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必去15个景点,哪些景点最值得游览? 1、竹海大门:必去理由:作为蜀南竹海的门户,大门两旁高大的竹子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隧道,是进入竹海的第一...
2025-10-25 0
【瓯越风情 · 瓯海泽雅 ·金坑峡】
文&图叶望庆
半岭飞瀑:金坑峡的序曲
金坑峡,隐匿在瓯海西部山区的群山褶皱里,作为泽雅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3.19平方公里的疆域内,既有“浙南大峡谷”的雄浑,又有“温州第一峡”的险峻,距市区约35公里,向来是寻幽者的心头好。多年前,荡山群为避门票,也曾由此下行入景区。2024年10月景区闭园改造提升后,近期听闻已免费开放,国庆期间,我们便踏上了这趟“景好人少”的清幽之旅。

车抵景区门口,尚未踏入,先被一阵轰然水声攫住心神。那声音如闷雷滚过天际,又似千军万马在山谷间奔涌——这是金坑峡递出的第一张名片:半岭飞瀑,雄浑而有力,宣告着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即将启幕。

循声而望,飞瀑如白练铺展在青灰岩壁间。作为金坑峡的“门面”,它是“未见峡谷先遇瀑”的惊喜。站在桥上远眺,60余米高的崖壁间,水流呈五级跌落,像大自然以山为纸、以水为墨挥就的灵动笔触。丰水期时,银瀑宽达数丈,水雾里晕染的虹光如七彩流苏;初秋的水量虽不及盛夏汹涌,却更显清秀飘逸。阳光从山坳斜射而来,穿透水雾折射出绚丽彩虹,为壮阔景致添了几分仙气。

真正的震撼藏在桥下。沿桥右侧石阶走到桥底——这处常被游客忽略的秘境,却藏着别样野趣。仰首而望,瀑布如天河倒悬,水流撞岩的轰鸣在逼仄空间里被放大,带着振聋发聩的力量。水珠溅在脸颊,清冽凉意驱散秋日燥热;岩壁苔藓被水汽养得鲜绿,与粗犷岩石、奔腾流水构成充满张力的画面,仿佛能触到大自然最原始的脉动。


拾级而上,半山腰的观瀑亭是另一重独特视角。石亭古朴雅致,柱上“峰洞石样样皆上品,瀑林峡处处是胜景”的楹联,与周遭山水浑然一体。立于亭中,视角恰好将半岭飞瀑的全貌与细节一并收纳。坐在此处听瀑观景,惬意难言,尘世烦扰,真如这潭水般,被涤荡得无影无踪。



从桥上的惊艳,到桥下的震撼,再到亭中的静观,半岭飞瀑以不同姿态,展露着多面之美。它是金坑峡的“门面”,以磅礴之势迎接八方来客;更是一首序曲,用跌宕旋律预告着峡谷深处更幽、更奇、更秀的风景。它不只是一道瀑布,更是一个入口,一个从现实通往秘境的仪式。

古道寻踪:通济桥头的千年回响
赏罢半岭飞瀑的磅礴,转身却见景区门口“改造提升中”的牌子依旧立着——原想从正门入峡的计划落了空。联系几日前进峡发朋友圈的老同事,得知他是从“库门坳”古村下行入峡的。向当地村民打听后,得知可从石桥村对面的古道上行,过第一个岔口左拐,便能绕进景区深处。我们随即启程,踏上这条古驿道。

这条蜿蜒于泽雅群山中的古道,绝非寻常乡径。它曾是南宋时期连接温州府城与处州府青田县的重要官方驿路,更是沟通浙闽、直达京畿的东南通道之一,史称“永青古道”或“泽雅古驿道”。在舟车不便的年代,这条翻山越岭的石阶路,承载着官差传驿、商旅往来、士子赶考、物资运输的重任,是名副其实的“浙闽咽喉”。

从温州小南门出发,经瞿溪、泽雅等地,最终抵达青田,其中穿行于金坑峡峭壁深涧的这段,无疑是全程中最险峻雄奇、也最具风光的一段。从峡口起步上行,到坑源,直至库门坳附近相对开阔的山坳地带,短短数里,海拔便爬升逾百米,足见昔人行路之难。

我们从石桥村对面的古道拾级而上,过第一个岔口左拐不久,远远地可以看见一座石桥横卧溪上,这便是这段驿道上的标志性遗存——通济桥。通济桥又名半岭桥,始建于南宋,全长约30米,宽约5米,桥身高大坚固,拱券采用纵联砌法,桥面铺着青石板,两侧原有的石质护栏已部分破损。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年久失修得以重建,改用块石垒砌,仍保留了原有的二孔结构。

