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古稀之年登华山| 李 芳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5日 19:58 2 admin

古稀之年登华山

作者 李 芳

我和夫人今年都到了古稀之年。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趁着儿孙们外出旅游,我俩驱车前往西岳华山观光游览。

10月3日傍晚如期抵达渭南,住在距离华山景区附近的白玉兰酒店。原计划4日到华山游览,但没有提前预约,难以买到6日之前的缆车票。于是只能等待7日方可上山。

7日早晨8点,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乘坐摆渡车前往西峰索道,乘坐缆车上山。

古稀之年登华山| 李 芳

(华山西峰入口牌坊)

据介绍,华山由一块完整的巨型花岗岩体构成,由于经过漫长时间的地质作用,使华山形成了悬崖绝壁、陡峭奇险的诸多山峰。华山,因其雄伟壮观的山势,奇险独特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华山,满山遍布着自然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就有200多处。由于体力有限,我们主要游览了西峰、南峰、东峰、中峰和北峰五座主峰。

华山西峰,海拔2082.6米,是华山主峰之一,也是华山最为秀丽险峻的山峰。因峰顶翠云宫门前,有形状宛如莲花的莲花石以及峰巅还有酷似莲花瓣的巨型石片,故又称“莲花峰”、“芙蓉峰”。西峰,三面凌空,悬崖绝壁,从顶峰俯瞰,深不见底。西峰陡峭巍峨的山势,是华山山形的代表。

古稀之年登华山| 李 芳

(华山西峰)

在西峰上,不仅有翠云宫、舍身崖、天下第一洞、莲花洞等自然景观,还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甚广。

登上西峰,身旁是万丈深渊,不见谷底的峭壁,四周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群峰。在西峰南崖,有一条与南峰相连、长达300多米、宽约1米的山脊,岩石色泽苍黛,形似一条巨龙,被称为“青龙背”,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从西峰到达南峰,我们走了50多分钟。

古稀之年登华山| 李 芳

(华山南峰)

华山南峰,又叫落雁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的最高峰,也是五岳的最高峰,古人尊称其为“华山元首”。登临峰顶,顿感天近咫尺,举目环视,近观是千丈绝壁,远眺是崇山峻岭,真可谓一览众山小。

峰顶最高处是华山极顶,在峰顶仰天池旁边矗立着一块多边形石碑,上面镌刻着华山两个绿色大字、海拔高程以及相关部门的名称等。南峰有许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仰天池、长空栈道、金天宫、老君洞、松桧峰和落雁峰等。南峰不仅有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传说,在沿途的岩石和峭壁上,到处是历代文人的题词与诗赋,尤其是摩崖题刻,遍布山崖,琳琅满目。

南峰不远处就是东峰,两峰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从南峰顶峰下来,再登上东峰峰顶,不仅需要不少的时间,而且要消耗一定的体力,还要有坚强的意志。

古稀之年登华山| 李 芳

(华山东峰)

华山东峰,又称朝阳峰,海拔2090米。东峰由朝阳、玉女、石楼、博台等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这些峰头形态各异,独具特色,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观。尤其峰顶的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观日出的绝佳之地。在东峰尽头矗立着一座杨公塔,这座塔是为纪念杨虎城将军所建。

沿着东峰西侧尽头陡峭的栈道下来,就是华山中峰。中峰其实就是东峰脚下的一座小峰,与东峰头脚相连,互为一体。中峰树木茂密,生态优美,峰下生长着一颗树龄840多年古松,命名为二将军。中峰没有多少景点,峰顶有一座道舍,名为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

古稀之年登华山| 李 芳

(松树·二将军)

从中峰到北峰全是下坡,虽然不太消耗体力,但腿脚难耐。有些地段山道陡峭,甚至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直上直下的台阶,拽着铁链子上下。

华山北峰,又称云台峰,海拔1614米,是华山五大主峰中最低的山峰。北峰虽然不高,但山势险峻,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岭通向南峰。北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众多,有擦耳崖、千尺幢、百尺峡、日月崖、苍龙岭、“华山论剑石碑”等。在北峰绝顶处的平台上保存有倚云亭遗址。这里是南望华山三峰的最佳之地。

古稀之年登华山| 李 芳

(华山北峰)

华山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登临华山,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摩崖石刻。李白、杜甫等诗人都曾在华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状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生动地描写了华山的雄伟壮丽。

在华山上,处处显示着浓郁的道教文化,这里有20多座道观,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据了解,自春秋时期老子入关开讲《道德经》以来,华山便成为道教神府。道徒云集,高人辈出,并留下了许多道教的遗迹和传说。

华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故事,“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就发生在华山。传说,玉皇大帝的女儿三圣母,因爱慕凡人刘彦昌,私结连理,后被其兄二郎神压在华山之下。三圣母之子沉香长大后,习得一身本领,用神斧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还有“吹箫引凤”等传说,为华山增添了神秘而浪漫的色彩。

从西峰游览到北峰,我们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加上乘坐摆渡车和缆车,耗时12个多小时。

登临华山,虽然费时耗力,但收获颁丰,不仅游览了华山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领略了华山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是对身体和意志的一次挑战。


古稀之年登华山| 李 芳

作者简介:李芳,男,生于1951年5月,甘肃省古浪县人。1975年9月入云南林学院(原北京林学院迁云南)读书,1978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终身从事林业高等教育和党务工作。2011年6月退休。空余时间读书写作,偶有文章在媒体发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