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秋风一起,人们总想钻进山里,看遍那场色彩的盛宴。但秋天,难道只有这一种模样吗?今天,想带你走进一处静谧之...
2025-11-09 3
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圣加仑州北临博登湖,与德国巴伐利亚州隔湖相望;东面紧邻我刚游览过的莱茵河谷,对岸便是奥地利与列支敦士登。在瑞士各州中,这里算得上小众秘境。若不是圣加仑修道院与图书馆的组合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多半人不会特意踏足这片土地。
阿尔卑斯山余脉还浮在晨光里,淡蓝影子未散,博登湖的水汽混着青草香飘进车窗时,我还在迷迷糊糊打盹。踩上圣加仑的石板路,光影斑驳的街头建筑瞬间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抬头望去,两座米黄色塔楼刺破晨光,几十米高的塔身笔直向上,像两支醒目的羽毛笔,正往淡蓝天幕上轻轻书写。这便是圣加仑修道院的双塔楼,也是这座始建于公元七世纪的小城,最具文物价值的地标。
一、马蹄形穹顶下的祈祷声
修道院的橡木大门虚掩着,推门带起一阵风。本想趁清晨人少,细赏这独特的马蹄形建筑群,不料一阵低缓的吟唱让我停住脚步,恰逢周日礼拜,信徒们已坐满教堂前厅的长椅。
不少旅友转身离去,我不愿让世遗之旅留下缺憾。反正时间宽裕,便悄悄蹭到最后一排的大柱边,既不打扰信徒,又能独自打量。这座教堂比想象中更“繁杂”,像一本精心修补的旧书,每一页都藏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头顶深褐色木梁上刻着缠枝纹,纹路边缘被岁月磨得发亮。哥特式肋拱从墙面往穹顶收拢,细密的线条如无数向上托举的手,稳稳撑起穹顶。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投下细碎光斑;巴洛克风格的壁画与雕塑,蓝绿色底上描着米黄色花纹。这配色是圣加仑的一绝,取博登湖的水色与阿尔卑斯山的石粉,全欧洲再找不出第二座教堂有这般温柔质感。
仪式格外安静,只有神父的德语祷词,偶尔伴着管风琴声。我听不懂祷词,只是好奇地观察。前排一位白发老太太,手里攥着本封皮磨破的圣经,书页边缘卷着边,像是被翻了千百遍。她的指尖在经文上轻轻滑动,慢得像在抚摸旧时光;管风琴声响起时,身体会跟着节奏轻轻晃动。
身边还有几位国内其他团的游客,都在悄悄观赏教堂的精致装潢。公元612年,爱尔兰传教士加仑在此搭起小木屋传教。他逝世百年后,人们在木屋基础上建起修道院。中世纪时,这里成了欧洲显赫的学问中心:修士们不仅抄经,还钻研天文、医术。就连远处阿彭策尔山区的农民,也会背着草药来请教节气,或是讨一张治病的方子。
等待了约摸半小时左右,仪式落幕。我终于走到祭坛前,壁画上的天使,翅膀沾着细碎金粉。祭坛一侧墙角,立着块不起眼的青石板,刻着模糊的拉丁文。据说这是九世纪一位修士的墓碑,他一辈子抄了三百多本手稿,常年握笔的手指关节都变了形,临终前还在修改一页草药注释。我心里暗想,这教堂不只是当地民众祈祷之地,更是容纳多元艺术风格与历史人物的时光容器。眼前所见不过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人文传奇,早已流淌在岁月长河里。
二、核桃木书架间的“灵魂药房”
从教堂侧门出来,转个弯便到了修道院图书馆。入内须换上硕大的棉拖鞋,相机一概不许带,哪怕小型运动相机也不例外,好在手机并未被禁止。推开门的瞬间,我彻底愣住了:外面是灰扑扑的石头房,里面却藏着一个被时光精心守护的“珠宝盒”!
洛可可风格的穹顶的天蓝色画面上,白云与天使悠然飘游,颜料鲜活得像昨天刚刚画就的。阳光从高窗倾泻而下,给天使的衣袂镀上一层金边。支撑穹顶的立柱是坚硬的老核桃木,红褐色木纹泛着温润光泽;书架亦是核桃木所制,顶天立地排满整面墙,有些外面还罩着细铁笼。知情的旅友说,那是“国之重宝”,里面存放着九世纪的手抄本,其中一本古罗马浴场的建筑图纸,是现存最古老的同类手稿。
靠窗的玻璃展柜里,摆着一片巴掌大的羊皮纸,纸质黄得发脆,上面的鹅毛笔字迹细小如蚁,却一笔不苟。公元760年起,修士们便在此抄书。那个时候无纸,只能用羊皮,一只羊的皮仅能制成三张纸,抄完一本完整的圣经,要杀掉几十只羊。到九世纪时,这里已有三百多册藏书,比当时欧洲许多王室图书馆还要丰富。
墙上刻着一行希腊文,译作“灵魂的医院”或“灵魂药房”。从前的人来这儿翻阅书卷寻求慰藉,恰似现在的人去医院拿药,只不过治愈的是心里的迷茫。
我纳闷,书架角落为何放着一个黄铜地球仪?美洲大陆的轮廓带着中世纪的模糊感,底座刻着16世纪的字样。后来才知,这是修士们研究天文时的工具。我围绕着地球仪反复观看,好从能发现什么秘密来。许多人以它作为前景拍现场照留念。
书架之间藏着一架小木梯,几百年间,无数修士踩着它取放高处的书籍。穹顶下方的墙面上,还能找到修士们留下的细小签名,旁边画着小小的十字,大概是抄完一本书后,趁没人注意偷偷留下的记号,像孩子藏起的一颗糖果,带着几分可爱的小心思。
一批又一批游客蹑手蹑脚地来,看完又悄悄离去,生怕惊扰了书里“睡着的时光”。这座图书馆能在几十年前入选世界遗产,或许不只是因为建筑古老华丽,更因这些藏书与手抄本太过珍贵。馆内现存17万册藏书、2100本中世纪手抄本,上百册羊皮纸手稿价值连城,它也因此被评为全球十大最美图书馆。那些抄书的手、那些藏在签名里的心事,让千年时光变得可触可闻。
