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带着孙子游运城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3日 20:57 4 admin

带着孙子游运城

●张少杰

八月二十四日,周末,天光微亮,我便醒了。退休之后,时间的概念变得模糊,不再有上班时的紧张,却也少了那份规律。今日却不同,我与老伴商量好要带着五岁半的孙子“想想”(乳名)游运城。因为小家伙幼时遇事总爱歪着头想一想,如今这名儿倒也贴切,他确实对万物充满好奇,总要问个明白。

想想六点多被闹钟唤醒,一骨碌爬起来,眼睛亮晶晶的,显示对今日之行期待已久。我在手机上提前三日已通过“运城城景通”预定好了行程:夏县堆云洞、司马温公祠,盐湖区岚山根,最后是运城博物馆。如此安排,是先远后近,免得回程奔波。

运城市政府为发展旅游业,开通了景区直通车,车费全免,每人只交三元保险钱。我和老伴年逾花甲,景区门票亦免了。想来这便是改革开放的果实,我们这般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堆云洞之奇

堆云洞坐落在一片丘陵之中,远望不甚起眼,近观却别有洞天。这里早先是一处道教寺院,后来成为嘉康杰同志领导晋南革命、抗击日本侵略的根据地。入得洞来,但见洞套洞,洞连洞,曲折回环,果然是一处天然的隐蔽所在。

想想这孩子,今年五岁半,正是对万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他牵着我们的手,小脑袋转来转去,眼睛睁得很圆,不停地发问:“爷爷,为什么墙上有个小洞洞?”“奶奶,以前的人就睡在这里吗?”


带着孙子游运城

我们沿着石阶缓步而上,参观了当年嘉康杰同志工作和生活的场所。那些狭小的石室,简陋的陈设,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艰难。在一处较为宽敞的石洞内,陈列着一些历史照片和文物,展现了当年晋南地区抗日斗争的艰苦卓绝。


带着孙子游运城

想想在一幅嘉康杰同志的照片前驻足,仰着小脸问道:“爷爷,这个叔叔是谁呀?”我告诉他,这是一位英雄,曾经在这里带领大家打坏人,保护老百姓。想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稚嫩的脸上竟显出几分庄重来。

最令想想兴奋的是那些蜿蜒曲折的小洞。他像个小小的探险家,在每个洞口都要张望一番,然后小心翼翼地钻进去。有时碰到低矮处,还得弯着腰,撅着小屁股才能通过,那模样着实可爱。

洞内清凉宜人,与外面的暑热恍若两个世界。想想跑来跑去,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丝毫不觉疲倦。他看着那些粗糙的石床、石桌,忽然问道:“他们在这里睡觉,会不会冷呀?”孩子的话,让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带着孙子游运城

游览将毕,想想还舍不得离开,在一处小洞口钻进钻出,玩得不亦乐乎。直至我们说要去下一个景点,他才依依不舍地跟我们走出洞门。

堆云洞之游,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烽火岁月,也在想想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一颗爱国的小种子。第一站就这样在轻松而又充满教育意义的氛围中度过,我们按照约定,乘车奔向第二站——司马温公祠。想想趴在车窗上,小鼻子压得扁扁的,对外面掠过的树木、农田指指点点。他在车上吃了前一天买的肉松面包和小饼干,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储食的小松鼠。

司马温公祠之思

第二站是司马温公祠。这里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纪念地。入门便见古柏参天,肃穆之气扑面而来。祠内陈列着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资治通鉴》的相关资料。

我对想想说:“这位老爷爷写了一本很大的书,记录了很多历史故事。”

想想似懂非懂,却对展厅里的仿古器物产生了兴趣。特别是那一套仿制的宋代文房四宝,他盯着看了许久。

带着孙子游运城

“爷爷,这个是什么?”他指着笔架问。“这是放毛笔的架子,古代的人用毛笔写字。”我解释道。妻补充道:“就像你现在用的铅笔一样,不过毛笔更难用哦。”想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说:“那我以后也要用毛笔写字!”

祠内有一处仿古学堂,陈列着桌椅和戒尺。想想跑到讲台前,假装拿起书本朗读,模样可爱极了。


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被做成雕塑陈列在大门处。出了景区,站在雕塑下,我给想想讲了这个故事,他听得入神,然后说:“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缸里,司马光真聪明,知道把缸打破救人。”五岁孩童能理解这般道理,让我心下暗喜,我快速拿出手机给想想拍照,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岚山根之味


游罢两处景点,已近正午,车子驶向盐湖区岚山根。这里是一处集美食、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旅游点。想想早在车上就喊饿了,小肚子咕咕叫,老伴笑他:“刚才看景点时不饿,一说吃饭就饿了?”

