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不吹不黑告诉你真实的卡尔加里:我与卡城两年相恋,一场冰火体验

排行榜 2025年10月07日 11:21 2 admin

搬回多伦多已有一段时间,各方面都基本适应。偶尔,也会想起过去两年生活过的卡尔加里——怀念出门就能看见雪山的那份壮美与辽阔,怀念几乎从不堵车的那份便捷与悠然。

不吹不黑告诉你真实的卡尔加里:我与卡城两年相恋,一场冰火体验

于是我打开天气预报一看——What?10月初,卡城就有雨夹雪了?最低气温-2℃?好吧,我又不想你了。

不过,我还是想把这两年的生活感受,分享给你——不黑不吹,告诉你我眼中真实的卡尔加里。

初识卡城:从陌生到深入“网红”

尽管我自认为世界地理学得不错,但来加拿大之前,对“卡尔加里”这个名字其实颇为陌生。直到2022年开始了解加拿大移民政策,才慢慢熟悉这个城市。

那时,卡城算是“移民圈里的网红”。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连续多年将卡尔加里的全球宜居城市指数(Global Liveability Index)列入世界前十(2018年更是高居第3)。各类留学、移民中介也极力推荐,说这里移民政策友好、容易留下。

不吹不黑告诉你真实的卡尔加里:我与卡城两年相恋,一场冰火体验

查了资料后我发现,卡尔加里确实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房价相对温和,生活环境优越。

对新移民来说,有钱的可以去温哥华养老,有本事的去多伦多闯荡——而像我这种既没钱、又没啥大本事的,卡尔加里确实是个不错的起点。

最初,我只是想给孩子申请卡尔加里教育局的学校,做陪读家长。但阴差阳错,先去了多伦多,半年后才全家搬到了卡尔加里。

初到卡城:夏日的新鲜

我们到达卡尔加里的时候,正值盛夏。一切都是新鲜、美好的。干燥凉爽的空气,蓝天、阳光、草地,把心情拉得格外轻快。

不吹不黑告诉你真实的卡尔加里:我与卡城两年相恋,一场冰火体验

一出门,就能看到落基山脉静静地躺在天边,视野辽阔、心胸也被打开。

工作之余,我们常常开车去周边郊游。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能到达班夫国家公园(Banff)和Kananaskis省立公园(2025年G7会议举办地)。

不吹不黑告诉你真实的卡尔加里:我与卡城两年相恋,一场冰火体验

无论湖泊、雪山、森林还是小镇,都美得像明信片。那湖水泛着梦幻的绿松石色,阳光下闪闪发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城中漫步:一半城市,一半自然

卡城市区也有许多适合步行的公园与小道(trail)。

沿着Bow River漫步,清澈冰凉的河水仿佛能洗净心绪;登上Nose Hill远眺市中心与机场,北美西部的辽阔与壮美在这里交汇——一边是现代化的城市,一边是无际的草原。

无论是泛舟、骑行,还是远足登山,对热爱户外活动的人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火热与激情:牛仔节与体育之城

每年7月,卡尔加里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牛仔节(Stampede)。那几天,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节日氛围里,到处都是戴牛仔帽、穿牛仔靴的市民与游客,人们热情奔放,完全融入这场城市狂欢。

除了节日的火热,卡尔加里的体育氛围也非常浓厚。

火焰队(Flames)的冰球赛、狂奔队(Stampeders)的橄榄球赛、骑兵队(Cavalry FC)的足球赛,都吸引了无数狂热粉丝。

我也带孩子去Saddledome看过NHL现场,感受那种速度与激情;在McMahon球场看过加超联的比赛。

当主队赢球后,全场齐唱“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时,那种热血,仿佛置身欧洲五大联赛。

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卡尔加里的成长,是我最欣慰的部分。我们给他报过足球、滑冰、游泳、吉他、钢琴等兴趣班,他既锻炼了身体,也加快了对当地文化的融入。

他还结交了两位好朋友——一个是从德克萨斯搬来的“豪放派”美国男孩,一个来自温文尔雅的印度家庭。

他们每周都相约到彼此家中玩耍,孩子也因此尝到了不同文化的家庭美食。

多元、包容的环境,让孩子从小就建立起应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零下40度的“极地修行”

然而,随着气温骤降,卡尔加里的冬天很快让我“认清了现实”。

印象最深的一次,那天凌晨气温接近零下40℃。我的那辆二手思域在外面停了一夜,尽管插着发动机预热电源,仍然打不着火。为了赶时间,只能步行送孩子去两公里外的学校。

那种刺骨的冷,是我在哈尔滨都未曾体验过的——呼出的气瞬间结霜,睫毛、鼻毛都被冻硬。

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我们租住的是半地下室。冬天的冷、没有车库的麻烦,都让人深刻体会到“多么痛的领悟”。

风雪与石子:司机的噩梦

卡城的冬天,不仅冷,还伴随着刮不完的风、铲不完的雪。

虽然偶有Chinook暖流来访,让气温瞬间回升十几度;也偶有极光惊艳天际,但主旋律仍然是寒冷与漫长。

不吹不黑告诉你真实的卡尔加里:我与卡城两年相恋,一场冰火体验

漫长的冬季从10月持续到翌年5月,一年中有八个月都要与羽绒服为伴。即便是7、8月,也常需带外套防冷。

对滑雪爱好者来说,这当然是好消息。市区就有冬奥会滑雪场,班夫国家公园内更有世界一流雪场。

不吹不黑告诉你真实的卡尔加里:我与卡城两年相恋,一场冰火体验

但对我这种“不爱冰雪运动”的人来说,冬天更像是一场持久考验。

而对司机来说,冰雪季是噩梦。为了防滑,市政会在路上撒碎石子;可这些石子被车轮甩起时,常常砸中后车的挡风玻璃。

不吹不黑告诉你真实的卡尔加里:我与卡城两年相恋,一场冰火体验

我的新车刚买一个月,就被砸出一道一米长裂纹。久而久之我发现,卡城的10辆车里,至少有3辆是烂前挡玻璃的,有3辆可能是烂过修好的,还有3辆正在等着被砸……

好不容易熬到夏天,又得提心吊胆防冰雹。在卡城冰雹砸车是常事儿,保险公司在卡城的理赔业务里,冰雹绝对排得上号。

现实与选择:工作机会的困局

更现实、严峻的问题是——工作。队友在SAIT读了一年college,拿到certificate后投了两个月简历,只收到一次面试。

卡尔加里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石油、能源、工程类岗位多,但对管理类或非技术岗位的新移民并不友好。

可以去从事零售、餐饮、服务等体力工,但若想找到与专业相关、可长期发展的岗位,确实不易。

正好那时,我在多伦多的同学所在公司有职位空缺,队友去面试正好通过。于是我们再次做出了决定——搬家。

告别卡城:每段旅程,都值得铭记

既有对新生活的期待,又有对卡城的不舍。非常感谢在卡城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

离开卡尔加里,不是因为这里不好,而是对我们来说,不一定合适。

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夏天能肆意穿短袖、冬天不用给油车插电的地方,我还是偏爱更多的工作机会,更有都市感、国际范儿的大城市。

当然,搬回多伦多也有代价——更多的赋税、更堵的交通、更高的生活成本、更小的居住面积。

人到中年,已不惑。选择城市,也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遵从内心的感受——你的生活,只与你自己相关。

-END-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