如果你真想去探险,记住几点:查政策别违规,带足装备防冻伤,评估身体别硬撑,学点自救技能,再买份保险兜底。

应急准备不足?违规登山代价惨重:这些安全准备你做了吗

户外运动本该是享受,安全了才能玩得长久。

无奈之下,很多人总在出事后才醒悟。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