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教师刘莎妲带您乘上飞驰的高铁,越长江,穿群山,走进接入武汉“1小时旅游圈”的黄梅县,去听听黄梅新调,去看看山河盛景。在这里,观赏黄梅戏成为游客的...
2025-08-29 0
每到假期,不少人会晒出亲子旅行的瞬间,有人打卡热门景区定位,有人分享亲子旅行的温馨,也有人在亲子旅行中陷入疲惫与迷茫——精心策划的行程,孩子走马观花最后只记得美食的味道;原本期待研学游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归来后却发现孩子并无改变。不少家长陷入了自我怀疑:亲子旅行,到底有没有意义?
暑假期间,王女士精心为女儿策划了“动物园+名胜古迹+大学研学”的充实行程,可女儿全程表示“没意思”“太累了”,玩得并不开心,说好要写的旅行日记再三推脱,学习状态也毫无变化。赵先生则带儿子打卡了北京各大博物馆,但与想象中的美好旅行不同的是,孩子在酷暑中全程抱怨,对文物故事毫无兴趣,回来后只记得沿途的美食。更让他头疼的是,旅行中的纵容还催生了孩子的坏习惯:吃不完的食物随意丢弃;见到文创产品就想买,不满足就闹脾气;沉迷于电子产品,宁愿躺在酒店刷手机,也不愿出门转景点、体验文化魅力。
为什么孩子对家长精心安排的旅行“不感冒”?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治疗师赵婉廷,从科学角度给出了答案:
首先,孩子的大脑还“扛不住”密集的旅行刺激。儿童的前额叶皮质(负责计划、控制冲动的“大脑指挥官”)要到25岁左右才成熟,而旅行中陌生的环境、紧凑的行程、需要适应的饮食等密集的新刺激,很容易让孩子陷入“环境过载”。当自我调节能力跟不上时,孩子不会像成人一样“忍一忍”,反而会触发本能逃避。电子产品不用费脑,还能即时获得快乐(如游戏通关、短视频搞笑片段),自然成了他们最喜欢的选择,而家长催促“快点走”“拍拍照”“仔细听讲解”时,孩子会因为处理不了太多信息而变得烦躁,亲子冲突也就随之而来。
其次,电子产品“偷走”了孩子对真实体验的兴趣。现在的孩子大多习惯了电子产品的“高频刺激—即时奖励”模式:游戏赢一局、短视频划拉一下,每5秒就能触发多巴胺分泌,这种快感远比“爬半小时山看风景”“听讲解员说文物故事”来得快、来得强烈。长此以往,孩子的大脑会对“慢节奏的真实体验”变得不敏感,甚至没耐心。
第三,家长的“教育期待”和孩子的“需求”错位。家长带娃旅行,往往将其看作“教育投资”:去博物馆是学历史,去名校是立目标,去爬山是练意志……可在孩子眼中,旅行更像“被迫参加的陌生游戏”。行程是家长定的,景点是家长选的,连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休息都由家长安排,孩子像“提线木偶”一样跟着走;当家长举着手机说“快和景点合个影”“你要记住这个故事”时,孩子接收到的不是“文化体验”,而是家长的焦虑和催促,自然没办法真正投入。
其实,假期不是“非带娃旅行不可”。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历史教师刘振业表示,不是只有旅行才算“有意义”,家门口的植物园和公园、在家一起读绘本、做蛋糕……只要能让孩子放松、实现高质量亲子陪伴,都是好的假期。
如果家长想体验高质量亲子旅行,不妨试试这几个方法,让旅行少点消耗、多点快乐。首先,出行前让孩子“说了算”,把期待值拉满的同时,启动“微项目”,进行探究性学习。告别大包大揽,不做“全能规划师”,让孩子参与决策,赋予孩子选择权可极大提升其参与感。设置“探索任务”替代“长见识”,把模糊的“学习”目标变成孩子能理解、感兴趣的小任务或“微项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相对应的项目式任务。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可设置“地图追踪”任务,让孩子在家长辅助下研究景点地图,负责规划从A点到B点的路线,如选择走哪条路,沿途可能看到什么,这都能有效激发孩子的观察力、好奇心和主动探索欲。
其次,旅行中拒绝“赶行程”,给孩子“碎片化放松”与沉浸式的体验。让节奏慢下来,孩子的专注力和体力有限,尽可能每天少安排几个景点。尝试“分段式节奏”——每集中玩1.5至2小时,就安排30分钟以上自由放空时间,让孩子自己选择吃个冰淇淋或逛逛小店。
刘振业还建议,参观重点景区应预留出充足时间,避免走马观花式体验,同时可以租赁一个讲解器,充分理解景区渊源。在旅行中可以给孩子备一个笔记本,让孩子在参观途中随时记录、写生,也可以在一天游玩后写随笔日记,加深对景点的认知。
