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黑龙江以炽热的姿态向全世界展现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的独特魅力哈尔滨极地公园经移动大数据测算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分析,2025年国庆...
2025-10-11 0
中秋月圆之夜,延时开放的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内,西汉蟾蜍玉兔纹瓦当静静陈列,跨越千年,传递着中华民族对团圆与美好的恒久祈愿,让参观者在“天涯共此时”的意境中,唤起古与今的共鸣。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相逢,不仅带来了家国同庆的喜悦,更在神州大地掀起一股“文化味儿”十足的旅游热潮。
“从和面到晾晒,要经过5次发酵、18道工序,匠心十足,我觉得很有收获。”四川中江的挂面体验馆里,游客亲手拉制银丝般的挂面,感受非遗技艺的温度。如果说传统的博物馆参观是一种“静”的文化汲取,那么沉浸式体验则让文化“活”了起来,实现了从“观看”到“参与”的转变。湖北红安县的《大别山抗战》体验剧中,游客高呼“同志们,冲啊”,在3小时的沉浸式演绎中身临其境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安徽黄山呈坎的非遗鱼灯巡游中,游客们身着汉服,手持小鱼灯,在灯光和烟花的映衬下舞动穿梭,成为流动的风景。这种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实现情感的共鸣与价值的共创,正是“沉浸式文旅”的魅力所在。
在辽宁铁岭银冈书院,内含定制毛笔的“状元福袋”、“高中”主题红包与迷你“状元帽”挂件,都成为家长送给孩子的“励志信物”,备受青睐。在西藏布达拉宫,这里的文创设计从严肃的文物复刻走向生活化表达:毛绒藏面玩偶、布达拉宫纹样水杯……近年来文创产品的发展,让文化不仅可感可触,更“可带走”。“文创热”与“国潮风”的兴起,正推动传统文化以创新形式融入当代消费——布达拉宫文创年销售额较10年前增长近10倍,就是这一趋势的有力印证。
从凝视文物到沉浸体验,从回望历史到带走文创,这一系列文旅融合的实践,折射出“体验经济”的崛起与消费结构的升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激发了消费新活力,也推动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今年国庆中秋来说,美团数据显示,这期间集文化、历史、休闲与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综合体推动消费新需求,多场景叠加的套餐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20%。
与此同时,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发力,也为文旅消费注入了强劲动能。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的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将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4.8亿元消费补贴,有力激发消费意愿。黄山等地试点的“信用游”模式,通过“先游后付”优化服务体验,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假日文旅市场的繁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生动缩影,而文化作为核心要素,正不断拓展消费场景、创造就业机会、引领产业升级。
从文物中读懂中秋,从体验中感悟历史,从文创中品味生活——今天的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看山看水”,而是走向“可感可触”的深度融合。中华文化正在以其深厚的底蕴与创新的表达,持续为旅游注入灵魂,为经济注入活力。身在其中的我们,既是消费者,也是传承者;既是旅行者,也是故事的续写者。
(文丨孙诗乔 编辑丨赵静)
相关文章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黑龙江以炽热的姿态向全世界展现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的独特魅力哈尔滨极地公园经移动大数据测算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分析,2025年国庆...
2025-10-11 0
近日,广西南宁市六律大桥云雾缭绕,在朝阳的映衬下,美轮美奂。图为云雾中的南宁六律大桥。何光民 摄图为云雾中的南宁六律大桥。何光民 摄图为云雾中的南宁六...
2025-10-11 0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黄河奇石湾景区山西不光有山药蛋派文学,还有山药蛋派美食。从家家户户喜闻乐见的山药蛋到走出吕梁的 “土豆宴”,从兴县冒汤的咸麻酸辣...
2025-10-11 0
潮新闻 记者 竺佳 通讯员 陈栋 王溪双节期间,人潮涌动的宁波老外滩。共享联盟·江北 李嘉伟 摄 罗马尼亚烤肉店里的烤肉香气诱人、宁波老外滩万豪Mox...
2025-10-11 1
“十一”假期,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盘锦森林公园、兴隆台区广厦艺术街、盘锦1955国营农场、盘锦北旅田园·黑风关古镇等景区,迎来大批游客,他们沉...
2025-10-11 1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我市在六胜塔、万寿塔(姑嫂塔)、石湖码头(林銮渡)三个世界文化遗产点开展公益讲解服务活动,共有8名志愿讲解员为游客提供公益...
2025-10-11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