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6日 12:13 2 admin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8月23日,第七届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迎来一批特殊的“访客”——山西晚报小记者团。20余位小记者带着好奇与期待,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探访之旅。在众多展馆中,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展馆成为他们停留最久、体验最深的一站,传统印刷的墨香、文创产品的巧思、智能科技的灵动与互动采访的严谨,在这里交织成一曲生动的文化启蒙乐章。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老印刷机里的“时光魔法”:

触摸报纸诞生的温度

“哇,这台机器看起来像爷爷那辈的‘老古董’!”刚走进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展馆的传统印刷体验区,小记者们就被一台老式印刷机吸引。这台1982年产自哈尔滨印刷机械厂的凸版印刷机,虽已历经四十余载风霜,金属齿轮上的光泽却依旧透着岁月的厚重。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同学们知道我们每天看的报纸是怎么印出来的吗?在数字时代之前,就是这样的机器,用油墨一张一张‘印’出文字的温度。”现场工作人员一边调试机器,一边向小记者们讲解。他铺开裁好的新闻纸,转动机器,随后将纸张覆盖、按压。当小记者们亲手揭开纸张,一行带着油墨清香的文字跃然纸上时,现场响起一片惊叹。


“我也要试试!”小记者白珩珺迫不及待地举起手。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小心翼翼地握住把手,学着转动,当属于自己的“第一张报纸”完成时,他紧紧攥在手里,脸上的自豪藏不住:“原来报纸这么难印,以前觉得手机上看新闻很方便,现在才知道,每一个字都有这么多故事。”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山西晚报拓印体验区同样人气爆棚。工作人员备好仿制的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鸟尊模板,小记者们手持鬃刷、蘸取墨汁,在宣纸上反复轻扫并感慨:“原来古人就是这样把画‘搬’到纸上的,比打印机神奇多了,这是会‘呼吸’的画作!”当一张张带着历史纹路的图画在孩子们手中诞生,墨香里仿佛飘来了千年前的文化回响。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山晚铺子的“文创密码”:

古建文物变身“掌中宝”

从传统印刷区移步至“山晚铺子”文创展示区,小记者们的目光立刻被货架上一套套色彩鲜明的卡牌吸引。工作人员笑着拿起“古韵三晋文创卡牌”,“这是咱们山西的‘文化名片’,一套四副,藏着山西的古建和文物故事。”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卡牌一套4副,每副54张,每两副聚焦一个主题,一共216张。高精度还原山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瑰宝,展现最为华彩的山西古建筑和文物,堪称“掌心里的山西博物馆”。


“这个鸟尊长得像鸭子又像鸟!”小记者们围在展桌前,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拿起一张应县木塔卡牌,小记者孟宇詟讲道:“我认识它!不用一根铁钉,却能屹立千年!”“我要给爸爸买一套,他最爱研究古建筑!”“我想集齐所有文物卡,下次去博物馆就能当‘小导游’了!”现场不少小记者掏出零花钱,认真地挑选卡牌,包装袋上“山河文创”的字样,成了此刻最生动的注脚。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除了文创卡牌,“山晚铺子”里的山河文创系列产品也让孩子们驻足:印有山西古建图案的笔记本、融入晋剧脸谱元素的书签……“这些东西既有山西味儿,又很时尚,就像把文化穿在了身上、带在了身边。”小记者在采访本上写道,“原来文创不是老古董,是会变魔术的文化。”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科技展区的“智能狂欢”:机器人里的“山西故事”

“快看!机器人跳舞啦!”一阵欢呼从科技体验区传来。只见十几个巴掌大小的机器人,随着音乐节奏整齐划一地扭动、旋转,憨态可掬的模样让小记者们笑得前仰后合。“它们比我跳得还好!”小记者跟着机器人的节奏拍手,“原来机器人不仅会干活,还会表演才艺!”


更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与山河+机器人记者“夸父”的互动。“夸父你好!”小记者们争相打招呼。“小朋友们好呀!我是你们的机器人朋友夸父,很高兴在文博会见到大家!”“夸父”声音清脆又亲切。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你能推荐一个山西最好玩的地方吗?”小记者孟煜涵率先提问。“那必须是平遥古城呀!”“夸父”立刻应答,“那里有明清时期的古城墙,还能看晋剧、吃平遥牛肉,保证你玩一整天都不想走!”当被问及最喜欢的文创产品时,它俏皮地说:“当然是‘古韵三晋文创卡牌’啦,我偷偷‘记’下了所有卡牌内容,下次可以和你们玩‘文物知识大比拼’哦!”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互动中,“夸父”不仅精准回答了小记者们关于山西景点、美食的问题,还现场演示了语音导览功能。“它就像一个会说话的山西百科全书!”小记者们围着“夸父”握手、合影,有的还悄悄问:“你能记住我的名字吗?下次来还能认出我吗?”科技的冰冷外壳下,藏着的是让文化“活”起来的温暖内核。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对话山西晚报“文创人”:在采访中读懂文化传承

在展馆一角,小记者们围坐成圈,对山西晚报山河文创杨志记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采访。


“我们此次带来的核心文创展品是什么?如何体现山西文化特色的?”小记者商议文举手提问。杨志记者笑着回答:“当然是这套‘古韵三晋’文创卡牌,它是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山河文创’首发的重磅产品。就像把博物馆装进卡牌里,让大家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山西文化的美。”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文博会:墨香里遇传统,智能中品三晋

“做文创产品最难的是什么?”小记者张希唯追问。“最难的是既要尊重传统,又要让年轻人喜欢。”杨志拿起一张古建卡牌解释道,“比如画应县木塔,既要画出它的结构特点,又不能太复杂,要让小朋友一眼就喜欢。主创团队花了半年时间查资料、改设计,就是想让每一张卡牌都有‘山西魂’,又有‘青春味’。”


当小记者赵奕翔问及“怎么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山西文化”时,杨志看着小记者们说:“就像你们今天做的一样——去体验、去感受、去分享。你们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告诉同学和家人,就是在传播文化。文化传承不需要惊天动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小使者’。”


小记者商议文在互动采访后感慨:“这场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探馆之旅,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思想洗礼——文化的生命力,从不在于固守过去,而在于以科技为翼、以创新为桥,让古老智慧与当代生活同频共振,这便是这次行程留给我最珍贵的‘采访故事’。”



来 源: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田晓瑛

图 片:胡旭光

责任编辑:秦小茜

校 对:张晓燕

值班主任:费 煜

值班编审:王普荣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