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6日讯(记者 莫楚宁)月到中秋分外明,客至潇湘兴未阑。10月6日,中秋佳节与国庆假期交汇,湖南文旅市场在假期“后半程”依然保持强劲活...
2025-10-13 1
坐在办公室里敲键盘时,鼻尖总会突然窜出一股椰丝的甜香,指尖好像还沾着舂鸡脚的酸辣汁,耳边甚至能听见大金塔风铃的叮当声。
那是座藏在云南边境的小县城,地图上小到容易被忽略,却装着最让人想赖着不走的日子。
去之前总听人说“东南亚平替”,真踩在那片土地上才发现,它根本不是谁的替代品,是独一份的松弛。
但实际上,今天的芒市随着互联网的影响,也变得热闹了许多,虽没有人山人海那么夸张,节假日也是人头攒动。
第一天清晨是被阳光喊醒的。
没有闹钟的尖锐,只有透过民宿竹窗洒进来的金光,温柔地落在枕头边。楼下传来傣族阿姨叫卖粑粑的声音,糯叽叽的调子裹着晨风飘上来,瞬间把“KPI”“deadline”这些词从脑子里赶跑了。
决定先去雷崖让山顶。
勐焕大金塔就站在那里,像披了件镶满碎钻的金袍。太阳刚升起来时,光线斜斜地打在塔尖,鎏金的颜色晃得人眼睛发颤,却又觉得心里特别静。
临街小卖铺的老板,穿着藏青色的傣锦褂子,下巴趴在柜子的玻璃上。他说这塔立了好些年,见过太多人来这儿许愿,大多是求平安的,“你们城里来的,是不是求少加班哦?”
我笑着点头,他就咧开嘴笑,皱纹里都藏着暖意:“在这塔下多站站,烦恼会被风吹走的。”
果然没说错。站在塔前的平台上,风裹着山间的草木香吹过来,远处是连绵的青山,近处是金塔的飞檐翘角,连呼吸都变得慢了半拍。那些在办公室里皱着眉算报表的日子,好像真的被这风刮到九霄云外去了。
紧挨着大金塔的是勐焕银塔。
如果说大金塔是威严的国王,银塔就是温柔的公主。通体的白银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塔身上的雕刻细得像绣出来的,连砖缝里都长着倔强的小草。
有穿着傣族服饰的姑娘在拍照,水蓝色的筒裙扫过青石板路,银腰带随着脚步叮当作响。她们笑着闹着,裙摆扬起的弧度里,全是不用赶时间的惬意。
从山上下来,直奔菩提街。
刚拐过街角就愣了——两排椰树直直地立在路两旁,宽大的叶子在头顶交叠,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来,在柏油路上画满碎金。风一吹,椰树叶哗啦作响,竟真有了种在清迈街头的错觉。
芒市宾馆前的人行横道果然是网红打卡点。站在斑马线上,背后是椰树和东南亚风格的小楼,随便按下快门都是一张能骗倒朋友圈的照片。
拍照时遇到个本地小哥,他凑过来看了眼我的手机:“要不去对面的糖水铺坐会儿?他家的泡鲁达才叫绝。”
顺着他指的方向走过去,果然有家小小的糖水铺。老板娘舀了满满一碗泡鲁达,透明的玻璃杯里,西米、椰丝、炼乳堆得像座小山,最后还插了根烤得金黄的法棍。
咬一口法棍,外脆里软,蘸着椰奶吃甜而不腻;吸一口西米,滑溜溜地钻进喉咙,椰香在舌尖炸开。老板娘坐在对面,说这条街以前是芒市最热闹的地方,后来新城区建起来了,反倒留住了这份慢悠悠的劲儿。
菩提寺就在菩提街的尽头。
和别处的寺院不同,它是黑金色的。朱红的大门推开,里面的佛殿、回廊全是黑底描金的装饰,阳光照在上面,金色的纹路像是活过来一样。
寺里很安静,只有僧人诵经的声音断断续续飘出来。有位老奶奶在佛前跪拜,手里拿着一束新鲜的缅桂花,花香混着香烛的味道,让人心里格外安宁。
我在寺里的石凳上坐了很久,看阳光在地砖上慢慢移动,看鸽子在屋檐下盘旋。。
傍晚的时候去了傣族古镇。
夕阳把古镇的尖顶染成了橘红色,傣族风格的吊脚楼鳞次栉比,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慢慢亮了起来。街上满是卖小吃的摊子,景颇族的舂鸡脚、傣族的竹筒饭、缅甸的甩粑粑,香味儿勾着人挪不动脚。
找了家卖孔雀宴的馆子坐下。当服务员端上那一大盘“孔雀开屏”时,我还是忍不住“哇”了一声。翠绿的芭蕉叶铺底,上面摆着十几样小菜:炸竹虫、酸笋鱼、手抓饭、烤五花肉,五颜六色的像幅画。
同桌的是一对来自重庆的老夫妻,他们说退休后就背着包四处旅行,芒市是他们停留最久的地方。“这里的人太热情了,”老爷爷喝了口米酒,“昨天在菜市场买菠萝,摊主硬是多送了我们两个,说‘吃不完没关系,尝尝鲜’。”
夜色渐深,古镇里的篝火晚会开始了。穿着民族服饰的姑娘小伙手拉手跳起舞,游客们也跟着加入进来,不管认识不认识,都笑着转圈。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在写字楼里永远找不到的。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去出冬瓜村。
车子驶出城区,路两旁的景色渐渐变成了绿色的稻田。司机是个德昂族小伙,他说“出冬瓜”是德昂语“神仙居住的地方”,村里还保留着最古老的织锦和酸茶制作技艺。
村子藏在深山里,一进村就看到几位老奶奶坐在大榕树下织锦。她们手里的彩线在织布机上翻飞,织出的图案全是山里的花草鸟兽,颜色鲜活得像要跳出来。