桥头石碑字迹斑驳,依稀可辨“古道所经,官银运道”八字。原来,这不起眼的山间小桥,竟是当年官府押运银两、传递文书的要冲。上游所谓的“库门坳”,旧称“库银坳”,正因曾设临时库房屯贮官银而得名——它并非长久存银之所,却是古道上一个短暂却关键的节点。桥面石板被岁月磨得温润,桥墩水痕记录着百年水位起落。银担过桥,马蹄踏石,山风穿林,那一声声回响,早已沉入溪底,却在今日的足音里隐隐复生。


过了通济桥,古驿道便与金坑峡的峡谷景观相融。一路上行,竹林突然漫山遍野涌来:阳光透过竹叶筛下斑驳光影,风过处竹浪翻涌,与远处峡谷的苍黛形成绝妙对照。偶有老竹虬曲如龙,新笋破土似剑,这生生不息的景象,让人想起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题诗。竹林深处隐约可见残存的路亭遗址,石础上青苔斑驳。

古道紧贴金坑峡崖壁,一侧是深涧幽谷,一侧是陡壁危岩,昔日行人行至此处,必得步步为营。而今细看,不少路段已被山洪冲毁,碎石散落,草木蔓生。原来景区“提升改造”并非废弃古道,而是于崖壁新凿栈道:钢木结构凌空飞架,或贴壁而行,或悬于半空,既保安全,又拓视野。

站在栈道上回望,古驿道如青灰色的丝带缠绕山间,竹林、峡谷、飞瀑尽收眼底,新与旧的碰撞,让这段路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便捷。


古道无言,却道尽沧桑。它承载过官银的重量,见证过商旅的艰辛,如今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使命——方便旅人更安全、更近距离地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走在这样的路上,我们既是寻幽者,也是历史的阅读者。

涧溪流韵:瀑、潭与岩的诗意对话
自通济桥畔拾级而上,眼前的金坑峡渐渐褪去了古道的厚重,换上了一身灵动的水色。古道渐隐于竹影深处,新辟的步道与悬空栈道如丝线般缠绕山腰,将人引向峡谷更幽处。此时,耳畔的水声不再是远处的轰鸣,而是近在咫尺的低吟浅唱,如丝竹之音,轻轻牵引着脚步。

转过一处嶙峋石壁,珠绫瀑便在前方铺展开来——它不似半岭飞瀑那般自高崖奔涌而下,而是从一整片倾斜如席的岩面上,薄薄地铺展下来,仿佛天工织就的一匹轻柔白绫,从崖顶垂落于碧潭之上。水珠在阳光中分裂成无数细小光点,似珍珠撒落,又似丝缎拂过石面,细腻而富有层次。这便是金坑峡的性情:既有飞流直下的豪情,更有细水长流的柔肠。


观珠绫瀑后,我们沿涧溪而行,视野中不断变换的是水的姿态与声的旋律:时而有细瀑从岩缝中渗出,如琴弦轻拨;时而有急流冲击巨石,似鼓点敲心;时而成飞瀑跌落水潭,像千军万马奔涌。荡友们不断举起手机记录美景,把流淌的涧溪定格在画面中。



拍完照片,行至一处开阔谷地,一潭碧水骤然撞入眼帘。碧潭被四周巨石环抱,宛如天然浴盆,边上竖有“仙女浴池”指示牌。人们总爱把浪漫遐想寄托于自然美景,这里亦不例外:传说古时有九位天女夜游至此,见潭水清冽、山色空蒙,便解衣入水,嬉戏良久;也有说每当月明星稀之夜,山中仙女会悄然降临,在这幽静潭水中洗去凡尘。如今虽不见仙女踪影,但潭水依旧澄澈见底,仿佛还留存着一丝仙韵。



前行不远,左侧岩壁间忽然现出一处幽深洞口——这便是当地人口中的“岩太师练功洞”。相传早年有山中隐士在此吐纳导引,采天地之气。我们信步而入,洞内清凉如秋,石壁沁出的水珠滴答成韵。闭目静立,竟觉呼吸自然绵长,仿佛真有某种清气自足底升起,直贯头顶。想那古人择此地修行,非为避世,实为亲近自然本真——一涧清流,几块奇石,便是最好的道场。



