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长岛必去三个景点 蓬莱长岛必去的三个景点是:月牙湾、九丈崖和烽山。月牙湾:位于北长山岛北端,以其独特的球石海滩而闻名。球石洁白如玉,色彩斑斓,是地...
2025-11-09 3
【瓯越风情 · 永嘉大若岩 ·康养】下篇
文&图叶望庆
溪光山色里的康养闲步
在“楠溪花开”民宿的日子,晨起推窗,观山色如黛;饭后踱步,闻溪声入耳。康养之要义,不仅在于清食静心,更在于以脚步丈量自然,以呼吸感知天地。这几日最惬意的,莫过于循着溪声,赴一场水云溪畔的漫步之约。

水云溪,单听其名便觉清润。它发源于大元下村的深山幽谷,一路蜿蜒而来,携着草木的清气与岩石的冷冽,流经水云村,在陶公洞前与放生池相映成趣,最终汇入小楠溪,全长不过四公里有余。可这短短一程,却如一条翡翠丝带,串起山、水、村、道,将山水灵韵与烟火气息织成诗篇,铺就大若岩最动人的生态画卷,更成了我们每日清晨唤醒身心、饭后安放闲情的绝佳去处。2022年,它入选温州市“美丽河湖·水上碧道”名单,实属名至实归。


水云溪溪水碧绿,清澈见底,浅处可见斑斓卵石,锦鲤在其间穿梭;深处则碧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两岸叠翠的山峦。溪中的堰坝与碇步,将溪流裁作银帘般的水瀑——水流漫过坝体,如素绸倾泻;碇步间水花轻溅,在青山绿树的环抱里,谱出一曲灵动的水之乐章。水珠跳跃似碎玉落盘,溪面腾起的轻雾,更给这瀑水添了几分朦胧诗意。


我们的漫步,总在民宿门口启程。跨过小小的石桥,沿溪右拐,最先遇见的是陶公洞方向飘来的淡淡香火气。再往前,左侧是“十二峰”景区的入口,群峰耸峙,奇绝剪影如屏风般矗立,静默守护着这一方水土。而我们的脚步,却更愿留在右侧那条专为闲情逸致而生的溪畔慢道上。它不争不显,贴着溪岸延伸,仿佛生怕惊扰了水中的云影与石上的苔痕。


清晨的水云溪,是朦胧的。薄雾如纱,缠绕在山腰;溪面浮着一层轻烟,偶有水鸟掠水而过,翅尖点破镜面,漾开一圈圈涟漪,又倏忽不见。此时行走,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惊醒了山的梦境——这便是康养最本真的模样:不必刻意追寻什么,只需让身心沉浸在自然的韵律里,让溪风拂去倦意,让光影安抚心绪。


待到饭后,溪畔的步道便多了几分烟火气。村民把农田刚摘下的毛芋、地瓜、蔬菜,还有手工制作的楠溪江粉干、沙面摆在溪畔售卖。山风拂面,带着草香、水汽与泥土的芬芳,吸一口,五脏六腑都仿佛被洗净了。空气中飘来的,不只是自然的清甜,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安宁——那是远离尘嚣后,身心终于得以舒展的松弛感。


步道两旁,山势层叠,岩石嶙峋。楠溪江流域特有的流纹岩,在岁月与流水的雕琢下,呈现出千姿百态。最妙的是雨后初晴的午后:山被洗得愈发苍翠,翠色浓得要溢出来;溪水比平日丰沛些,却依旧清澈见底;云雾在山峦间游走,让整个溪谷都笼着一层梦幻的朦胧。对岸水云村的白墙黛瓦在树影里若隐若现,远处传来的鸡鸣犬吠与溪声相融,构成一幅鲜活的田园画卷。

水云溪的美,是静的,也是动的;是看的,更是走的。它不靠奇峰异石夺人眼球,而以一种温润绵长的方式沁入人心。漫步其间,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原来真正的康养,不在药膳,而在这样一种与自然无隔、与时光共处的从容。


水云溪的“慢”,是一种无声的教诲。它教会我们,美不在于奔赴远方,而在于发现身边的寻常;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感受多深。行走于此,渐渐明白:所谓康养,不过是找回与自然对话的能力。在水云溪畔,我们不是游客,而是归人——归向山,归向水,归向那个被都市生活遗忘已久的、本真的自己。

