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运城文旅“期中答卷”亮点纷呈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5日 20:17 4 admin

我市上半年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公共服务—

“期中答卷”亮点纷呈

记者 王新欣

  围绕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目标,今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全面叫响“国宝第一市”文旅品牌,实现文旅产业强劲复苏与内涵式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期中答卷”。

运城文旅“期中答卷”亮点纷呈

  其中,最为亮眼的是2025年春节假期,我市文旅市场延续了去年火爆势头,全域接待游客446.7万人次,占比全省15.74%,排名全省第一,为2025年实现首季“开门红”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旅市场火爆 增长态势强劲

  今年上半年,我市文旅市场呈现崭新气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总的来看,有以下几个亮点。

运城文旅“期中答卷”亮点纷呈

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今年1月—6月,我市52家A级景区和岚山根景区累计接待人数1218.44万人次,同比增长15.33%;累计门票收入8497.81万元,同比增长9.83%;累计经营收入20110.28万元,同比增长18.55%。其中,8个重点景区累计接待人数55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9.38%;累计门票收入5998.65万元,同比增长4.48%;累计经营收入13382.32万元,同比增长16.91%,充分彰显了运城文旅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和蓬勃活力,在全省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火爆背后,离不开我市对文旅市场产品的创新供给。尤其今年春节期间,市文化和旅游局创新策划了“河东春意浓 好运正当时——集好运·寻年味·好运之城过大年”新春文旅主题活动,举办了以“河东春意浓 好运正当时”为主题的2025年运城市春节联欢晚会和杏绽华彩——“两节”优秀剧目展演。运城博物馆举办“非遗市集 潮玩运城”活动,以展示、演绎、售卖等方式展现“非遗+”内容;同时,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创新推出“红关公”与“黑悟空”新春巡游盛宴、“游关庙寻财神”集章打卡送好礼等活动,推出惠民祈福票、“祖庙+家庙”畅游关公故里联票、购票免费领春联等优惠政策;运城盐湖景区推出全员NPC互动、奇幻北极光等新潮旅游项目;永乐宫景区举办“仙姑贺岁 永乐有礼”文创上新活动。春节文旅活动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市县两级联动、景区景点联动,集中举办11项市级活动和百余项县级活动,把“好运”带给广大市民和游客。

运城文旅“期中答卷”亮点纷呈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人心。

  免费送戏下乡惠民工程是省政府2025年“五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安排,也是市政府2025年民生实事之一,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自2013年实施以来,共惠及1500多个村,直接惠及群众近400万人次,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截至目前,运城市免费送戏下乡惠民工程已演出1400场,其中市级202场,县级1198场,完成率137.93%,演出场次位居全省前列。送戏下乡活动坚持“以送促购3+2”模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院团持续健康发展。我市65支群众文艺小分队共开展活动1407场;270名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开展活动1894场次,200名乡村文化带头人开展活动1544场次。

运城文旅“期中答卷”亮点纷呈

文旅宣传推陈出新。

  4月13日至14日开展了“文脉寻根·书香运城”传统文化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邀请历史学者、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央视《百家讲坛》前主讲人纪连海全程参加活动。活动通过“走读+讲座”的形式,以“文化解读——历史对话——全民共读”为主轴,讲述运城故事,传播运城声音。本次活动与国内有影响力的媒体进行合作,全程网络直播。同时,联动十几家央媒、省级媒体、主流网站和自媒体等,进行深度报道和广泛传播,达到宣传最大化的效果,持续提升活动热度和社会效应;4月16日,马来西亚文旅考察团抵运,展开为期4天的考察交流签约,与我市就文化品牌打造、场馆建设、政企合作模式等进行深入交流,共同促进两地经济发展,并于4月17日下午,召开运城市文旅招商宣传推介会暨马来西亚企业家考察运城文旅项目洽谈对接会,签署了两地文旅合作协议,共绘运城与马来西亚文旅合作新蓝图。