金坑峡的岩石同样令人叹服。峡谷两侧分布着一组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有的像将军屹立,有的像士兵列队,栩栩如生,当地民间传说它们是古代将军屯兵驻守峡谷时所化,故得名“将军岩”。而另一侧崖壁上,一块岩石经千万年风化,竟神奇地形成猴面轮廓——“猴面岩”正静静地注视着来往游人,神情生动,惟妙惟肖。它是金坑峡最具代表性的象形奇石之一,当地传说此石为孙悟空西天取经时路过所留,故又被游客称为“悟空脸谱”。这些岩石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在百姓口中衍生出诸多动人传说,为金坑峡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一路走来,涧溪如一条碧绿丝带,将珠绫瀑的柔、仙女浴池的幽、练功洞的静、将军岩的威、猴面岩的趣串联成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卷。金坑峡的每一步,都是流动的画,是无声的诗,是瀑、潭与岩的诗意对话,低回婉转,余韵悠长。

天门峡:天门为界 一洞通仙
沿着贴壁而建的栈道继续上行,栈道如一条蜿蜒的藤蔓,牵引着我们向峡谷更幽深处探寻。山道渐深,林樾愈密,转过一道嶙峋岩壁,忽觉天地骤然收紧,前方仿佛被巨石拦腰斩断,一座天然的巨石门扉赫然横亘——这便是金坑峡的门户,天门峡。
它并非人工雕琢,而是一亿年前白垩纪火山喷发凝结的流纹岩,经千万年流水侵蚀、风霜剥蚀共同造就的奇迹。这条典型的构造侵蚀峡谷,纵深约1300米,入口处两侧十余丈峭壁拔地而起,如两扇巨门对峙,得名“天门峰”。岩壁垂直陡峭,似刀削斧劈,仅留出五至六米宽的狭窄通道;谷底溪水湍急,哗哗流淌成梯级水瀑。站在这“门”前,恍若一步之外是红尘俗世,一步之内便是另一重天地——这里,便是传说中“通往仙境的入口”。

老辈村民说,清晨雾起时,谷中云气氤氲,若见岩壁轮廓缓缓“开启”,状若天门洞开,便是风调雨顺之兆。旧时春耕前,常有老人携孩童至此祈福,谓之“迎天门”。岩壁高处有一洞穴,名“老鹰洞”,传为山神使者栖居之所。昔年曾有游人欲攀援而入,刻字留痕,村民闻讯即出面劝阻,言“惊鹰即惊山”,终合力修复如初。此洞至今禁登,唯见红嘴蓝鹊掠影而过,似在守卫这片未被惊扰的灵地。


在峡谷外拍照打卡后,我们顺边上步道上行,前方便是穿越“天门峡”的“通天洞”。洞口上方,朱漆镌刻的“通天洞”三字嵌在苍岩绿藤间,格外醒目。它并非天然溶洞,而是2003年为连接前后景区,以现代智慧与力量在坚硬岩体中开凿出的近80米长隧道。从前,行至此处须绕行三公里山径,方能抵达后段瀑布群与古道遗址;如今借人力之巧,穿山破岩,使游程连贯,可谓“以人智辅自然之脉”。



步入通天洞,温度骤然下降,光线由明转幽,脚步声在岩壁间回荡,如叩问大地心音。许是改造提升工程尚未完工,洞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唯有脚下冰凉的触感与耳边被放大的呼吸声。这是一种极致的静谧与内省,仿佛在穿越一道无形的结界。


待穿洞而出,眼前豁然开朗——竟已身处天门峡的另一侧!眼前的峡谷骤然变宽,奔腾的溪流在此放缓脚步,汇成一潭碧水。继续前行时,脚步也变得轻盈起来,因我们知道,通天洞的另一端,还有更多未知的美景在等待着被发现、被感受、被珍藏。
天门峡,是大地的裂痕,是自然之力的史诗;通天洞,是人类的回应,是巧夺天工的刻痕。一者以亿万年成之,一者以半载功就,却共存无碍,相映成趣。自然不因人工而失其庄严,人工亦因自然而添其诗意。行至此处方知,山水之美,不仅在于原始的幽邃,更在于人与自然在漫长时光中的彼此倾听与共舞。

古桥遗韵:涧溪吟唱不倦
穿过通天洞,我们踏上改造提升后的悬崖栈道。它依山势蜿蜒,紧贴岩壁而建,较旧时的古道山径高出许多。这高度的抬升,恰赋予我们全新的视角——不再是仰视或平视,而是以近乎俯瞰的姿态,将脚下景致尽收:飞瀑仍在不倦地吟唱,碧潭如翡翠镶嵌谷底,深谷的幽邃气息扑面而来,峡风掠过耳畔,裹挟着水雾的清凉。


