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秋风一起,人们总想钻进山里,看遍那场色彩的盛宴。但秋天,难道只有这一种模样吗?今天,想带你走进一处静谧之...
2025-11-09 3
海报新闻记者 赵鹏程 泰安报道
“运河之心”“中国古代第一坝”“北方都江堰”,它们指的都是戴村坝。11月4日下午,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戴村坝博物馆。
戴村坝位于山东省东平县境内,是大汶河中下游的分界标志,而大汶河作为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流,自古与黄河血脉相连。这座全长约400米的石坝,由明代工部尚书宋礼与农民水利专家白英共同设计,以“筑坝戴村 遏汶济运”的智慧,迫使汶水西流,汇入京杭大运河海拔最高的南旺段,实现了“七分朝天子 三分下江南”的漕运奇观。
坝体设计蕴含古人治水的深邃智慧:玲珑坝、乱石坝、滚水坝三级阶梯结构,可随水位自动调节蓄泄。水量小时,玲珑坝抬升水位;水量大时,漫过乱石坝;汛期洪水则从滚水坝宣泄,既保障漕运,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数百年来,戴村坝以“铁扣相连、灰浆浇砌”的工艺岿然不动,被誉为“北方都江堰”,更是黄河水系中活态水利工程的典范。
2025年7月,戴村坝博物馆经过全面提升后焕新开馆。博物馆以“文化+科技”的融合路径,打造了序厅、运河之心、建坝筑梦、运载千秋、博物传薪五大主题展区,通过300余件珍贵文物、沉浸式影片和互动装置,生动再现了戴村坝六百年的治水文明。
在这里,游客可以透过数字影片,直观感受古人“引汶济运”的宏大场景。通过微缩坝体模型,理解“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博物馆还借助智慧化互动系统,将戴村坝的工程原理、历史价值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让古老水利工程焕发时代光彩。
戴村坝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黄河治理的智慧,体现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黄河精神。近年来,戴村坝先后入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黄河水利遗产,并作为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被水利部在全国推广。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戴村坝被赋予新的使命。它从维系漕运的“心脏”,转型为展示黄河文明、开展研学教育的重要窗口。戴村坝博物馆的升级,正是泰安市推动黄河文化“活态传承”的缩影——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3D模型,结合法治长廊、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让古坝成为融合历史、生态与科技的公共文化空间。正如当地工作人员所说:“保护戴村坝,不仅是守护历史,更是为了让黄河智慧滋养未来。”
从1411年的夯土筑坝,到今天的智慧水脉;从保障漕运五百年的“运河之心”,到守护黄河安澜的“生态屏障”,戴村坝的变迁,正是黄河文化绵延不绝、创新发展的缩影。它用600年的波澜不惊,诉说着中华民族与母亲河共生共荣的永恒课题,也成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生动注脚。
相关文章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秋风一起,人们总想钻进山里,看遍那场色彩的盛宴。但秋天,难道只有这一种模样吗?今天,想带你走进一处静谧之...
2025-11-09 3
济南的秋,在风轻云淡的午后,把唐冶公园浸成一帧澄澈的画。碧空是新拭的蓝玉,匀净得没有一丝褶皱,只任树的枝桠去裁它的轮廓。银杏是秋最偏爱的金箔,把满树叶...
2025-11-09 3
11月5日,肇兴、岜沙、加榜景区2025年金秋联合推介会在广州成功举行。通过民族歌舞展演、旅游资源推介及行业深度交流,贵旅集团向广州旅游业界及媒体全方...
2025-11-09 4
央广网葫芦岛11月4日消息(记者 李子平)深秋的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海风轻拂过宁远古城的青砖,卷起城墙上零星的落叶。转身向南,无垠的蔚蓝在眼前展开,...
2025-11-09 2
秋意渐浓火红的柿子已挂满枝头如“小灯笼”一般沉甸甸、蔚然一片点缀着姑苏的白墙黛瓦完美呈现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静美画卷中式美学氛围感拉满快看!苏州街头已...
2025-11-09 3
为紧抓省内支线串飞航线新开加密机遇,助力实现“做热淡季、均衡四季”的目标,11月5日,陇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组织全市各县区文旅部门及市内重点景区赴...
2025-11-09 3
图为土族阿姑展示盘绣作品今年以来,海东市积极打造“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文旅IP,全市文旅部门锚定“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核心使命,深度融入国际生态旅游...
2025-11-09 2
摆件式感谢信。红网时刻新闻11月7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汤娟花 毛飞)11月7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收到一份满载心意的特殊礼物——游客蒋女士精心制作的摆...
2025-11-09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