水云古村:宋韵遗存的山水归处
连日来,我们循着溪声在晨雾与暮色中闲步,几乎沉醉于这纯粹的自然之美。如此清绝的溪光山色,绝非偶然的造化,它必然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吸引一代代人于此栖居,将生命托付。这水云深处,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才配得上眼前这一川烟雨、满目空灵?于是,我们决定从溪畔转身,走向村庄的深处,去寻找那份属于水云村的“根”与“魂”。
水云村,单是这名字,便已浸透了道家的仙气与诗画的意境。它静卧于大若岩的怀抱,是“天下第十二福地”陶公洞的天然门户。自南宋陈氏先祖迁居于此,炊烟便在这片山水间袅袅不绝,他们世代耕读,将永嘉学派“事功”与“耕读”的种子深植于此。可以想见,当年的陶弘景在洞中修行,抬眼便是岭上白云;而山下的村民,在耕读传家的家风里,将日子过成了诗,也为宋韵的生根提供了最丰沃的土壤。如今的水云村,更是名副其实的康养旅游胜地。

与沿溪而立的四五层现代建筑不同,水云村的背街小巷里,藏着不少楠溪江风韵的古建筑,让我们得以一窥其悠久的耕读传承。这些民居延续着楠溪江传统风格,以硬山顶为主,屋顶坡面简洁利落,两端山墙高出屋面,既具防风防火的实用功能,又在视觉上勾勒出质朴的线条感。部分建筑的山墙顶部还带有叠涩挑檐,木构梁架从墙内探出,露出古朴的檐角,与周围的山石草木相映成趣。



最具辨识度的是那些遗存的门台,背街后巷里的“近云山舍”门台尤为亮眼,门楣上方的巴洛克式山花虽已斑驳,却仍可窥见昔日的精致,中央的太阳纹饰与两侧的弧形轮廓,混搭着中西建筑元素,与埭头村的同类门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出了主人归隐山林的志趣。另一处门台字迹已斑驳难辨,却更添一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沧桑。



建筑基座是典型的楠溪江式溪石垒砌,历经风雨仍稳固如初。石基之上的青砖墙体,表面早已斑驳,墙缝里还长出了浅浅的青苔。墙体是历史的“活档案”——青砖灰石的墙面上,特殊时期的标语仍清晰可辨,红漆虽已褪色斑驳,却在砖石的映衬下,成为刻着时代印记的鲜活注脚。



村里还有不少文物遗存。白云亭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取南朝陶弘景“岭上多白云”诗意而名,为单檐歇山顶形制,十六根圆柱撑起开阔空间,柯天年撰书的楹联“月移山影堪浮白,风送溪声欲入云”“白水环回绕涧去,云由梯阁送春来”意境悠远,亭内天花藻井彩绘斑斓,梁架雕刻古朴细腻,1984年被列为永嘉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与之遥相呼应的赤水亭,同样是县级文保单位,亭内“鑑古寓今”的匾额古朴厚重,天花彩绘与木构雕刻尽显工艺精湛,两座亭阁一“白”一“赤”,在水云溪畔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见证着古村的岁月流转。


娘娘宫作为清代建筑遗存,是水云村宗教文化的载体,虽经岁月侵蚀,其石质碑刻与建筑构件仍保留着道光年间的风貌,门前石狮默默守护着一方乡土的信仰记忆。最终,我来到了陈氏宗祠。这里是村庄的精神核心,是宗族血脉的源头。正是这座宗祠,将散落的民居凝聚成一个有共同记忆的共同体,让“耕读传家”的文化得以代代延续。




从后巷走出,重回现代的街面,恍如隔世。水云村,就像一本被撕去一半封面的古籍,前半部是坦荡直白的现代生活,后半部则藏在背街后巷里,需要你俯身细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醇厚与深沉。
灯火阑珊处 饼咖相逢时
在“楠溪花开”康养的日子里,晨露未晞时的锻炼,除了漫步水云溪畔,还可趁收费员尚未上岗,进入十二峰景区徒步登山。这里是楠溪江畔的火山岩奇观,清代诗人金简庵曾誉其“天然童子住岩巅”,12座流纹岩峰峦拔地而起,云雾缭绕中移步换景,形似宝冠、香炉、横琴、卓笔等。晨雾缭绕时宛如仙境,登高远眺,小楠溪如银带盘绕,村落星点尽收眼底。