跟着一位阿婆去她家喝酸茶。阿婆把晒好的茶叶放进竹筒里,再埋进土里发酵,挖出来的时候,茶叶带着股独特的酸香。冲泡后抿一口,先是酸,接着是甘,最后还有点回甘,味道很特别。
从出冬瓜村回来,顺路去了稻田咖啡。
咖啡馆就建在稻田中间,落地窗外全是绿油油的禾苗。点了杯冰美式,坐在露台的藤椅上,风吹过稻田,掀起一层层绿浪,蝉鸣和鸟叫交织在一起,像首天然的交响乐。
旁边坐着个姑娘,抱着电脑却没怎么动,只是望着稻田发呆。她说自己是从深圳来的,在芒市已经住了半个月,“每天就来这里坐一下午,什么都不做,说实话再呆一段时间,我都寻思是不是该提个离职申请了。”
我深有同感。掏出手机想发条朋友圈,却发现连打字的欲望都没有。就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云在天上慢慢飘,看禾苗在风里轻轻晃,这种“无所事事”的快乐,太久没有体会过了。
下午去了树包塔。
初见时真的被震撼到了。一棵几百年的大榕树,树根像无数条巨蟒一样缠绕着佛塔,树干已经和塔身长在了一起,分不清哪里是树,哪里是塔。佛塔的砖缝里钻出嫩绿的枝叶,古老与生机就这样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树和塔已经相依为命几百年了,树护着塔,塔陪着树,就像芒市人,守着这片土地慢慢过。
芒市的日子,大概就是这样了,不慌不忙,却自有力量。它不像大理、丽江那样热闹,也没有西双版纳那样商业化,它就像个不争不抢的老友,在边境线上守着自己的节奏,等着懂它的人来。
最后一晚,去了新玩厂夜市。
这里的烟火气比傣族古镇更浓。霓虹灯牌闪闪烁烁,卖烤串的摊主吆喝着,卖鲜花饼的阿姨笑着递过试吃装,还有人在街头弹着吉他唱歌。
买了份户撒过手米线,坐在小马扎上吃。摊主是个阿昌族大叔,他说这米线要“过手”吃才香,用手把米线和调料拌在一起,再裹上烤肉和蔬菜,一口下去,酸辣鲜香全在嘴里。
旁边的摊子在卖柠檬撒苤,翠绿的颜色看着就清爽。舀一勺放进嘴里,柠檬的酸、香菜的香、米线的滑,瞬间唤醒了味蕾。大叔说这是景颇族的特色,“我们芒市就是这样,各民族的美食都能凑到一块儿,像一家人一样。”
逛到半夜才回民宿。走在空无一人的街上,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空气里还飘着夜市的香味。想起刚到芒市时的迷茫,不知道这个小县城能给我带来什么,现在却明白,它给了我最珍贵的东西——重新感受生活的能力。
离开芒市那天,特意起了个大早去买泡鲁达。老板娘笑着问:“下次还来吗?”
我用力点头。
不是因为这里的景点有多美,也不是因为这里的美食有多好吃,而是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久违的松弛。
不用扮演“职场人”,不用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只用做个简单的旅人,跟着太阳起床,跟着月亮入睡。
但,我们终究是卑微到尘埃的普通人,都有不得不要过的生活。但或许也正因为是这样,芒市的记忆才显得愈加深刻。
相关文章
红网时刻新闻10月6日讯(记者 莫楚宁)月到中秋分外明,客至潇湘兴未阑。10月6日,中秋佳节与国庆假期交汇,湖南文旅市场在假期“后半程”依然保持强劲活...
2025-10-13 1
“十一”假期,北京旅游市场热度高涨。针对假期有游客通过社交平台反映“景点预约多头管理、操作繁琐”的问题,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在回应北京日报客户...
2025-10-13 0
文/王敬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
2025-10-13 0
10月7日,东营园博园的文创小院内游人如织。文创小院是园区内的文艺聚集地,融合传统与现代美学,提供休闲茶饮、文创产品展示及文化体验活动。(来源:爱东营...
2025-10-13 0
国庆不必远行公主岭及周边就能承包所有快乐从山间秘境到田园奇趣从民国古宅到剧院盛宴再加上金街烟火每天都有新玩法随手拍都是爆款素材~大龙山文化园:山间藏着...
2025-10-13 0
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汉中市围绕“欢度国庆·潮游汉中”主题,按照“市县联动、全域推进、市场运作、全民联欢”原则,聚焦“中心城区、重点县区、热门景区、...
2025-10-13 0
国庆中秋长假,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水泊梁山风景区迎来千人研学旅行团。“沉浸式演出、NPC互动等新玩法都让我们体验感拉满,在行走中长知识,特别有意义。”来...
2025-10-13 0
怀化市迎丰公园以红星北路为中轴,天然划分出东西两大片区,西侧的植物园恰似城市绿肺里的“植物秘境”,公路桥与铁路桥如纽带般串联起两区景致。今日,我穿梭于...
2025-10-1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