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数智文遗陕西行|“科技+文旅” 西安城墙焕发新生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5日 23:56 5 admin

9月15日,“数智文遗陕西行”全媒体采访团走进西安城墙数字方舱指挥中心,了解西安城墙如何通过科技解码千年基因,让文化遗产在云端获得新生。

数智文遗陕西行|“科技+文旅” 西安城墙焕发新生

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

“全身CT”扫描 破解遗产保护难题

数智文遗陕西行|“科技+文旅” 西安城墙焕发新生

西安城墙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总监赵彬在为采访团成员进行介绍。

在西安城墙数字方舱指挥中心,13.74公里的明代古城墙如今被赋予了全新的“数字生命”:通过十余种尖端无损探测技术进行全方位扫描,累计超过24TB的高精度数据,共同构建起一个智能化的“数字方舱”平台。这项创新工程,正用最现代的科技语言,守护着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数智文遗陕西行|“科技+文旅” 西安城墙焕发新生

采访团成员在进行拍照采访

“我们运用10余种地球物理方法,对全长13.74公里的城墙进行了全面CT扫描。”西安城墙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总监赵彬介绍,这项技术攻关揭示了城墙内部夯土结构、孔洞分布等关键数据,实现了对墙体内部状态的精准把握。

数智文遗陕西行|“科技+文旅” 西安城墙焕发新生

采访团成员在西安城墙数字方舱指挥中心参观采访

扫描只是基础,数据的整合与应用才是核心。赵彬表示,他们已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骨干企业共建14家联合实验室,归集了八大类数据,并结合12种AI算法,构建起西安城墙文化遗产高质量数据集。 目前,平台已取得33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形成了72张数据知识产权证书,其中包括陕西省首张文化遗产数据模型证书和西部地区首张实景模型数据资源登记证书。 记者了解到,“数字方舱”集成物联网感知、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监测-巡查-保护-风险”闭环管理体系。平台实时监测沉降、裂缝、倾斜、位移、含水率等五类指标,通过AI算法进行数据研判。目前,城墙全线布设的监测点位中,93处显示为安全的绿色,7处为需重点关注的黄色,系统可自动生成研判报告,为文物保护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数据激活千年文物 数字赋能彰显价值

数智文遗陕西行|“科技+文旅” 西安城墙焕发新生

媒体采访团成员登上西安城墙

海量数据不仅服务于文物保护,更激活了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的新动能。赵彬告诉记者,在文化传承方面,通过提取色彩、纹饰、文本、符号等元素形成系列数字图库,为西安城墙文创产品开发、游戏、VR/MR体验提供资源支撑,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数智文遗陕西行|“科技+文旅” 西安城墙焕发新生

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测

“在国际交流方面,我们于2020年发起成立了‘国际古城墙联盟’,为全球城墙管理机构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在文保、文旅与文化遗产传承领域的经验共享与协作。”西安城墙管委会文旅发展部文旅负责人朱媛说,西安城墙作为联盟发起方之一,积极分享其在数字文物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

数智文遗陕西行|“科技+文旅” 西安城墙焕发新生

采访团成员在西安城墙采访交流

目前,该联盟已涵盖中国、意大利、英国、马来西亚4国的24家城墙机构。“我们持续推动包括数字化保护在内的先进理念与技术的国际交流,进一步强化西安城墙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影响力。”朱媛说。

数智文遗陕西行|“科技+文旅” 西安城墙焕发新生

城墙上VR游戏体验

在文旅融合方面,西安城墙也持续推出创新体验项目。永宁门举行的“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已成为全国城墙类实景演出的首创;连续举办38届的新春灯会,更成为全球华人寻找年味的重要目的地。这些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不仅提升了西安城墙的文化传播力,也通过国际联盟平台为其他遗产地的活化利用提供了“西安样本”。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