那是属于白天的清朗与健朗。而夜晚,则属于溪畔的灯火、麦饼的香气与一杯温热的咖啡。当水云溪的喧嚣在暮色中渐退,陶公洞的香火隐入山影,十二峰的轮廓在晚霞里化作剪影,大若岩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晚餐后,我们循着溪声与灯火,走向那片被夜色温柔包裹的人间烟火。暮色四合,“楠溪花开”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光晕裹着草木清香漫溢开来。推门而出,水云溪上的石桥已被彩灯勾勒出灵动轮廓。白日温婉的溪流,此刻被灯火彻底点燃,光影在水中揉碎荡漾,随微波轻晃,仿佛整条溪流都成了流淌的星河。


过了石桥,斜对面的“楠溪若舍”民宿更显雅致——白墙黛瓦在暖光中晕染出朦胧诗意,庭院假山叠石藏在灯影里。古朴院墙下悬着几盏纸灯,愈发衬得温润厚重;院内树影婆娑,地灯向上投射,在枝叶间滤出深浅光斑,落在鹅卵石小径或竹篱墙上;几株修竹被灯带勾勒出清瘦轮廓,水景倒映着点点灯火,静谧中透着禅意。两座民宿隔溪相望,“花开”热烈,“若舍”淡泊,却共守这一溪山水、一川夜色。


楠溪若舍旁,“麦饼咖啡”的招牌格外亮眼。这名字乍听混搭,却正是楠溪江畔当下最真实的风情。麦饼是永嘉人舌尖上的乡愁,刻在骨子里的温度与记忆,承载着永嘉人质朴坚韧的品格,是最接地气的文化符号。而咖啡,是远道而来的浪漫,是都市精致的标签,代表着闲适与世界性品味。当二者在店招下相遇,碰撞出迷人的当代气息。

店面设计巧思兼具:中式古朴窗棂配西式简约线条,年轻店员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两种和谐的香——麦饼烘烤的焦香浓郁踏实,咖啡豆萃取的醇香缱绻悠扬。中西交融,传统与现代和解:一杯咖啡可以很“世界”,一张麦饼始终很“永嘉”,这份不违和的混搭,让小村在静谧中透着活力。

夜色里我们沿“九黄线”缓行,两侧黄色灯笼串成金色长廊,暖光倒映溪中,映着行人脸庞,既有节日细碎欢喜,又有家的妥帖安宁。偶有夜归人的电瓶车缓缓驶过,车灯短暂划破夜色又融入灯影,只留车声渐远。路侧“山寻”中式茶馆引人驻足,门扉大字在暖光中透着禅意——是寻乌牛早的清香,寻独处的静谧,还是寻心底久违的安宁?答案或许藏在窗棂漏出的暖光里,藏在室内隐约的青瓷茶具上,等着旅人探寻。


大若岩的夜从无喧嚣,却有溪水与风的私语;从非璀璨,却有灯笼与民宿的暖光。此刻方悟,康养从不是刻板的静坐冥想,而是山水间的“人间值得”——热饼的酥香、温咖的醇厚、灯影的摇曳、风过竹林的轻响,都是最生动的滋养。


相关文章
蓬莱长岛必去三个景点 蓬莱长岛必去的三个景点是:月牙湾、九丈崖和烽山。月牙湾:位于北长山岛北端,以其独特的球石海滩而闻名。球石洁白如玉,色彩斑斓,是地...
2025-11-09 3
近日,全球海拔最高的行浸式夜游项目——“情满拉萨河”(水上林卡 正式运营,为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拉萨夜景提供了新选择。作为2025年拉萨市重点打造的文...
2025-11-09 6
从《沉默的荣耀》的热播到吴石故居的人潮涌动,是一场红色记忆的“重启”——荣耀不再“沉默”,信仰在当代更加凸显。影视热剧让人们重新走进历史、重忆来路,也...
2025-11-09 5
11月5日,2025重庆国际旅行商大会拉开帷幕。这场以“多方邀约聚合力、开放联动破新局”为特色的行业盛会,吸引了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名嘉宾参会...
2025-11-09 5
为深入开拓国际入境旅游市场,2025年11月4日至6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四川重点文旅企业,赴伦敦参加世界旅游交易会(WTM...
2025-11-09 5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溱洧初冬迎贵客,千年胜地叙媒好。”2025年11月8日,第26届中国记者节如期而至,一场主题为“以媒为桥・遇见溱洧”的媒体采...
2025-11-09 7
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体验经济的兴起、下沉市场的挖掘和技术创新的推动,未来,文旅市场发展将呈现多元化、科技化与跨界融合趋势。通过政策、技术、业态协同发展...
2025-11-09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