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秋游平朔公园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9日 07:21 5 admin

九月的第一个清晨,秋阳把天空照得澄澈透亮,连最薄的那缕云也被镶上了冷冷的青光。早饭罢,我循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菊香踱到平朔公园。它安卧在中煤平朔生活区的心脏,绿襟日日照例敞开,把矿工、家属,以及十里八乡的来客一并揽入怀中:晨练的汗息、相机的快门、球场的空心入网、广场舞的第一拍鼓点、太极拳的柔美弧线与晨跑者的矫健身姿,都在这片浓荫里汇成令人心醉的华美乐章。这儿离我家不过数百步,却被退休后仍层层叠叠的日程推成“远方”。今天,脚步终于追上心愿。

秋游平朔公园

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季节更迭的秘密。秋风像一把细薄的银刀,悄悄削去残夏最后一丝燥热。人工湖的喷泉倏然拔起,水柱在半空绽开,又盈盈碎落,叮咚作响,仿佛有人屈指轻叩门环;秋风掠过,湖面抖开细密的涟漪,碎银般闪闪烁烁;假山潺潺泻下的水声,则像一段被遗忘的古调,在空旷的天地间低低回旋。阳光下水沫化成烟雾,闪出七色的彩虹。于是,湖光收拢山色,静谧里便渗出一脉清亮的呼吸,连带着人的思绪也一并飘远。

沿着汉白玉围栏徐徐前行,我和石桥碰面,风从桥洞下钻过来,带着水汽,凉丝丝地贴在脸上,像一句迟到的安慰。走过石桥,日头渐盛,六角凉亭飞檐翘起,琉璃瓦忽然淌下一地碎金,像替我铺开的无声仪仗。曲桥依旧把游人分送到湖的两岸;桥下石雕青龙盘旋,“二龙戏珠”推得石珠旋转,光影交错。围栏外侧柳条低垂,指尖可触水面;风过,万丝俯首,仿佛认出了我,又怯怯不敢相认。长椅躺着几片早黄柳叶,像谁预先夹好的书签,替这场久别重逢做注。

我拾起一片,叶脉清晰,边缘微卷。指尖沿叶脊滑过,忽忆二十年前,也是这条柳荫——外孙第一次写“秋”字。他用小石子在地上歪歪扭扭地划,抬头冲我笑,门牙缺了一粒,风把笑声吹得七零八落。如今缺口早合,笑声却被岁月吹进大学讲堂。

林荫尽头,菊花铺地,像打翻的胭脂盒。花丛里蹲着个穿红裙的小女孩,正把落花往小篮子里装。快门响起的瞬间,她回头冲我笑——门牙也缺了一颗。我心里一颤,几乎要喊出一个名字,风却抢在前面,把那个名字吹散了。

园中藏园,青砖黛瓦的仿古楼阁,与太湖石叠瀑相映成趣,飞珠溅玉的水雾把苏州园林的婉约嫁接到朔州水土。忽而京腔乍起,平朔票友一曲《我是平朔人》裂石穿云:“满腔碧血映丹心,铁打双肩担大任。”铿锵唱段卷起晨练者的呼吸,水雾与嗓音同频震颤;唱到“欣逢盛世展宏图,何愁平朔不飞腾”时,掌声、瀑布声、心跳声,一齐把小小园林抬进了宏阔的清晨。

清晨的阳光越过朔州大地,平朔公园的东门像一本缓缓翻开的扉页——覆斗形的大理石基座稳稳托起一枚巨大的银色地球仪,简洁的几何线条闪着冷冽的光,仿佛把中煤平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雄心写在了蓝天上。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1996年的那个春天。朔风仍带寒意,平朔人却已在心里点燃一把火。平朔公园建设被提升为“精神文明头号工程”。各单位立下军令状,公司里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我们的卫生处也整编成一支“义务劳动突击队”。铁锹与镐头撞击冻土的声音,是那段岁月最清脆的节拍。我们挖树坑、平土地、清杂草,手上磨出血泡,心里却燃着篝火——每一铲下去,都在为家园垫高一寸梦想。

公园初成,恰逢中秋。人工湖畔的六角凉亭披上彩灯,公司领导班子邀请离退休干部、劳模和职工代表围席而坐。皓月升空,湖面铺银,歌声、笑声与假山瀑布的回声撞在一起,分不清哪一句是祝福,哪一句是誓言。

然而,开园后的第一个考验来得比秋风更快。烧烤的油烟、摊贩的吆喝,一夜之间把清雅湖山熏得乌烟瘴气。群众皱眉,我们心疼。当时市容监察隶属卫生处,于是,我在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带领下,带着市容监察队,每天晨曦而出、戴月而归,地毯式巡查、柔性劝导、铁腕整治。一个月下来,摊棚拆了,烟尘散了,湖面重新映出星光和笑脸。今天踏进公园,我听见自己心底扑通一声——那是自豪落进回忆的涟漪。

平朔公园不只是草木与湖水,更是一枚用两代人的青春锻造的印章:印痕里刻着“爱矿山、勇创新、甘奉献、善协同”,也刻着“振兴中华”四个滚烫的大字。它像一座无须碑文的纪念碑,把自力更生、二次创业的火种,悄悄传给了每一个后来人。只要地球仪还在晨光里旋转,平朔的故事就会继续向远方生长。平朔,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承载着能源央企的使命与担当。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平朔人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前行。

来源:朔州日报

编辑:段海金

复审:李池

终审:杨强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