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内乡夏馆如今仍有古寨门,界岭,接官亭,秋林渡等遗迹,文化厚重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9日 13:03 5 admin

内乡夏馆镇位于内乡县正北方向的伏牛山腹地,处处山高,林密,石奇,水秀,风景如画。境内的宝天曼有很多原始森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乡夏馆如今仍有古寨门,界岭,接官亭,秋林渡等遗迹,文化厚重

夏馆不仅风光秀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如今仍有古寨门,界岭,接官亭,秋林渡等遗迹。

初秋时节,路过夏馆,听说镇上还保存着一座明清时期的古寨门,便前去探访。

从镇政府往西走,很快就看见了那座掩映在现代建筑之中,土里土气,并不起眼的西寨门。

它有两层楼那么高,由青砖砌成,下面是拱形门洞,上层是抬梁式门楼,中间铺有木板,屋顶用灰瓦覆盖。

内乡夏馆如今仍有古寨门,界岭,接官亭,秋林渡等遗迹,文化厚重

门洞上面题有“嵩华拱卫”四字,两边修有瞭望孔,既能观察敌情,又能射击。

明清时期,夏馆镇共有四个寨门,门上面的匾额上分别题着:“秋林胜迹”“湍水环抱”“菊潭在望”等。

可惜民国时期发大水,冲坏了其它三座寨门。

古寨门旁边有一个小广场,漫步其中,四周悄然,倍感宁静。

这座仅剩下的西寨门孤零零地屹立在道路中,默默诉说着古镇历经的沧桑岁月和兴衰变迁,守候它的,亘古不变的,只有远处隐隐的青山,和天上悠然的白云。

内乡夏馆如今仍有古寨门,界岭,接官亭,秋林渡等遗迹,文化厚重

夏馆镇起源于何时?

春秋后期,楚国攻下申国,邓国后,便在此驻军。据说,从夏馆往北有一条直达洛阳的驼马古道,那时被称为“夏路”。

因此,夏馆便成为楚国北部的边关前沿和“夏路”上的重要驿站。它北通晋赵,西达秦戎,东至齐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甚至,有人认为此地原为“夏关”,后来误写为“夏馆”。历史真相扑朔迷离,谁又能说得清?

如今,从夏馆北行几十里,可达湍源村,那里仍有一个名叫“界岭”的地方,当年,韩赵魏三国就是在此与楚国对峙,乘机夺取了楚国的宛,邓等地。

我曾探访过西峡二郎坪的上庵古道,感觉离湍源村很近,再往北几十里就能到洛阳的嵩县了。

无独有偶,湍源村南边还有一个叫“接官亭”的地名,这里离古渡口“秋林渡”也不远。很有可能,早在东周时期,当洛阳为都城时,这里便成为北去京都,南下荆湘的官道。

难怪,三国时,曹操派夏侯惇在此镇守。现在,一般认为,夏馆因夏侯惇在此设馆驻兵而得名。原来,我曾纳闷,曹操兵强马壮,为何要钻进这深山老林与孙吴争锋?

北宋年间,这里更是名闻天下,秋林红叶被誉为中原八大美景之一。

原来,秋林渡旁边的秋林山上,长满乌桕树,深秋季节,漫山红透,吸引无数过往客人前来驻足观赏。山下建有秋林寺,也因在古道旁而香火旺盛。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目为:“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东京城献俘”。书中写道:宋江南征淮西王庆后,率军北上,途经宛州内乡县秋林山下的秋林渡,见山,泉,石俱佳丽,又闻燕青初学射箭,便箭无虚发,射下多只大雁,便口占一诗: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极写了众兄弟星散、陨落的凄凉,忧伤之情。

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任内乡县令时,在秋林寺附近建有别墅,为母丁忧时,在此徜徉山水,吟诗作画。

明清时期,秋山红叶仍为内乡八景之一。

过往骚人留下很多题咏,其中一首为:霜深十月爱山行,野客浑疑到赤城。莫遣寒飚摇落尽,留将丹色照人明。

深秋时节的伏牛山,不仅有秋林红叶,还有离它不远处的千年古树群银树沟,什么时候,才能放下羁绊,倾心一游?

古寨门,界岭,接官亭,秋林渡,秋林寺,上庵,这些千百年来的历史遗迹,实际上都与通往洛阳的“夏路”有关。

你走过这条充满沧桑的悠悠古道吗?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