锚定新坐标再启新征程

  今年上半年,运城文旅以创新之笔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站在新的起点,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乘势而上,聚焦以下方向持续发力。

运城文旅“期中答卷”亮点纷呈

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紧紧围绕运城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根祖文化、德孝文化、关公文化、池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研讨会、座谈会、论坛等形式,深入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开展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

  培育文艺精品力作。以山西省重点剧目扶持工程、剧本孵化创作工程、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术创作评价体系构建工程为引导,充分利用国家艺术基金、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艺术创作专项补贴等各类艺术创作资金,扶持精品文艺作品数量和品质双提升;实施文旅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惠民工程,举办第八届“我有拿手戏”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大展演和“倾听运城声音”千人大合唱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依托全市河东书房、非遗展馆、非遗保护传承基地等,打造提升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特色乡村驿站,融入农业、商贸、文旅及应急救援等功能,提升旅游公路的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

运城文旅“期中答卷”亮点纷呈

丰富产品业态,集聚文旅产业发展支撑。

  加快景区提档升级。全力推动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成功挂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接续推进鹳雀楼、永乐宫等5A级景区创建工作。同时,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全市旅游资源底数,新建、提升一批资源品位高、发展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A级旅游景区。

  狠抓文旅项目建设。聚焦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打造,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与特色优势,通过资源整合集成、业态跨界联动与产业链条优化,持续完善文旅产业的“项目库、储备库、建设库、达效库”等“四库”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关公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成为市级大型文旅集团,负责全市旅游资产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等,推动全市文旅产业的资源整合、资源运营、资本运作及创新发展,为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提供强力引擎。实施中小微文旅企业孵化培育计划,扶持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旅游企业;持续丰富文旅业态,全面发展乡村旅游。依托黄河文化、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乡村记忆等元素,打造一批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推出一系列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展康养休闲旅游。持续推动圣天湖小镇、黄河金三角文旅康养项目等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支持夏县天沐温泉、稷山圣王山庄、芮城印象风陵等打造温泉康养品牌;创新发展研学旅游。围绕运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创新开发主题研学、定制研学、专业研学等特色鲜明、体验丰富的研学游产品,组织开展“何以运城”系列研学实践活动和“沿黄九省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深入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利用数字化手段,丰富红色文化展示、讲解方式,让革命精神具象化、革命文物“活起来”;转型发展工业旅游。支持夏县宇达、闻喜本命年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绛州澄泥砚、永济惠畅等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济五老峰、芮城圣天湖、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为依托,建设户外体育运动旅游区。

运城文旅“期中答卷”亮点纷呈

深化以商增值,构建多元文旅消费市场。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打造文化旅游首发经济模式。开设“首店”,创作一批独具运城特色的演艺精品项目,积极承办大型音乐节活动;支持“首秀”,加强时尚产业与文化、旅游的碰撞,策划国潮动漫等首秀活动;策划“首展”,利用运城博物馆等阵地,推出文化旅游、博物馆系列专题展,打造运城文化展览品牌;发展非遗文创经济。依托全市的102处国保文物和2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组织举办运城非遗文创大赛,打造运城非遗文创超级IP,推出代表运城和13个县(市、区)文创特色标签的“运礼”“县礼”;发展低空旅游经济。支持运城盐湖、芮城圣天湖、垣曲历山、河津大梯子崖等景区建设直升机起降点,拓展低空游新业态;拓展夜间文旅经济。指导景区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策划推出“夜游盐湖”“夜宴河东”等系列夜间文旅产品。引导餐饮企业推出“深夜食堂”,优化夜间公交线路,延长运营时间,提升夜游经济配套服务。

运城文旅“期中答卷”亮点纷呈

  潮涌大河湾,风正一帆悬。盐湖之畔,关帝庙前,运城文旅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蓬勃的创新活力和卓越的服务品质,诚邀四海宾朋,共赴一场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山水辉映的精彩旅程。

摄影:记者 陈方斌 李婉玉 景斌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