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入境游持续升温,记者蹲点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感受“一站式”便利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7日 09:17 3 admin

潮新闻 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陈涵旦

入境游持续升温,记者蹲点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感受“一站式”便利

资料图

“China Travel”持续升温,浙江正成为全球越来越多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10月1日至8日,杭州口岸预计迎来出入境人员11.5万人次,同比增长7.5%。

随着浙江文旅产业加速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大量外籍游客首次来到浙江。如何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国庆中秋假期,记者蹲点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出口处的杭州机场国际服务中心,探寻全球游客“入境第一站”的故事。

“我还没有中国的电话卡,也不会用本地的软件,怎么打车去酒店?”5日下午1时,墨西哥旅客埃米利亚诺手持本国银行卡,焦急地来到国际服务中心。

中国联通工作人员小徐闻讯上前。“别着急,先坐下喝口水。”她打开手机翻译软件,逐句确认埃米利亚诺的需求后,引导埃米利亚诺在一旁的自助兑换机换取人民币,然后熟练地在电脑上录入他的护照信息,帮他办理临时手机卡。

随后,埃米利亚诺顺利从机场出发,从寻求帮助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仅用了20分钟。

这样的场景,在国际服务中心不断上演。蹲点的一天时间里,30多名境外旅客陆续前来办理业务。有的办理电话卡,有的咨询外币兑换,还有的了解前往浙江各大景区的交通路线。工作人员始终耐心接待、逐一回应。自今年7月正式投用以来,这个位于机场“黄金地段”的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外籍游客入境杭州的首个打卡地。

最令外籍旅客感到便利的,莫过于“一站集成”。这里没有传统的“银行专区”“通信窗口”的分类,取而代之的是集成式服务,各种业务需求都能在一个中心得到帮助。

“以前并不是这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胜指着屏幕上的18个服务事项,讲起过去的“麻烦事”:“曾经,外籍游客兑换货币要到1楼的银行ATM机,咨询旅游攻略要去另一个区域的文旅咨询台,想办电话卡还得去机场外的通信营业厅,把全部事情办妥起码得小半天。”

而对外籍游客来说,这些“小事”恰恰是出行的“关键事”。

为破解难题,今年省公安厅牵头联合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外办、浙江边检总站、省通信管理局、省机场集团等部门单位涉外服务资源,进行一场“破壁实验”,将过去“各管一摊”的业务,融合在200平方米的空间里。“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强化了公安、支付、通信、文旅等多部门涉外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省内现有涉外服务窗口、平台、资源一体联动。

服务中心内部,划分了业务办理、政策宣传、自助服务等区域,集成境外银行卡取现、外币兑换、移动支付开通等服务。工商银行、中国联通、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等机构分别派专员入驻,采用“一窗通办”模式实现事项集成,每日上午9时至晚10时对外提供服务,基本实现主要国际航班全覆盖。

“上岗前,公安、文旅、通信、银行的专家对我们统一培训,相当于‘一人多岗’。”国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敏说,每个部门职责清晰又一专多能,且能精准衔接,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服务机器”。

5日下午3时,韩国游客金胜昌来到服务中心。他取完现金,又追问一句:“怎么去乌镇?”刚为他办完取现业务的徐云熟练地将他引导到宣传区,拿起一本韩语版的浙江旅游地图,用英语详细介绍高铁线路、购票流程和景区预约方法,随后又借助翻译软件确认金胜昌的目的地,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预约车辆。

得知金胜昌的目的地是一家民宿,徐云细心地告知住宿登记相关手续,又协助金胜昌预约车辆,直到与司机约定准确见面地点,才放心目送对方离开。

事项集成的同时,服务中心还最大程度实现人员集约。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口岸支队民警吴建伟介绍,相比过去各平台独立运营,如今工作人员减少了一半,服务效率却大幅提升,为旅客节省了至少一半的办事时间。启用仅3个多月,中心已累计服务外籍旅客5万余人次,其中提供通讯服务3000余人次,兑换现金业务2600余笔、金额超700万元人民币,发放各类宣传册6000余本。

“这里不仅是便利服务站,更是制度型开放的实践场。”采访中,吴建伟将记者带到服务中心的柜台前。一张浅蓝底色的二维码,旁边标注着“AI Hangzhou”。这是服务中心的“隐藏彩蛋”,也是浙江延伸服务链条的关键一步。

“境外游客不仅能在服务中心体验‘一站式服务’,走出机场后依然能享受在线便捷服务。”吴建伟解释,AI Hangzhou平台搭载支付宝App专门推出了入境旅游“服务包”,并提供整合了机场交通、杭州公共自行车“小红车”、公交、地铁在内的涉外交通“轻松包”。最近平台还上线了“一碰(扫)便捷入住酒店”功能,最快10秒就能完成入住登记。

不仅如此,浙江还出台促进涉外商旅往来人员生活便利若干规定,为因投资、商贸、旅游、学习、人才引进等依法出入境的外籍人员,提供工作、居住、医疗等便利。

经过服务中心的浙江财经大学留学生凯伦,拿出手机扫了扫二维码。“扫这个还能预约博物馆,连医院挂号都能办。”他点开相应服务界面,满是感慨地说,“我去年刚来时,光找医院挂号的地方就花了不少时间。现在有了线上平台,就像有了一本浙江生活‘说明书’,特别方便。”

当晚6时,又一班国际航班抵达机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迎来了新一批旅客。这个开放的窗口,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份贴心与诚意。

短评

一窗见证开放信心

在杭州机场国际服务中心蹲点,能读懂“便利”背后的深层逻辑。这里不仅为旅客“办卡、换钱”等入境事项提供便利,更用制度温度提升外籍旅客“愿来、还想来”的获得感。这恰是浙江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鲜活实践。

当十几家单位打破壁垒协同发力,这种“一站集成”的服务模式,本质上是浙江制度创新力的具象化表达。浙江推进优化开放环境“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改革,服务中心正是将重大改革事项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民生体验。

在浙江全力推进入境游创新发展试点的背景下,这样的窗口价值愈发凸显。每一次高效解答、每一次贴心服务,也是其吸引全球目光的密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