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两地书(遇见)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3日 13:12 3 admin

去王家湾,是顺着桑干河走。

两地书(遇见)

从大同过阳原,拐向乡村公路。行程基本与桑干河平行,大致方向一直往东。离开国道,路就不再好走,时常上坡下坡,路上还偶有障碍物。不过,车窗外的景色还是养眼的。绿水时缓时急,时清时浊,快乐地奔流。两座山峰之间,一列重载列车缓缓驶过,列车下是桑干河,就在咫尺,列车与河平行,却又以不同的速度走向自己的终点。车与河,殊途同归。

山,河,列车,有平行之美,也有历史的肌理渗透在山河之间。凝视,似画。赶紧掏出手机拍照。

这还不是王家湾。

从此处拐上山道,颠颠簸簸,车行了好久,看到山上有巨大的“坚守”两个字时,方被告知,王家湾线路车间到了。

跋山涉水而来,看到一个小伙子,黑红黑红的脸,大约身高一米七。他说他从西藏来,我的爱人也是从西藏回到山西的,瞬间就觉得亲切起来。

“你是西藏人?”

“不是,我家是大同广灵的。”

“为什么来这里?”

“转业来的。”

干净清澈的眼眸里,略带几分腼腆。他叫曹重雨,从西藏军区转业来到王家湾线路车间,成为大秦铁路上的一名普通养路工。大秦铁路一期工程(山西大同至河北大石庄段)于1988年12月开通,他和大秦铁路同龄,这或许是冥冥中的缘分。

曹重雨早早就当了兵,进入西藏军区,分配在汽车连。他驾驶着货车拉运各种物资,奔波在拉萨到军区的各个驻训点上,每天几百公里的行程,他接受强烈的日光浴,也遭遇风和雪。一天结束,只要把汽车安全地开回营地,他的笑容就和西边的晚霞一样灿烂。车开得好,他第二年就当了班长,主要做教练工作。他训练刻苦,要求严格,教出许多司机继续奔跑在高原上。高原上的环境与平原不同,缺氧导致他一绺一绺掉头发,他也曾焦虑过,但是当他了解了西藏,他便明白,每一天细小的工作都责任重大,不仅是人车安全,他是在为国家守边疆。

这一干就是16年。

2023年底,曹重雨得转业了,今后何去何从?

曹重雨知道,自己的家乡有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山西的煤从大同登上列车,沿着这条铁路,一路开到秦皇岛,煤从列车上下来,再乘船去往南方。别人告诉他,大秦铁路艰苦,他笑了笑,我是军人,当过兵就是一生的军人,就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

不用怎么考虑,他选择了国铁太原局,再一步,他选择了王家湾线路车间。

大秦铁路全长653公里,王家湾线路车间担负着这条铁路上最艰难地段56公里的线路维护。出了隧道就过桥,过了桥就钻隧道,这样“长”在大山和河流上的一段路,大型养路机械进不来,只能长期靠人工养护,刮风下雨、白天夜晚、严寒酷暑都得在潮湿阴冷、充满粉尘的隧道中作业。大雪封山时,常常回不了家。通信也几乎没有,移动电话只能移动着打,拿着手机到处找信号。

这样的条件他适应得很快,因为接近于他在拉萨的岁月。

王家湾,长眠着他出生前就牺牲在这里的筑路工人,每一个新来者都会去祭奠这些英灵。他们和荒草一样平凡,也和荒草一样坚韧。劳模张五永、退休时只想看一眼北京城灯火的占更江、得过尿毒症依然坚守的祁志强,还有他的车间主任王进,这是离他最近的人,已扎根在深山里20多年。

从大同到王家湾,原本只有泥泞的乡间小道,师傅们走过来了;山里缺水,师傅们挺过来了;装满煤的列车驶来,脸会被飞溅起的尘粒击疼,打成坑洼,师傅们一步一步蹚过来了。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太多了,师傅们没有当逃兵,他也不会。

在钢轨上作业,迎着风,迎着雪,迎着太阳走,给钢轨“除害”,他很欣慰——大秦铁路每15分钟就能开出一趟重载列车,所输送的煤,照亮了太多人的前路。不作业时,他望着山间的格桑花,会想起拉萨,拉萨的月亮总是格外明亮,拉萨的太阳总是格外温暖。在夜深时,他会在两地之间用心去写两地书,环境不同,军人的意志永不凋零。

我在石头垒就的“坚守”两个大字下与他告别。车又在山间旋转,与桑干河背道而驰。我没有再感叹路难走。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2日 20 版)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