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上,刘振业认为,家长应该与孩子提前约定,明确电子产品的使用时段,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在一天充实的旅途后放下手机,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
第三,旅行后家长要少问“学到什么”,与孩子多聊“感受什么”,同时要将体验感延续。家长别急着问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而应多问问“这次旅行哪个时刻让你觉得最开心、最放松?”当然,孩子的记忆往往是碎片化的,如一只飞过的蝴蝶、酒店独特的香氛、冰淇淋车的音乐……这些看似“无用”的细节,恰恰构成了他们脑海中最鲜活的温暖回忆。
总之,亲子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打卡了多少名胜,也不在于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充分沟通、尊重孩子的节奏与兴趣、共同创造快乐且充满互动的体验,并珍视那些独特的、属于孩子的感受瞬间。同时,融入一些轻松有趣的“项目式”小任务,能让探索更有目标感,也让学习在无形中发生。那些和孩子一起躲雨的笑闹、一起看地图的合作、彼此分享美食的温馨时刻……这些简单又真实的瞬间,才是旅行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它们会变成孩子心里的安全感,成为其面对陌生世界的勇气。
这个假期,别让“长见识”困住孩子的快乐。旅行的目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假期成为“亲子都放松”的时光。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李娟)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
相关文章
黄梅戏教师刘莎妲带您乘上飞驰的高铁,越长江,穿群山,走进接入武汉“1小时旅游圈”的黄梅县,去听听黄梅新调,去看看山河盛景。在这里,观赏黄梅戏成为游客的...
2025-08-29 0
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29日电 眼下虽已立秋,但多地仍处于持续燥热天气,高温并未明显消退。而长治市上党区苏店镇的西岭村,却因凉爽的气候和独特的古村风貌,成...
2025-08-29 0
8 月 25 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运城市文艺展演及招商推介活动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作为运城市文旅推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垣曲县文旅...
2025-08-29 1
在江汉平原东端,长江蜿蜒形成一个独特的“几”字形弯道,四个连续的大折角让江水在此西绕十多公里。其中簰洲湾,既是长江防汛的险要之地,也是守护武汉防汛安全...
2025-08-29 1
中新网西安8月29日电(张远 刘盼利 29日,随着G520次列车缓缓停靠在西安北站,一场以“一镜牵缘在七夕一戟承情越千年”为主题的“高铁流动博物馆”七...
2025-08-29 1
在深圳,深圳博物馆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博物馆本身的功能。相比其他博物馆,它除了记载并展示深圳大地的深厚文化,更重要的是,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博物馆从诞...
2025-08-29 5
中工网评论员 张雪据8月27日新华社报道,今年暑运,万千旅客坐着火车去感受“诗和远方”。全程“车随人走、昼游夜行”的旅游列车具有路线灵活、多点串联、在...
2025-08-29 5
《潍坊漫游记》第九期:郑公祠,坐落于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北依砺阜山,西临潍河,是为纪念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而建。郑公祠,不仅是一处文化圣地,更是一处心...
2025-08-29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