沿栈道续行,满目皆是青山对撞出的峡谷秘境。阳光从林隙筛落,在布满青苔的岩石上烙下明明灭灭的光斑,溪水便在这光影里叮咚成琴,一路跌撞,化作大大小小的瀑布。那水流,或从巨石罅隙奔涌而出,在石面碎作层层雪沫,再汇作碧潭一汪;或有小巧瀑布自两岩夹缝中挤出,细流如丝,在石上凿出浅浅的痕;或有稍阔的水瀑从高处訇然落下,砸入潭中,溅起的水汽混着草木清芬,沁人心脾。


行至峡谷一处瓶颈,溪流再度湍急。我们需跨至对岸方能上行,此时,桥下那条横卧的水泥横条骤然叩开记忆闸门——它曾是我们几次途经时心跳加速的所在。昔日走在上面,脚下是轰鸣的流水,身侧是空茫的深谷,每一步都慌兮兮的,仿佛稍有不慎便会跌入碧潭。


而今,一座浇筑的水泥桥稳稳架在那里,带着坚实的护栏。行走其上,昔日“脚底发虚”的惊惧消散无踪,反倒多了几分悠然赏景的从容。站在桥上,镜头朝前可捕捉上游溪涧奔流赴潭的灵动,回首则能将碧潭沉静的幽蓝与飞瀑溅起的碎玉一并收入画框,峡谷的动与静,在此被这座小桥奇妙地连缀。

过桥后,溪流仿佛耗尽了力气,变得异常平静。它不再奔腾咆哮,而是悠悠流淌于石滩之间,宛如青罗带缠绕山腰。前方出现岔路口:右侧通往库门坳,路程较长,我们决意放弃;左路尽头,一座古意盎然的石拱桥静静伫立——这便是永瑞桥,承载着浙南山川千年时光的桥梁。


这座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代,原名“火烧桥”,因清光绪年间木桥遭火焚而得名,后改“永瑞”,寓意永嘉与瑞安山水相连。桥身由块石垒砌,半圆拱券如天穹垂落,两侧斑驳石栏上,依稀可见挑夫歇脚时留下的凹痕。昔日的永瑞桥,是官银押运、商旅往来的要冲:瑞安国库银两经此运往青田再上京,坑源村的造纸匠人挑着成品纸穿梭桥上,将“纸山”文明送往四方。

桥头曾有“永瑞宫”,赶考学子、行商脚夫常在此祈福,铜铃声回荡山谷。如今宫宇虽已圮毁,但山风掠过,似有当年檐角铜铃的轻响飘来,恍惚还能听见古时“火篾灯”坠落的噼啪声,与溪涧流水交织成一曲悠远的时光之歌。我们本想过桥从此下山,经郊游饭店沿公路返回,奈何通往瑞安的古道早已被齐人高的茅草丛淹没,只能原路折返。

金坑峡之美,不仅在山水之胜,更在这一桥一石、一门一洞中,它藏着一部无声的山河史诗。置身其间,尘世喧嚣被远远隔绝,心也如这溪水般,在青山怀抱里变得澄澈而轻盈。

相关文章
蜀南竹海必去15个景点,哪些景点最值得游览? 1、竹海大门:必去理由:作为蜀南竹海的门户,大门两旁高大的竹子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隧道,是进入竹海的第一...
2025-10-25 0
桧圣台,漯河历史遗迹之一,漯河宗教活动场所,位于付庄村北部,东邻京港澳高速公路,外地人不太好找,蔡侯与邓侯会盟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召陵...
2025-10-25 2
各位自媒体知音们,大家好,上期带大家逛了抚州的景点,今儿咱换个话题,深挖抚州的 “人文家底”!你肯定知道,中国好多城市都出才子,比如苏州、绍兴、咱家乡...
2025-10-25 2
秋风作伴,山水为席激情全运,湾区共燃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脚步渐近,“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口号正点燃全民运动的热潮。这个秋天,不如以车轮...
2025-10-25 2
本报讯 (记者曹琦)10月18日—22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为期五天的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1819陶瓷嘉年华)在江西景德镇隆重举行...
2025-10-25 1
百慕大群岛,是大西洋西部岛群,位于北大西洋,是自治的英国海外领地,也是世界著名游览胜地。一、地形与气候百慕大群岛介于北纬32°14—32°25和西经6...
2025-10-25 1
“秋风起,蟹脚痒”,眼下正是大闸蟹最肥美的时节。在“上海之根”松江,不仅藏着膏黄肉肥的黄浦江大闸蟹,也有特色美食和舒适住宿。这份松江品蟹专线全攻略,助...
2025-10-25 1
前段时间,沉寂许久的赣州市章贡区阳明路,以出乎意料的“变身”,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最火热的季节里,阳明路标准钟夜市街(章贡区坛子巷路口至标准钟路段)...
2025-10-2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