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排行榜 2025年09月04日 15:04 3 admin


走四方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8月12日上午,我与表哥怀着对历史古迹的浓重兴趣,来到了山西新绛县龙兴路北段高阜处的龙兴寺。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当地标志性建筑,在明媚的阳光中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龙兴寺始建于唐代,原名“碧落观”。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此寓居,便更名为“龙兴宫”,后来随着佛教日益兴盛,又改名为“龙兴寺”。寺庙坐北向南,建筑雄伟且错落有致,采用中轴对称布局,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山门、东西碑廊、108级台阶、碧落碑亭、东西配殿、大雄宝殿、龙兴宝塔、宋金古墓、归璞园等建筑。其中,书法珍品碧落碑、大雄宝殿内的宋金泥彩塑像以及有着冒烟之谜的龙兴宝塔最为出名,被人们誉为“龙兴寺三宝”。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我们沿着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一步步靠近这座古寺,心中满是期待。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小亭,亭下便是被精心保护着的碧落碑。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碧落碑镌刻于唐总章三年(670年),是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譔、李谌四兄弟为其母房太妃(房玄龄之女)祈福而建,碑文内容是歌颂房太妃的懿德风范。碑阳是碧落碑的全文,共21列,每列32字,除去空缺之处,共有630字。整篇碑文由唐小篆、钟鼎文、颉文、籀文等多种文字刻成,书刻奇古,行笔精绝。被文字学家称为“独树一帜”的碧落碑体,是研究中国古代汉字演变史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看着碑上那些古老而奇特的文字,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汉字发展的脉络,感受到古人在文字创作与书法艺术上的智慧与匠心。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接着,我们参观了碑两侧的东西配殿。东西配殿设有两个展厅,东厅以“千年龙兴寺”为脉络,通过“龙兴宝刹,肇兴唐宋”“古建遗珍,彩塑淌韵”“八风协律、慈云遥接”三大单元,生动地讲述了绛州龙兴寺的历史兴衰以及现存的文物精粹。在这里,我们了解到龙兴寺历经唐宋等朝代的变迁,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而寺内留存的古建筑和精美彩塑,更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西厅则以“唐代碧落碑”为脉络,分为“栖真碧落,大唐名碑”“绛州刺史,韩王元嘉”“鸾翔凤翥,传承有序”“黄公考记,郑氏释文”四大单元,重点讲述了唐代书法名碑碧落碑的来龙去脉以及历代关于它的记载。从这些展示中,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碧落碑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认识,它不仅是一块书法名碑,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再往后走,便到了龙兴寺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现存为元代遗构,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殿内供奉着三尊主佛及四尊胁侍菩萨,这些佛像均为宋金时期的彩塑像。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东为报身佛“卢舍那佛”,西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四尊菩萨由东至西分别为文殊、地藏、观音、普贤。佛像高达4.5米,面庞丰满,眉清目秀,衣纹流畅,姿态端正,每一尊佛像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具有生命一般,向人们传递着佛法的庄严与慈悲。它们是我国彩塑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佳作,展现了宋金时期彩塑艺术的高超水平,让我们不禁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所折服。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大雄宝殿的后面是龙兴宝塔。这座塔始建于唐代,最初为八层,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以塔包塔的形式重修,并增至十三层,塔高43米。塔身结构精巧,体态秀丽,呈八角形,橡柱和斗拱等均作仿木结构,每级都嵌有石刻题额。塔底四面辟门,内有悬梯可供登临(我们去时没有开放)。而最令人感到神奇和不解的是,该塔曾多次“冒烟”,但其原因至今没有任何科学解释,这更给龙兴宝塔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其中的奥秘。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龙兴寺规模不大,却藏有如此多国宝级的重点文物,让人惊叹。据该寺工作人员说,新绛县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共有64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新绛县只是一个仅有26万人口的小县,居然能保存下这么多的文物。“地上文物看山西”,此言确实不虚。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文物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保护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只有保护好这些文物,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力量,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为保护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游记

(2025年9月4日,照片均为笔者拍摄)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