岚山根热闹非凡,各色小吃琳琅满目。我们选了永济特色扯面馆坐下。我和老伴各要了碗扯面,给想想点了个肉夹馍。面上来时,热气腾腾,宽厚的面条浸在醇厚的汤汁里,配上青菜和肉片,令人胃口大开。

想想双手捧着肉夹馍,小口小口地吃着,嘴角沾满了肉汁。他看我们吃面,眼巴巴地望着,妻子又取了个小碗,用勺子盛出些扯面汤来,便喂他喝了几口,他咂咂嘴,连说“好喝”,那满足的模样,让我和老伴相视而笑,心中美滋滋的。


带着孙子游运城

饭后,我们在民俗街上闲逛。想想对传统手工艺品格外感兴趣,面人、剪纸、布老虎,每样都要驻足观看。想想自己挑了个恐龙蛋玩具,妻给他买下,他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带着孙子游运城

在一处老照片展前,想想指着黑白照片问:“为什么以前的照片没有颜色?”我解释道:“因为那时候技术还没有现在发达呀。”想想若有所思地说:“那现在我们有颜色,以后会有什么呢?”童言无忌,却道出了时代的进步。


博物馆之悟


最后一站是运城博物馆。馆体宏伟,现代建筑中融入了传统元素。想想一进馆就兴奋起来,每个展厅都要跑进去看看。

博物馆陈列从远古时期的化石、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商周青铜器、汉代陶楼、北朝石刻,乃至明清书画,应有尽有。我最爱那青铜器展区,那些千年以前的器物,造型古朴,纹饰精美,让人遥想当年铸造它们的工匠之心。

想想则对恐龙化石情有独钟,站在巨大的骨架前,仰着头看了好久。

“爷爷,恐龙为什么不见了?”他问。我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语言解释:“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环境发生了变化,恐龙不适应,就慢慢消失了。”想想似懂非懂,却说:“那我们要保护好现在的小动物,对不对?”孩子的直觉总是直指本质。


带着孙子游运城

在运城历史展区,我们看到从古至今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我指着图片对想想说:“看,爷爷小时候,这里还都是平房,现在都是高楼大厦了。”想想睁大眼睛,难以想象没有高楼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最让我感慨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展。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从凭票供应的年代到如今物质丰富,从自行车王国到高铁飞驰,这一切就发生在我这大半生中。想想当然看不懂这些,他只知道现在想要什么,爷爷奶奶都能给他买到,却不知这简单的生活背后,是多少人的努力和奋斗。

在一幅运城老照片前,一位江苏游客与我们交谈起来。他说:“这些年变化真大啊,我十几年前来过运城,完全认不出来了。”我点头称是,向他介绍了一些本地的变化。想想好奇地听着大人谈话,偶尔插一句稚气的问题,引得大家发笑。

归途之思

下午两点,我们参观完毕,半小时后就回到了家。一天行程充实而不劳累,恰到好处。

想想在返程车上就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抓着他的恐龙蛋玩具。看着他熟睡的脸庞,我和老伴相视一笑。这一天,不仅是带孙子游玩,更是我们退休生活的一次美好体验。

不禁回想自己小时候,哪有这般便利的交通和设施。如今六十岁以上老人免费游园,景区直通车免费接送,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的生活才真正改善。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裕,更是精神上的满足。

想想这一代孩子,生在好时代,从小就能接触到这么多新鲜事物,见识广阔天地。我们盼着他快长大,成才成人,又私心希望他永远保有这份童真和快乐。

今日的景区直通车只有七个人,除我们和江苏游客外,还有一对铁路退休夫妇和一个独自出游的姑娘。人虽少,却更显清静自在。我们一路相随,互相拍照,谈笑风生,陌生人也因共同的旅程而变得亲切。

退休之后,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让我有机会细细品味生活的美好。不再为工作奔波,能够心无旁骛地陪伴家人,欣赏身边的美好景物,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运城这片土地,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既有堆云洞这样的自然奇观,也有司马光祠这样的人文圣地;既有岚山根这样的民俗风情,也有博物馆这样的现代文化设施。古今交融,自然与人文并存,展现着这座城市独特魅力。

想想醒来时,已到家门口。他揉着眼睛,第一句话就是:“爷爷,我们下次再去玩好吗?”我笑着点头,心中满是暖意。

这一天,不仅是用脚步丈量了运城的山水,更是用心感受了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美好。祖国的强盛,改革开放的成果,最终都化作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幸福:一趟免费的直通车,一顿地道的特色面食,一次增长见识的游览,还有孙子脸上无忧无虑的笑容。

这一切,都值得感恩和铭记。

编辑/董应赞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