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犁桥水镇之龙生九子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16日 09:39 2 admin

8月1号建军节,应邀参加了在铜陵市图书馆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纪念邮票首发式,并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邮票展。受台风影响,当天最高气温只有25摄氏度,三伏时节,遇上这么凉爽的天气,真是天赐良机。观展结束后,遂与陈延宝老师、施仰章老师相约去犁桥水镇游玩。

犁桥水镇之龙生九子

漫步在犁桥水镇古旧石板铺成的路面上,我们索性把雨伞收了起来,任由稀疏的雨丝滑落脸颊,凉意沁脾。薄雾缭绕、细雨如毛的江南水乡——犁桥水镇温婉清新的景色,充满诗情画意。

犁桥水镇之龙生九子

踏上拱桥,俯身倚栏,只见翠绿的藤蔓围绕着龙生二子——睚眦(音:牙字)。睚眦伸长脖颈,目光如炬,力量暴涨,随时警惕防范着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相传,睚眦是龙和豺狼所生,豺首龙身,具有中华民族的血性和尚武精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正所谓“睚眦必报”是也!睚眦的刚烈,仿佛犁桥人骨子里那份守护文化命脉的执拗。古时,睚眦的图腾,常被作为刀剑纹饰。

兜兜转转,来到一处由众多石雕垒砌的景点,只见上面静静地矗立着龙头鱼身的神兽——它便是螭(音:吃)吻。螭吻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龙生九子的第九子,其寓意集中在避火镇邪,守护平安,并象征皇权与建筑尊贵地位。螭吻属水性神兽,相传能喷浪降雨,吞噬火焰。因此在宫殿庙宇的屋脊上广泛使用,成为古代建筑防火的象征神兽。螭吻常以张口吞脊的姿态出现,尾部翘卷形如波浪,并与佛教文化中的护法神兽关联,强化其驱邪功能。如今,这些安祥的螭吻,看上去并不觉得那么神圣而高不可攀,倒显得呆萌可爱。可伸手触摸它的石质肌理和雕刻纹路,能深切感受到古代匠人高超的雕刻技艺。它必将成为犁桥水镇露天博物馆里不朽的石雕文化符号。

犁桥水镇大门不远处,一座雄伟且雕刻精美的牌坊,赫然呈现在眼前。穿过牌坊,沿着水塘北岸向前约百十米,静静地卧着一尊硕大形似龟体的石雕,它便是龙生六子——霸下,又名赑屃(音:必细)。青苔如时光的细雨,悄然爬上龟背,驮着千年光阴,也驮着犁桥人不忘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的深意。

犁桥水镇之龙生九子

相传,霸下善于负重,吃苦耐劳,韧劲极强,且是长寿、稳固、尊贵的象征。坚实的背上常常背负一块巨大的神性功德碑,碑上刻有铭文。铭文内容有:纪功颂德类;建筑竣工类;皇家祭祀活动;皇权象征的圣旨、封赠;自然灾害与赈济等。碑的顶端盘踞着酷似龙的神兽——负屃,负屃是龙生八子,喜文好赋,负责文书编审与文风守护!

犁桥水镇之龙生九子

犁桥水镇的龙生九子石雕,数不胜数,叹为观止。或立于桥头,或卧于河畔,或蹲于门边,或嵌于墙上,或躺于草坪……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信仰,同样是龙生九子,在形象雕刻上有很大的差异,寓意也不尽相同。比如霸下,早期酷似龟的样子。而到了明清时期,龟头逐渐演变为龙头。

其实龙生九子,并非只有九子。九是最受尊崇的阳数,表示很多的意思。代表着至高、至大、至远、至阳、至刚的境界,九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中国人宇宙观、权力观和生命观的浓缩体现。

按照明代李东阳《怀麓堂集》记载的经典版本,龙生九子顺序排列和寓意是这样的:

长子囚牛,琴头装饰,象征艺术修养与精神追求;

次子睚眦(yázì),兵器纹饰,体现尚武精神与威慑之力;

三子嘲风,殿角走兽,代表风险预警与空间守护。

四子蒲牢,钟钮造型,凸显声学智慧与信息传播。

五子狻猊(suānní),一般用于香炉盖顶或香炉装饰,蕴含禅意修为与庄严气象。

六子霸下,碑座石龟,承载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七子狴犴(bìàn),狱门虎像,象征司法公正与秩序维护。

八子负屃(fùxì),碑顶文龙,彰显文化审美与学术追求。

九子螭吻(chīwěn),屋脊吞兽,寄托防灾祈福的民生愿景。

民间传说中,蚣蝮、饕餮、麒麟等也是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的核心寓意在于:同为龙族血脉,却呈现出乐师、武士以及建筑守护者等截然不同的特质,印证《周易》“同气相求,异类相感”的哲学观;揭示自然万物差异化共存的本质规律;在家族伦理中,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建筑装饰中形成“各司其职”的功能美学;在管理领域衍生“差异化用人”的组织智慧。

感谢犁桥人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收藏,使得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民间的石雕、石刻,集中展现于江南水乡——犁桥水镇温情敞开的胸怀里,让世界各地游客,有机会一睹它们神态各异的尊容,破解它们所蕴含的深厚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密码。

作者: 罗昌凯

编辑:崔远珍 审稿:夏西玉 终审:徐达佩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