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西安故事之三:西安城北那曾经轰轰烈烈的蝶变

排行榜 2025年09月23日 09:03 2 admin

2000年3月春回大地,草长莺飞,但在那天空气依旧冷,风吹在脸上还有丝丝疼痛,我骑着在文艺路刚买的二手自行车,脚蹬的飞快,一直向北飞驰,准备去看看西安北郊究竟是什么样?

西安故事之三:西安城北那曾经轰轰烈烈的蝶变

那时的西安繁华城区主要集中在城墙内、兴庆路交大附近、小寨片区、文艺路和雁塔路附近、土门附近等,西安城六区的人口并不太多,由于道路和交通工具的限制,人们日常出行多在十里范围内。如果从交大去一趟小寨或土门就会觉得很远,是出远门了。

去城北的道路很少,太华路是一条破烂不堪,尘土飞扬的砂石路,走未央路北上算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要道。

我骑着自行车奔出古城墙北门及安远门,看到两边低矮的房屋,破破烂烂的街道,就觉得来到了郊区。当走过龙首村、方新村,到了肖家村时,道路就更难行了。西安当时一直在着力建设二环交通大动脉,从1992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二环开始,现在已经是第8个年头了。眼前的北二环道路异常宽阔笔直,工人们正在忙着做最后的收尾和绿化工作。未央路立交桥高大雄伟,颇有气势。

看到二环边有几家卖面条的路边摊生意很好,我就停下车子,要了一碗拉条子油泼面。坐在小板凳上,听吃饭的修路工人们说:“北二环将在5月份全线通车,这几个月施工强度大,任务重,有些太累人了。”面摊老板手艺很好,做的拉条子油泼面数量足,味道美。我吃完又喝了一大碗面汤,老板只要5元钱。我高兴的对老板说:“北二环开通了,人车流量大了,你的生意就更好的。”老板也一脸高兴的说 :“我就是盼着它早点修建好,通车呢。不过就怕生意好了市容队又来干涉,不让摆还要扣东西。”

果然不出工人所说,当年5月18日西安各大媒体都以醒目位置报道西二环和北二环全线通车。据新闻报道西、北二环全长14公里,共架设了5座立交桥。

2002年6月听说西安经开区设立了西北首家国家级西安出口加工区,有个朋友想去经开区找工作,我就和他一起去了位于西安城北的经开区。但那时当地村民都称自己为未央区人,对经开区称谓还很陌生。坐公交车很久,我们一路经过凤城二路、西安图书馆、尤家庄、西安中学等,终于到达了西安出口加工区。在应聘了几家工厂后,我们发现工厂规模都不大,工资待遇太低,还不管吃住,朋友和我商量后,就失望的坐上返程公交车离开了。

2011年5月,我偶然在城北雅荷花园站遇到多年没见的高中同学,他高兴的说:“听说西安这几年发展的很好,尤其是城北迎来了突飞猛进变化的黄金时间。西安市委市政府北迁,凤城八路到十二路都在盖高楼大厦,房价步步高涨,我打算在西安经开区投资做生意。”同学说到做到,这些年在城北创业发展很快,还在凤城十二路买了房,成为了实在的新西安人。

好消息不断,2011年9月16日地铁二号线一期北段(电视塔——西安北站)隆重开通运营,标志着西安首条地铁线开通运营载客,西安从此进入地铁时代。始建于2008年9月的西安北客站总投资超60亿元,也于2011年6月‌全部工程竣工通车,引入郑西、西成等高铁线路,方便了无数南来北往的旅客,西安又跨入高铁迅猛发展时代。后来西安市第三医院、西安市中医院、西安经开妇幼医院等大型医院相继在城北落成,经开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六中学等新建设的漂亮中小学也相继接收城北适龄学生,城市运动公园、文景公园、生态公园等便民利民设施接连投入使用,使经开区逐渐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富有创新活力的西安新中心。

尤其近十年来,西安城北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北跨渭河发展的战略计划实现,曾经是大片农田,低矮房屋和荒芜的河滩的北郊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城北高楼大厦林立,企业商铺云集,人口达数百万密集乐居,各种城建设施和交通设施进入现代化,真正迎来了高速发展和华丽的蝶变。

当然城市更新离不开对城中村的拆迁改造,曾经北郊的历史名村方新村、南康新村、尤家庄村、肖家村、枣园村、张家堡村、柳林村、何止西村、曹家堡村等相继被整村拆迁改造。村民们一夜间摇身变化成了非农业居民,住上了环境优美、现代化配套的高楼大厦、花园小区。历史的车轮总是这样滚滚向前,愿村民们不忘初心,记住村史,记住乡情。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踌躇满志。西安城北的辉煌改变离不开那些千千万万勤劳的建设者,更离不开城北市民们的宽大胸怀和倾力支持。让我们把过去艰辛奋斗的岁月和可歌可泣的故事留在记忆的深处,做为西安的历史刻骨铭心的记忆。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