三、凸窗里藏着的老城故事
圣加仑老城曾在1992年斩获瑞士瓦克尔奖,颁奖词说它“把老房子养得很好”。亲眼目睹后才懂,这“养”字里藏着多少温柔。老城的路是青石板铺就的,汽车进不来,只有市民的自行车叮铃铃驶过,车轮压过石板缝的声音,像一首轻快的小曲。房子挨得很近,墙头上玫红色花簇热热闹闹地开着,格外亮眼。
最惹眼的是家家户户的凸窗。来之前,导游已在车里简要介绍过,凸窗几乎每栋老房子都有,风格却各不相同,像一件件精心设计的艺术品。靠近广场的一栋巴洛克式建筑,凸窗由胡桃木打造,雕花繁复得惊人:藤蔓缠绕立柱,花瓣上刻着细小纹路,顶端坐着个巴掌大的小天使,翅膀上的羽毛根根分明。阳光照在木头上,纹路里泛着暖光。
旁边一栋浅粉色房子,凸窗却走了简约路线。白色木框干干净净,窗台上摆着一盆天竺葵,翠绿的叶子衬着艳红色的花。花盆有些裂纹,用细铁丝轻轻捆着,反倒比崭新的花盆多了几分生活气。再往巷子里走,还能见到哥特式的尖顶凸窗,黑色木框带着凌厉线条,窗玻璃是彩色的,阳光透进来,会在屋里投下斑斓光斑。因时间有限,我大步流星穿行在小巷里,边走边拍,仰头沉醉于这独特的风景之中。
墙上一幅画格外有意思:中世纪的集市上,穿长袍的修士站在摊位前,手里捏着草药与商人讨价还价;戴宽檐帽的小贩扛着布幡,上面写着“新鲜面包”;角落里,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孩正偷偷摸摊位上的苹果,摊主举着扫帚假装要追,眼里却藏着笑意。这多像一幅鲜活的民俗风情画,墙上的人物,仿佛就是小巷烟火气里的芸芸众生。
形态各异的凸窗,从前是富人家的“标配”——雕花越繁复,越能彰显家底。圣加仑曾是四国交界的商站,德国的布匹、奥地利的银器、意大利的葡萄酒,都要在此周转。商人赚了钱,第一件事便是把房子修得漂亮,凸窗便是他们展示生活的小舞台。
这时我才真正读懂瓦克尔奖“养”字的深意:圣加仑的老城不是“冻结”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时光。老房子掉了砖,就找块颜色相近的旧砖补上;墙面裂了缝,就用传统灰浆慢慢抹;就连窗台上的花盆裂了,也不换新的,而是用铁丝轻轻捆好继续用。这座城区人口仅七万多的州府小城,活得像个慢悠悠的小镇:老人坐在门口木椅上晒太阳,孩子们追着鸽子跑,连时光都在这里慢了下来。
圣加仑的半日时光,像一场温柔的相遇。老城犹如一位睿智的长者,把岁月沉淀的故事,藏在柱头的纹路里、书页的墨香里、凸窗的雕花里。它不着急诉说,只等你慢慢发现。真正的珍贵,从不是金碧辉煌的堆砌,而是那些被时光打磨过,却依旧带着生活温度的痕迹。这,才是一座城市最动人的灵魂。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秋风一起,人们总想钻进山里,看遍那场色彩的盛宴。但秋天,难道只有这一种模样吗?今天,想带你走进一处静谧之...
2025-11-09 3
济南的秋,在风轻云淡的午后,把唐冶公园浸成一帧澄澈的画。碧空是新拭的蓝玉,匀净得没有一丝褶皱,只任树的枝桠去裁它的轮廓。银杏是秋最偏爱的金箔,把满树叶...
2025-11-09 3
11月5日,肇兴、岜沙、加榜景区2025年金秋联合推介会在广州成功举行。通过民族歌舞展演、旅游资源推介及行业深度交流,贵旅集团向广州旅游业界及媒体全方...
2025-11-09 3
央广网葫芦岛11月4日消息(记者 李子平)深秋的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海风轻拂过宁远古城的青砖,卷起城墙上零星的落叶。转身向南,无垠的蔚蓝在眼前展开,...
2025-11-09 2
秋意渐浓火红的柿子已挂满枝头如“小灯笼”一般沉甸甸、蔚然一片点缀着姑苏的白墙黛瓦完美呈现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静美画卷中式美学氛围感拉满快看!苏州街头已...
2025-11-09 3
为紧抓省内支线串飞航线新开加密机遇,助力实现“做热淡季、均衡四季”的目标,11月5日,陇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组织全市各县区文旅部门及市内重点景区赴...
2025-11-09 3
图为土族阿姑展示盘绣作品今年以来,海东市积极打造“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文旅IP,全市文旅部门锚定“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核心使命,深度融入国际生态旅游...
2025-11-09 2
摆件式感谢信。红网时刻新闻11月7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汤娟花 毛飞)11月7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收到一份满载心意的特殊礼物——游客蒋女士精心制作的摆...
2025-11-09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